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第3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提高玉米花培绿苗诱导频率及染色体加倍效率的研究
    姜丽君; 宋建成; 王守义; 王启柏
    1995, 3(3):001-003.
    [摘要](995) [HTML](0) [PDF 0.00 Byte](813)
    摘要:
    采用微胚早期转移技术,将接种后2周的花药连同微胚一起转移到分化培养基,可提高分化成苗率10~12倍,且减轻了胚状体转移的麻烦。利用50kg/L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1~2mm的胚状体6~72小时,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可育株率,其中处理24小时效果最好,在不降低分化成苗率的前提下,可育株率由对照的32.3%提高到71.4%。将微胚早期转移与染色体早期加倍相结合,在微胚转移前一天向原培养基中滴加1ml 50mg/L的秋水仙碱溶液,在保持同样出胚率和分化率的基础上,可育株率由39.4%提高到58.3%,自交结实株率由17.9%提高到37.4%。
    2  玉米雄性不育性研究──XⅡ利用两系法配制玉米不育杂交种
    秦泰辰 狄凤林; 汤洁
    1995, 3(3):004-008.
    [摘要](954) [HTML](0) [PDF 0.00 Byte](823)
    摘要:
    利用两系法配制玉米不育杂交种。应具备条件是:(1)不育系抗病性强;(2)所采用的不育系应归属C群;(3)不一育系应持有较多的保持系。研究指出,按照不育系双保持特性,利用掺和法配制杂交种。本文还就利用不育化单交种组配三交种、制种产量高的原因和恢复系的利用做了讨论。
    3  热带亚热带种质不同导入量对玉米自交系配合力的影响
    王河成; 段运平; 石红卫; 李凌雨
    1995, 3(3):009-011.
    [摘要](823) [HTML](0) [PDF 0.00 Byte](1152)
    摘要:
    热带亚热带玉米对温带玉米在性状上有较大互补性。种质导入可进一步丰富温带玉米遗传基础,改善某些重要性状.如抗倒伏,持绿性等。热带亚热带种质导入量以1/4~1/8较好,导入过多会使配合力降低,导入过少会使优良性状散失、因此掌握适当的导入量是选系成败的关键。与温带种质材料一样,不同的热带亚热带种质材料优劣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只有选用表现优良的种质,导入优良的温带玉米,才会收到良好的选系效果.
    4  高产抗病玉米杂交种“鲁单053”
    贾世锋; 郭庆发; 汪黎明; 都森烈; 刘治先; 孟昭东; 王建革
    1995, 3(3):012-012.
    [摘要](575) [HTML](0) [PDF 0.00 Byte](521)
    摘要:
    5  黑玉米杂交种“黑糯玉米941”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栾谦益
    1995, 3(3):013-015.
    [摘要](695) [HTML](0) [PDF 0.00 Byte](737)
    摘要:
    通过突变黑粒种质的纯化、筛选,采用回交转育法,将黑粒种质导入到白糯玉米育种材料中再选系或转育成黑粒同型系,组配黑糯玉米杂交种。根据育种目标.经籽粒色泽、品质、抗逆性鉴定和产量配合力的测交试验决选出适合作母本系和适合作父本系组成“黑糯玉米941”杂交种.经初步生产检验和示范获较好结果。
    6  糯质玉米的研究进展
    许崇香; 李长文
    1995, 3(3):016-018.
    [摘要](838) [HTML](0) [PDF 0.00 Byte](708)
    摘要:
    7  高淀粉玉米杂交种“四单19”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分析
    文贞顺; 张文君; 刘东占; 袁凤华
    1995, 3(3):019-022.
    [摘要](1020) [HTML](0) [PDF 0.00 Byte](947)
    摘要:
    根据1989~1990两年吉、黑两省玉米区试汇总材料进行稳定性分析,采用适应性参数和回归系数作为判断标准,对于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采用联合方差分析方法,结果四单19、本育9号、白单16、九单12等表现丰产,四单16、龙140较丰产,四单19、四单73、吉单141、龙131、龙141等稳定性好,四单19适应性广,可代替四单8号种植.
    8  应用滑动均数法对玉米杂交种进行科学评估
    于树林; 董岩; 任海祥
    1995, 3(3):023-025.
