2008年第16卷第0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玉米小面积超高产创建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陈国平;杨国航;赵明;王立春;王友德;薛吉全;高聚林;李登海;董树亭;李潮海;宋慧欣;赵久然
    2008, 16(04):1-4.
    [摘要](5174) [HTML](0) [PDF 0.00 Byte](4593)
    摘要:
    2006~2007年全国出现39块玉米超高产田,绝大多数集中在北纬40°~43°的高海拔地区,其特点是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产量在15000kg/hm2以上高产田的产量结构是79725~84630穗/hm2,每穗560~588粒,千粒重347~359g,穗粒重200g左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是生态条件优越地区,采用良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及时灌溉。
    2  再议玉米耐密型品种的选育鉴定及配套栽培技术
    赵久然;王荣焕
    2008, 16(04):5-7.
    [摘要](810) [HTML](0) [PDF 0.00 Byte](1399)
    摘要: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加快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系统介绍了耐密型玉米品种概念的由来、耐密型的内涵和特征及耐密型品种的选育鉴定方法,并提出了推广和种植耐密型玉米品种应注意的问题及其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加快耐密型玉米品种的选育进程,大力推广和种植耐密型玉米品种,并辅以配套栽培技术必将大大推动我国玉米科研和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快我国玉米生产发展。
    3  玉米高产性能定量化分析及其技术途径
    赵明;付金东
    2008, 16(04):8-12.
    [摘要](475) [HTML](0) [PDF 0.00 Byte](1123)
    摘要:
    基于现有的研究基础,对产量性能定量分析体系、产量层次差异和生产障碍进行了综合分析,进一步完善玉米高产分析的理论,明确挖掘玉米高产潜力的技术途径。①基于对三合模式的产量分析,提出了产量性能定量分析体系,根据玉米高产实例提出了超15000kg/hm2的产量性能定量指标和进一步高产挖潜主攻方向;②明确了我国3大玉米主产区在光温生产、高产纪录、品种区试、农民生产田产量之间的产量层次性差异,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和缩小产量层次差异的技术途径;③分析了我国目前不同玉米生产区的关键障碍性因素对产量性能可能产生的效应,提出了主要高产的技术保障措施,为实现我国玉米大面积高产高效目标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4  东北春玉米耕地合理耕层构造研究
    王立春;马虹;郑金玉
    2008, 16(04):13-17.
    [摘要](1009) [HTML](0) [PDF 0.00 Byte](1762)
    摘要:
    通过对不同耕法所形成的耕层剖面研究,分析了不同耕法形成的耕层结构特点。根据对不同耕层构造模式的生态功能试验分析,提出了苗带紧行间松、松紧兼备型耕层模式的构建,该构造对土壤水、气调节具有良好效果,能充分满足春玉米生长对耕层土壤的生态需求。采用此种耕层构造,对于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
    5  建立玉米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加快玉米生产发展
    董树亭;张吉旺
    2008, 16(04):18-20.
    [摘要](913) [HTML](0) [PDF 0.00 Byte](1111)
    摘要:
    玉米生产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和多产业,形成独特的产业链条。玉米现代技术产业体系的建立必将大大加快我国玉米生产的发展。本文论述了玉米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的内涵、玉米种质创新、育种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玉米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玉米产后加工的现状和前景。
    6  中国玉米需水量与需水规律研究
    肖俊夫;刘战东;陈玉民
    2008, 16(04):21-25.
    [摘要](672) [HTML](0) [PDF 0.00 Byte](2017)
    摘要:
    中国春玉米需水量变化在400~700mm,自东向西逐渐增加,低值区在东部牡丹江一带,高值区在新疆哈密一带。夏玉米需水量变化在350~400mm,济南附近为高值区;春玉米需水高峰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即拔节-抽穗阶段,日耗水量达4.5~7.0mm/d。夏玉米需水高峰期为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同样在拔节-抽穗阶段,日耗水量达5.0~7.0mm/d。春玉米和夏玉米生长期棵间蒸发量分别占需水量的50%和40%。
    7  我国玉米产量变化及增产因素分析
    李少昆 ;王崇桃
    2008, 16(04):26-30.
    [摘要](598) [HTML](0) [PDF 0.00 Byte](2988)
    摘要:
    对1949~2006年玉米产量变化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多年来,我国玉米单产提高了4270.5kg/hm2,增幅为380.1%,年均增加101.85kg/hm2;总产由1175万t提高到14548.5万t,增加了12.4倍,其中单产增加的贡献占82.1%,种植面积扩大的贡献为17.9%,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单产的增加。在总结分析不同年代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技术特征和增产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玉米生产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对策。
    8  玉米苞叶光合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宋凤斌;徐洪文
    2008, 16(04):31-34.
    [摘要](359) [HTML](0) [PDF 0.00 Byte](930)
    摘要:
    在研究和了解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玉米苞叶的形态结构特性、生理功能特性及其营养价值确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概述,对玉米苞叶光合特性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展望了玉米苞叶的研究趋势,为今后深入开展玉米苞叶的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9  我国玉米产业形势分析与栽培学科前景展望
    王启现
    2008, 16(04):35-38.
    [摘要](346) [HTML](0) [PDF 0.00 Byte](560)
    摘要:
    利用国家统计数据和调研资料分析了我国玉米生产、进出口和需求的近年发展形势。尽管我国玉米产区发生了变化,但全国玉米生产仍能在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同时,仍有净出口,但规模逐年缩小;尽管近年来国内玉米市场供求态势日趋偏紧,但若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我国玉米产业前景依然广阔。根据技术需求,提出了我国玉米栽培学科需要关注的4个研究领域,即超高产研究、精准投入研究、简约集成研究和发散创新研究。
    10  春玉米行间覆膜田间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及水分高效利用机理研究
    高聚林;王志刚;桑丹丹;王俊秀;王俊;常翠香
    2008, 16(04):39-45.
    [摘要](514) [HTML](0) [PDF 0.00 Byte](1099)
    摘要:
    在不同覆膜方式下对春玉米田间土壤水分时空运移规律、耗水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行间覆膜全生育期0~1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明显高于行上覆膜和不覆膜。不同覆膜方式下,春玉米全生育期土壤水分状况可分为土壤水分大量损耗期和土壤水分收支平衡期,且0~100cm土层可分为急变层、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不同覆膜方式下膜内外土壤水分差异主要体现在0~60cm土层,行间覆膜使玉米根系长期生长在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区域,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和土壤水分的直接有效利用;不同覆膜方式的土壤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产量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皆表现为行间覆膜>行上覆膜>不覆膜。行间覆膜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主要是充分有效地运用了降水和灌溉水。
    11  不同钾素营养水平对春玉米碳代谢的影响
    曹国军;杜立平;李刚;刘宁;陈世纪
    2008, 16(04):46-49.
    [摘要](565) [HTML](0) [PDF 0.00 Byte](930)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与生化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钾素营养水平与春玉米产量及碳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宜的施钾量可使春玉米叶片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以及较强的Ru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同时也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各处理在春玉米主要生育时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RuBP羧化酶、PEP羧化酶的活性均表现为K2>K3>K1>K0,这一规律与各处理对产量的影响一致。
    12  花期干旱胁迫后限源疏库对玉米光合性能和茎流的影响
    刘永红;何文铸;杨勤;高强
    2008, 16(04):50-54.
    [摘要](578) [HTML](0) [PDF 0.00 Byte](660)
    摘要:
    开展玉米花期干旱限源疏库试验,探索减轻花期干旱胁迫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去根叶组叶片可显著减少植株前期茎流,抑制叶片蒸腾,对穗5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影响不显著,正常灌溉情况下还有利于延缓玉米花后穗5叶的衰老,并促进后期茎流超补偿;去耕作层1/4根系会加剧前期植株水分的散失,干旱时浅中耕的措施是不可取的,并抑制后期茎流,增大Fv/Fm;去穗虽然可以显著减少茎流,抑制叶片蒸腾,但是因缺少库需求而加速花后穗5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Fv/FmFv/Fo下降,促使叶片衰老。品种间对花期干旱胁迫后不同的限源疏库处理表现出显著差异,这是生物节水和作物补偿生长的生理基础。
    13  氮胁迫和非胁迫对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德光;牛海燕;张洪旭;吴广霞
    2008, 16(04):55-57.