    [摘要](678) [HTML](0) [PDF 0.00 Byte](842)
    摘要:
    9  春玉米创最高产纪录栽培技术的研究
    陈国平; 赵久然 张经武; 王玉林 朱士明; 孙宝 卢志云; 段成民
    1995, 3(3):026-030.
    [摘要](887) [HTML](0) [PDF 0.00 Byte](963)
    摘要:
    10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张修亭; 耿忠立 牛克俭
    1995, 3(3):031-035.
    [摘要](974) [HTML](0) [PDF 0.00 Byte](861)
    摘要:
    采取正交旋转回归设计,以种植密度、麦田套播期、施肥量(N、P2O5、K2O)为试验因子以公顷单产12000kg为目标函数.研究表明,在黄淮海内陆地区高产夏玉米种植密度,施肥量为限制因素.提出了夏玉米单产12000kg以上,以合理种植密度和施肥量为主要措施的配套栽培技术,经过三年试验验证达到了预期结果.
    11  陇东旱地春玉米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及优化模式研究
    景东田; 林秀峰; 张军钱
    1995, 3(3):036-039.
    [摘要](850) [HTML](0) [PDF 0.00 Byte](769)
    摘要:
    应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玉米生产的密度、氮肥、磷肥三项主要因素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建立陇东旱地春玉米不同生态区域及不同种植方式产量形成的函数,并获得了不同。生产水平的优化栽培方案.
    12  地膜覆盖栽培对玉米种植区域的延伸程度
    张明峰
    1995, 3(3):040-043.
    [摘要](1009) [HTML](0) [PDF 0.00 Byte](902)
    摘要:
    地膜覆盖栽培的生态、生产效应,将玉米的栽培范围向高海拔、高寒、干旱半干旱地区延伸,有效的扩大了玉米的种植区域.本文就其目前延伸的程度及潜力予以探讨,以求为我国北方高纬度冷凉地区、干早半干旱地区,以及南方高海拔山区等区域更大范围的大胆试难种植地膜玉米,提供科学依据
    13  外源多胺与玉米的耐旱性
    宋凤斌 戴俊英; 李海燕; 谷卫彬
    1995, 3(3):044-046.
    [摘要](1130) [HTML](0) [PDF 0.00 Byte](989)
    摘要:
    本文研究了外源多胺(精胺、亚精胺、腐胺)与玉米耐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源多胺处理降低了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加的程度和膜脂过氧化程应,并延缓了玉米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下降.这些结果说明外源多胺在减轻或抵御自由基伤害,在增强玉米耐旱性上具有相当明显的效果.研究还表明,在增强玉米的耐旱性上,三种多胺的效果依次为精胺(四胺)、亚精胺(三胺)、腐胺(二胺).
    14  玉米籽粒发育的调控研究──Ⅱ田间条件下的源库调控机理探讨
    王纪华; 王树安; 赵冬梅; 梁振兴
    1995, 3(3):047-050.
    [摘要](753) [HTML](0) [PDF 0.00 Byte](1063)
    摘要:
    在大田条件下调查了剪叶对叶片与籽粒间碳水化合物及植物内源激素源库关系的调节作用,并用挂瓶渗透法研究了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穗性状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剪叶不仅限.制了叶源端碳水化合物向籽粒库的供应,而且也改变了果穗穗轴的内源激素平衡.吐丝后12天内剪叶处理使穗轴内源ABA含量较对照显著下降.吐丝后至开始灌浆前,1mg/kg的外源IAA处理使穗长增加,对结实无显著影响,但开始灌浆后,IAA处理使使粒数增加.IAA处理还出现较多奇数穗行的果穗,在1~50mg/kg范围内随浓度增高而增多,最多可达1/3;吐丝后5~8天内10mg/kg的外源GAs处理,使秕粒数显著增加,而同期的1mg/kg的外源ABA处理,使秕粒数显著降低,因而千粒重增加。
    15  玉米杂交种不同世代叶绿素含量变化初报
    张喜华 史振声
    1995, 3(3):051-053.
    [摘要](1624) [HTML](0) [PDF 0.00 Byte](1022)
    摘要:
    叶绿素合量是一项重要的生化指标。本试验以不同玉米杂交种的不同世代研究了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杂交种间、世代间的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而不同世代内的叶片之间差异不显著.世代间的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并不是随着世代增加而递减。有的杂交种F2高于F1,而有的杂交种F3高于F2,世代间的叶绿素含量变化无规律性.