    [摘要](620) [HTML](0) [PDF 0.00 Byte](818)
    摘要:
    以农大108、四单19、龙单26、丰禾10和东农250为材料,在施氮(N+)和不施氮(N0)两种条件下对参试品种的干物质、产量和品质性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氮胁迫相比,施氮能明显提高玉米干物质生产量、子粒产量、子粒粗蛋白含量和淀粉含量,但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农大108和四单19干物质积累能力强,但农大108没有表现出产量优势。
    14  低温对玉米苗期根系生长及磷养分吸收的影响
    曹宁;符力;张玉斌;闫飞;杨振明
    2008, 16(04):58-60.
    [摘要](812) [HTML](0) [PDF 0.00 Byte](1338)
    摘要:
    利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低温对春玉米苗期根系生长、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磷的有效性及玉米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抑制了玉米根系的生长,降低了玉米对磷的吸收。同时,低温胁迫下玉米苗期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效磷均低于对照,且根际土壤磷素与非根际土壤磷素没有明显差异。
    15  不同密度春玉米叶面积系数动态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孙锐 ;彭畅;丛艳霞;董志强;王志敏;赵明
    2008, 16(04):61-65.
    [摘要](765) [HTML](0) [PDF 0.00 Byte](1665)
    摘要:
    研究了两个品种吉单209(JD209)、郑单958(ZD958)不同密度群体各生育期LAI动态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主要动态特征参数与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关系,探讨春玉米高密度高产群体叶面积系数(Leafarea index,LAI)动态变化特征对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各密度群体LAI动态变化呈单峰曲线趋势,随密度增加峰值增大,相同密度下ZD958群体LAI大于JD209,表现较强的耐密性。两个品种高产的适宜密度范围是6万~9万株/hm2,群体的最大LAI在5~7;各生育期的群体LAI与密度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其中抽雄吐丝期LAI对密度的增长率最大,分别为0.583和0.679;灌浆期群体LAI对产量的影响最大,表明此时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大喇叭口期LAI对穗数、穗粒数影响最大。密度是通过调控群体的LAI和穗数来影响产量构成和最终产量。
    16  不同冠层结构下夏玉米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
    吕丽华;王璞;鲁来清
    2008, 16(04):66-71.
    [摘要](765) [HTML](0) [PDF 0.00 Byte](1083)
    摘要:
    试验对低、中、高3个种植密度下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和金海5号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进行了研究,明确不同株穗型品种在较高的种植密度下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3个夏玉米品种均在低中密度下冠层透光率较高,源库性能较优。在低中密度下LAI发展动态合理,叶片Pn较高,并且在中密度下群体粒数、群体粒重和子粒品质较高。早衰型品种CF008成熟期粒叶比随密度增加而增加,高密度下源不足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保绿性较好的品种金海5号粒叶比随密度增加而降低,高密度下库容不足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郑单958中密度下成熟期LAI、粒叶比和子粒产量均较高,源库关系协调,但在低密度和高密度下均表现为库容不足。
    17  玉米光合生理对苗期土壤水分亏缺的响应
    梁哲军 ;陶洪斌;周祥利;冯烁;王彩彩;王璞
    2008, 16(04):72-76.
    [摘要](448) [HTML](0) [PDF 0.00 Byte](1002)
    摘要: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程度土壤水分亏缺下玉米苗期光合生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亏缺下,玉米叶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强度(T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L)有不同程度升高。轻度水分亏缺植株叶片表观光量子效率(AQY)比对照下降了6.9%,羧化效率(CE)比对照下降了26.3%,CO2补偿点(Γ)比对照升高了55.8%;重度水分亏缺处理表观光量子效率比对照下降了27.6%,玉米叶片羧化效率(CE)比对照下降了46.4%,CO2补偿点比对照升高了193.8%。土壤水分亏缺导致玉米叶片PSⅡ反应中心光化学效率(Fv/Fm)和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降低,光化学淬灭系数(qP)降低,非光化学系淬灭系数(qN)升高。轻度水分亏缺下,气孔限制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重度水分亏缺下,非气孔限制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18  密植高产条件下玉米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及其产量关系分析
    陈传永;侯玉虹;李刚;朱平;董志强;赵明
    2008, 16(04):77-81.
    [摘要](811) [HTML](0) [PDF 0.00 Byte](1232)
    摘要:
    以先玉335为材料,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对玉米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积累变化与产量形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春玉米叶、鞘、茎中可溶性糖的平均百分含量均是茎秆>叶鞘>叶片。雌穗各器官中可溶性糖平均百分含量为子粒>苞叶>穗轴。密度主要通过影响穗数来影响产量,在提高密度的基础上,提高穗数、稳定千粒重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
    19  春、夏玉米物质生产及其对温光资源利用比较
    戴明宏;陶洪斌;J.Binder;王利纳;W.Claupein;王璞
    2008, 16(04):82-85.
    [摘要](505) [HTML](0) [PDF 0.00 Byte](1698)
    摘要:
    比较了春玉米和夏玉米在产量和品质、干物质积累、光温气候资源的利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春玉米比夏玉米平均增产1600kg/hm2,前者的子粒粗蛋白含量也显著高于后者。春玉米的高生产力主要体现在干物质积累速率上,平均比夏玉米高15.8%,但年际间有一定的变异。春玉米对光温资源的占用率较高,但在光能利用率上并无明显优势。春玉米较高的产量潜力主要得益于营养生长期优越的光温条件以及较长的灌浆期;夏玉米灌浆期气候较适宜,但由于受冬小麦生育期的限制,产量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
    20  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刘明;齐华;孙世贤;白向历;蒋文春;杨国航;张振平;梁熠;孟显华;丛雪
    2008, 16(04):86-90.
    [摘要](687) [HTML](0) [PDF 0.00 Byte](1314)
    摘要:
    以玉米叶片光合测量数据为基础,利用直角双曲线对农大108和京科25两个玉米品种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玉米的表观量子效率(α)、最大净光合速率(Pn)、表观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及光饱和点(LSP)均降低,农大108的降低幅度较小,京科25的降低幅度较大。水分胁迫后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降低是气孔因素与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京科25在水分胁迫后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均降低,影响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因素;农大108在水分胁迫后仍保持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影响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因素。
    21  不同粒重类型玉米品种耐密性的群体库源特征研究
    李宗新;王庆成;刘开昌;刘霞;张慧
    2008, 16(04):91-93.
    [摘要](510) [HTML](0) [PDF 0.00 Byte](1062)
    摘要:
    利用作物生长分析法,研究了不同粒型玉米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和群体库源特征等指标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30000~60000株/hm2,鲁单981(LD981)的单位面积实收穗数是决定群体子粒产量的限制因素;高于60000株/hm2,穗粒数与千粒重则是决定群体子粒产量的限制因素。泉兴2101(QX2101)群体子粒产量的限制因素是单位面积实收穗数。LD981的单株产量、群体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对种植密度的敏感度要高于QX2101,前者在较低密度时,易获得较高的群体库源比值与群体叶面积指数,产量潜力较高;后者则在较高密度时,易获得较高的群体库源比值与群体叶面积指数,产量潜力较高。群体库容量与源供应能力均是两种粒重类型玉米品种产量的限制因素,但群体库容量始终占主导作用。
    22  玉米冠层结构的自动调节与补偿机制研究
    张丽华;赵洪祥;谭国波;方向前;孟祥盟;闫伟平;边少锋
    2008, 16(04):96-99.
    [摘要](619) [HTML](0) [PDF 0.00 Byte](728)
    摘要:
    在玉米不同种植密度群体中初步研究了玉米群体的自动调节与补偿。结果表明,玉米群体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具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群体在叶面积上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弱,而在干物质生产上的自动调节能力则较强。群体的自动调节作用对生殖器官的影响大于对营养器官的影响。产量因素的自动调节作用是生长后期的产量因素补偿生长前期损失的产量因素。
    23  夏玉米不同群体的受光态势和光合特性研究
    路海东;薛吉全;马国胜
    2008, 16(04):100-104.