    16  矿质营养对玉米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李金洪; 李伯航
    1995, 3(3):054-058.
    [摘要](1078) [HTML](0) [PDF 0.00 Byte](151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氮、磷、钾、锌、锰、铜、硒及稀土对普通玉米、高赖玉米和甜玉米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适量施肥可明显提高籽粒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成分的含量。单独施氮肥虽然能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却降低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氮、磷、钾配合使籽粒品质明县改善、普通玉米和高赖玉米籽粒品质对矿质养分的反应有差别.
    17  含氯化肥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影响的研究
    周宝库; 张秀英
    1995, 3(3):059-061.
    [摘要](1873) [HTML](0) [PDF 0.00 Byte](893)
    摘要:
    连续5年进行定位试验,施用含氯化肥(氯化铵和氯化钾)与尿素、硫酸钾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作为氮源和钾源的含氯化肥对玉米的增产作用与等氮、等钾量的尿素、硫酸钾是相同的。经测定,玉米茎杆中的含氯量是随施氯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籽实中的含氯量变化不大。连续施用含氯化肥,0-20厘米耕层土壤中氯的残留量受降雨和土壤水分影响,带年占施入量的4.7% - 13.5%(9.4 - 27mgkg-1)
    18  玉米施肥方式与保氮剂应用的研究
    柴永山
    1995, 3(3):062-066.
    [摘要](1163) [HTML](0) [PDF 0.00 Byte](833)
    摘要:
    合理施用化肥是实现玉米经济高产的重要措施.本项着重研究玉米高产适宜的施肥方式以及适宜的氮、磷、钾配施比例。与此同时对施入氮肥的田间损失严重问题进行了相应对策的探讨。经3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较氮磷、氮钾配施有明显效果。最佳氮、磷、钾配施比例为1:1:0.5。磷、钾肥作种肥,氮肥分种肥、七叶期追肥和大喇叭口肥3次施肥方法为适宜施肥方式。保氮剂具有保氮逐步释放氮素的功效,保氮剂以与纯氮10:1比例混合,全部肥料作种肥一次施入效果最好,增产幅度最大。
    19  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同工酶的薄层扫描图谱
    董金皋;王江柱 贾建航; 刘国振 李正平
    1995, 3(3):067-070.
    [摘要](1129) [HTML](0) [PDF 0.00 Byte](1198)
    摘要:
    对属于玉米大斑病菌1、2号生理小种的四个标准菌株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PAGE和IEF分析研究.过氧化物同工酶扫描图谱发现1号生理小种在薄板80mm处有明显的馒头状吸收峰(G峰),而2号小种在薄板80mm处有一微弱吸收(M峰),紧随其后义在85mm处出现另一微小吸收峰(N峰),可见玉米大斑病菌1、2号在生理小种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图谱有一定的差异。酯酶同工酶扫描图谱发现,1号生理小种在薄板130m。处有一明显的窄长吸收峰(G峰),而2号小种在此区域则无明显吸收。如果两性电解质由pH4~6换成pH3.5~10时。2号小种在薄板70mm处有一C峰出现,但1号小种没有出现该峰,可见玉米大斑病菌1、2号生理小种的酯酶同工酶也存在着差异,这将为探讨玉米大斑病菌毒素产生的遗传学和不同小种毒素的毒性成分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20  不完全二代区玉米螟种群动态的生态过程与发生量预测
    马春森; 李建平; 陈玉文
    1995, 3(3):071-076.
    [摘要](1530) [HTML](0) [PDF 0.00 Byte](1108)
    摘要:
    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是我国东北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危害加重。本文概述了在不完全二代区,玉米螟发生量预测的必要性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不完全二代区的亚洲玉米螟(ACB)种群动态的生态过程做了详细的论述。以ACB种群的系统分析为基础,从越冬幼虫的滞育率、冬季死亡率、冬后化蛹、羽化率、至成虫死亡率、成虫迁入产卵对寄主的选择性及成虫的产卵量,最后到田间卵、蛀前幼虫、蛀后幼虫的死亡率及其影响因子天气、天敌、寄主等均做了论述。本文最后讨论了越冬源基数,成虫数量及田间卵量和造成危害的4~5龄幼虫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预测中的作用。
    21  世界玉米贸易概况和发展趋势
    佟屏亚
    1995, 3(3):077-080.
    [摘要](814) [HTML](0) [PDF 0.00 Byte](618)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