    [摘要](680) [HTML](0) [PDF 0.00 Byte](747)
    摘要:
    试验对两个不同基因型品种在45000、60000、75000、90000和105000株/hm25个密度下,对叶面积系数和受光态势及光合特性的变化及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叶面积系数的增加,净同化率减少,作物生长率增加,但超过适宜叶面积系数后,作物生长率随叶面积系数的增大而减少。叶面积系数与产量的关系呈二次曲线变化,大喇叭口期、吐丝期、成熟期地面透光率与子粒产量的关系可用y=ax2+bx+c来表示。随着密度的增加,单叶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下降,胞间CO2浓度升高,超过合理范围后,各指标变化幅度增加。群体光合势最高阶段主要在大口期至吐丝25d和吐丝25d至成熟期,在吐丝25d以前,随密度的增加群体光合势增强;在吐丝25d后,群体光合势在适宜范围内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密度过大时光合势下降。合理密度下,群体整个生育期的叶面积系数变化平稳,成熟期的叶面积系数较高,生育后期光能截获量大,群体内透光率适宜。
    24  授高油玉米花粉对普通玉米子粒胚乳细胞增殖及灌浆特性的影响
    刘月娥;刘鹏;王空军;董树亭;张吉旺;秦大鹏;侯鹏
    2008, 16(04):105-110.
    [摘要](635) [HTML](0) [PDF 0.00 Byte](779)
    摘要:
    以高油115为授粉者,与2个普通玉米杂交种进行杂交,用Richards模型拟合胚乳细胞增殖过程和子粒灌浆过程,以胚和胚乳的贡献率、胚乳细胞增殖参数、子粒灌浆参数和子粒的充实状况来评价授高油玉米花粉对普通玉米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授高油玉米花粉后普通玉米粒重有增有减,主要原因是胚乳重量的增加或减少所致。增产组合(ND108×HOC115)与自交相比粒重增加的部分中胚乳的贡献率为70.51%;减产组合(LY20×HOC115)与自交相比粒重降低的部分中胚乳的贡献率为-85.46%。增产组合(ND108×HOC115)起始分裂势(Ro)增加、最大增殖速率(Gmax)升高、胚乳细胞增殖速率最大时胚乳细胞数(Wmax)增多、平均增殖速率(Gaverage)增加、胚乳细胞活跃分裂期(D)缩短;减产组合(LY20×HOC115)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通过增加胚乳细胞数量和提高胚乳质量是进一步提高授高油玉米花粉后普通玉米产量的根本途径。
    25  超高产玉米与普通玉米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宋红凯;郝满;韩霖;吴春胜
    2008, 16(04):111-114.
    [摘要](383) [HTML](0) [PDF 0.00 Byte](986)
    摘要:
    以超高产玉米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和普通玉米品种(长城799和通吉100)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超高产玉米品种在高密度下和普通玉米品种叶绿素含量接近,但果穗叶的叶肉细胞中三、四环以上的细胞所占比例较大;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高、降解速度慢、光合速率大、光合作用强;在后期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丙二醛积累少,叶片生育后期仍维持较高的生理功能。
    26  玉米萌芽期抗旱性研究
    孙军伟;齐华;张振平;白向历;刘明;邹种楠;蒋文春
    2008, 16(04):115-118.
    [摘要](978) [HTML](0) [PDF 0.00 Byte](1000)
    摘要:
    对10个玉米杂交种进行了萌芽期的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降低了各杂交种发芽率,阻碍了胚根和胚芽的生长,阻碍了种子的吸水速率,降低了种子中贮藏物质的利用效率。试验表明,不同杂交种在抗旱性上存在明显差异,抗旱性强的杂交种在水分胁迫下仍然保持较高的发芽率和贮藏物质的利用效率。
    27  超高产玉米品种穗部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边少锋;赵洪祥;孟祥盟;方向前;谭国波;张丽华;杨粉团;闫伟平
    2008, 16(04):119-122.
    [摘要](624) [HTML](0) [PDF 0.00 Byte](1092)
    摘要:
    对2个超高产玉米品种先玉335和郑单958在5个密度种植条件下的穗部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穗部各性状整齐度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并且行粒数整齐度、穗粒数整齐度、穗位高整齐度均在7.5万株/hm2和9.0万株/hm2两个密度条件下最高;先玉335产量在9.0万株/hm2条件下最高,7.5万株/hm2时次之;郑单958产量在7.5万株/hm2密度下最为突出;两个品种的穗位高整齐度和行粒数整齐度均与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行粒数整齐度和穗位高整齐度作为选择高产品种和采取适宜栽培措施的一项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8  玉米留高茬少、免耕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伟堂
    2008, 16(04):123-126.
    [摘要](820) [HTML](0) [PDF 0.00 Byte](775)
    摘要:
    多年不同耕作措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状因耕作措施不同而异。长期免耕土壤容重高于连耕;免耕土壤有机质较长期连耕及少耕明显提高;少、免耕的耕层土壤水分高于连耕;免耕土壤有机质高于连耕,少耕(5年)与连耕(26年)相比无明显差异;少耕与长期免耕及连耕相比产量有所提高。
    29  早春地膜双季青贮玉米物质生产及其资源生产效率的研究
    王美云;赵明;任天志;李立娟
    2008, 16(04):127-129.
    [摘要](456) [HTML](0) [PDF 0.00 Byte](875)
    摘要:
    针对两熟农业区畜牧业发展对青贮玉米需求不断增加,在两熟热量限制的北京地区建立了双季青贮玉米的新型生产技术模式,通过采取早春季节的地膜覆盖技术研究了双季青贮玉米物质生产与资源生产效率。结果表明,早春地膜栽培技术提高了青贮玉米鲜产量15.6%,物质生产提高29.9%;早春季节地膜在当季提高温度生产率、光照生产效率、水分生产效率均达30%以上,全年平均在15%左右。早春地膜是提高双季青贮玉米高产高效的有效技术途径。
    30  半干旱区玉米密度对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
    刘慧涛;高玉山;窦金刚;毕业莉;赫玉萍
    2008, 16(04):130-134.
    [摘要](485) [HTML](0) [PDF 0.00 Byte](1506)
    摘要:
    在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开展半干旱区玉米密度对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半干旱区耐密型玉米品种郑单958、先玉335适宜播种密度在65000~75000株/hm2,稀植大穗型玉米品种吉单257、吉单137适宜播种密度在60000~65000株/hm2;郑单958、先玉335、吉单257、吉单137百粒重与密度呈负相关;4个品种的容重与密度关系呈二次抛物线,郑单958在50000株/hm2、先玉335、吉单257在57500株/hm2、吉单137在50000株/hm2时容重最高,商品等级最好;4个品种随播种密度增加,穗位叶叶绿素SPAD值降低。
    31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吴海燕;范作伟;刘春光;王海玲;周平;刘武仁
    2008, 16(04):135-139.
    [摘要](469) [HTML](0) [PDF 0.00 Byte](715)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吉林省中部地区黑土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空间变化规律,明确不同耕作方式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活动主要集中在0~30cm范围内,30cm以下数量很少;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和全磷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养分相关性不明显;磷酸酶(酸性、碱性和中性)在播种前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均达到极显著相关,但在玉米生长后期没有表现有规律的相关性;保护性耕作对于培育细菌型土壤、优化土壤环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2  吉林省玉米高产高效生产土壤调控技术研究
    郭金瑞;边秀芝;闫孝贡;刘剑钊;任军
    2008, 16(04):140-142.
    [摘要](569) [HTML](0) [PDF 0.00 Byte](799)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的耕作措施及施肥措施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及秋翻等措施能够明显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加施肥种类和改变施肥方式,特别是玉米生长发育的中后期增加磷、钾肥的使用量可以获得高产高效;高产土壤的培育,在增加耕层厚度的同时,要注重20cm以下土壤的理化环境和养分环境状况的改善,应采用深施肥料和机械深松等土壤调控技术。
    33  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华北平原夏玉米产量效应的研究
    金亚征;谢瑞芝;冯聚凯;李少昆;高世菊;丁丽梅
    2008, 16(04):143-146.
    [摘要](730) [HTML](0) [PDF 0.00 Byte](988)
    摘要:
    在长期定位条件下,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夏玉米产量性状的变化。经过连续5年的定位试验后,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双季免耕的处理(DNT)较玉米秸秆不还田、翻耕种植冬小麦、小麦全量还田免耕种植夏玉米的处理(PNT)以及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旋耕种植冬小麦、小麦全量还田免耕种植夏玉米的处理(RNT)连续两年平均增产19.43%和7.35%。DNT处理增加了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减小了秃尖度;DNT方式种植的玉米吐丝前、吐丝后干物质生产均高于其他两种耕作;DNT种植的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大喇叭口期开始明显优于PNT和RNT处理,且没有出现下部叶片早衰现象,吐丝后光合势、净同化率值均高于其他两种耕作。
    34  黑土区高产土壤培肥与玉米高产田建设研究
    任军;边秀芝;郭金瑞;闫孝贡;刘剑钊
    2008, 16(04):147-151.
    [摘要](605) [HTML](0) [PDF 0.00 Byte](829)
    摘要:
    通过黑土区高产土壤培肥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提出了黑土区玉米最大效益施肥量和最高产量施肥量,明确了黑土区玉米高产栽培的主要土壤限制因素以及亚耕层培肥、深松、磷、钾肥追施对土壤肥力与玉米产量的影响,探明不同产量玉米需肥规律,提出了玉米高产施肥原则,初步建立了黑土区玉米产量14250kg/hm2的土壤培肥与施肥技术,并创建了产量超过14250kg/hm2的建设技术和样板。
    35  吉林省超高产玉米田土壤理化环境特征的研究
    王鸿斌;赵兰坡;王淑华;王楠
    2008, 16(04):152-157.
    [摘要](732) [HTML](0) [PDF 0.00 Byte](829)
    摘要:
    对吉林省超高产玉米田与农民传统耕作玉米田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分析,研究超高产条件下玉米田土壤的理化环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玉米田土壤物理肥力特性较高,主要表现在耕层较深厚,土壤容重变化在1.01~1.26g/cm3,土壤的结构破坏率较低;在土壤的化学环境特征方面,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均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所有超高产田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普通生产田,这与超高产田的定向培育有直接关系;一些超高产田有机质低于普通生产田,其原因与超高产田氮素施用量较高、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矿化有关。
    36  不同施氮量玉米超高产群体特征研究
    马兴林;王庆祥;钱成明;柯福来 ;王传海
    2008, 16(04):158-162.
    [摘要](508) [HTML](0) [PDF 0.00 Byte](871)
    摘要:
    在采用高产品种密植、深耕、精细播种、灌溉等高产栽培管理措施的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与高产形成有密切关系的群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玉米单产逐渐增加,施氮量为450kg/hm2时单产高达13980.84kg/hm2;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叶面积指数、群体粒数、粒叶比等反映群体特征的大部分指标随施氮量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少数指标如百粒重的变化则不明显。综合分析得出:与收获指数相比,生物学产量对子粒产量的贡献大,玉米营养体建成期间的干物质积累是超高产形成的基础,而灌浆期间的干物质积累则是超高产形成的关键;对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表明,群体粒数是产量的主要贡献因子,百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不大;玉米超高产群体具有较高的最大叶面积指数(LAI),且其群体叶面积变化动态比较平稳;群体源与库通过增施氮肥均增加的同时,反映源与库在量上相对关系的粒叶比也得到增加。
    37  钾肥对砂质潮土夏玉米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王宜伦;韩燕来;谭金芳;苗玉红;汪强
    2008, 16(04):163-166.
    [摘要](742) [HTML](0) [PDF 0.00 Byte](769)
    摘要:
    在砂质潮土上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与钾肥施用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夏玉米产量、土壤速效钾含量和植株钾素积累量均增加,要保持土壤速效钾平衡,钾肥用量应达150kg/hm2以上。相同施钾水平下,分次施钾的增产增收效应、钾肥当季回收率均显著高于一次基施肥处理。从钾肥的增产增收效应、钾肥当季回收率、土壤钾素平衡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以施钾量225kg/hm2分次施用时效果最好,与不施钾处理相比可增产1026kg/hm2,钾肥当季回收率为45.9%,并实现土壤速效钾的盈余。
    38  吉林省不同类型土壤玉米施肥效应研究
    谢佳贵;王立春;尹彩侠;侯云鹏;张国辉;于雷
    2008, 16(04):167-171.
    [摘要](1047) [HTML](0) [PDF 0.00 Byte](1116)
    摘要:
    吉林省东、中、西不同类型土壤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的氮、磷、钾肥施用模式符合二次曲线Y=ax2+bx+c。利用该模式,结合肥料和玉米价格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不同类型土壤上的氮、磷、钾施用效益,即东部冲积土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192kg/hm2、P2O556kg/hm2、K2O33kg/hm2;中部黑土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133kg/hm2、P2O538kg/hm2、K2O47kg/hm2;西部淡黑钙土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59kg/hm2、P2O565kg/hm2、K2O51kg/hm2
    39  不同施钾量对玉米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
    刘淑霞;吴海燕;赵兰坡;吴海文;王云长;范作伟
    2008, 16(04):172-175.
    [摘要](423) [HTML](0) [PDF 0.00 Byte](1067)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玉米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钾肥用量提高呈缓慢上升趋势。当钾肥用量达156kg/hm2时玉米产量最高,为11177kg/hm2,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增产20.53%,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施钾处理玉米收获后土壤速效钾含量比播种前有所降低,土壤缓效钾随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土壤全钾含量变化不大;不同施钾处理,随着钾肥的施用量提高,玉米从土壤中带走钾量明显增加,当钾肥施用量在117kg/hm2以下时,土壤中的钾素亏损,不能保持土壤中钾素平衡;各处理玉米子粒中钾素含量均比其茎秆钾素含量低,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增加,子粒茎秆中钾素含量也相应增加;不同施钾处理,钾素的利用率随钾肥的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少。
    40  不同氮肥和密度水平对京单28产量效应的研究
    杨国航;陈国平;王荣焕;张春原;王宝东;刘春阁;王卫红;赵久然
    2008, 16(04):176-178.
    [摘要](548) [HTML](0) [PDF 0.00 Byte](776)
    摘要: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密度水平对京单28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在施氮225kg/hm2、种植密度75000株/hm2的处理下,京单28能够获得最高产量水平和经济效益。不同施氮量和不同密度对玉米结实性都有较明显的影响,密度的增产效应大于施氮的增产效应。
    41  长期施肥和气候因素对东北黑土区玉米产量的影响
    彭畅;高洪军;牛红红;岳玉兰;刘春光;李强;朱平
    2008, 16(04):179-183.
    [摘要](1065) [HTML](0) [PDF 0.00 Byte](1016)
    摘要:
    本试验以公主岭国家黑土监测基地为平台,研究玉米连作条件下施肥及气候因素对产量的可持续性影响。试验共设有机肥和化肥N、P、K的不同组合共24个试验处理。结果表明,与不施有机肥相比,施用常量有机肥和高量有机肥(FYM1、FYM2)均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产量分别达到7668kg/hm2和7925kg/hm2,FYM(无有机肥)处理为5718kg/hm2。有机肥配施化肥比单施化肥也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施用N肥165kg/hm2可以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单施磷素、钾素及磷钾配施增产作用不明显,表明土壤中的磷钾营养水平没有限制作物产量。降雨量与产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磷、钾处理的产量与8月份的降雨量显著相关。
    42  玉米精准施肥数据库建模研究
    于合龙 ;陈桂芬 ;毕春光
    2008, 16(04):184-188.
    [摘要](525) [HTML](0) [PDF 0.00 Byte](737)
    摘要:
    精准施肥是玉米精准作业系统中的关键环节,玉米精准施肥数据库的创建是建立玉米精准施肥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针对吉林省玉米精准作业示范区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玉米精准施肥数据库设计中存在的不规范性等问题,基于软件工程方法设计与实现了玉米精准施肥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创建避免了数据冗余,有利于施肥数据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提高玉米精准施肥软件系统的开发效率。
    43  玉米田龟纹瓢虫成虫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李德新;齐巧丽;李贺年;冯继安;孙振伟
    2008, 16(04):189-191.
    [摘要](414) [HTML](0) [PDF 0.00 Byte](580)
    摘要:
    对龟纹瓢虫成虫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扩散系数等7种指标分析,确定了该虫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经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测定,在中高密度田是由龟纹瓢虫的群居习性所致;在低密度田是由环境因素(如蓟马的密度)引起的,并提出了最佳理论抽样数。
    44  山西省玉米气候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钱锦霞;胡良温
    2008, 16(04):192-195.
    [摘要](456) [HTML](0) [PDF 0.00 Byte](562)
    摘要:
    利用山西省境内较均匀分布的39个县(市)1991~2000年玉米单产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山西省玉米气候资源利用效率和玉米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分布特点。山西省玉米光能利用率平均为0.26%,热量利用效率平均为1.37kg/(℃·d·hm2),降水量利用效率平均为12.28kg/(mm·hm2)。玉米气候资源利用效率区域性、区域内差异明显。提高降水量和光能利用效率有助于提高气候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