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第3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玉米三个种质研究利用的进展
    苏书文; 郭新林; 白琪林
    1995, 3(4):001-003.
    [摘要](1054) [HTML](0) [PDF 0.00 Byte](1111)
    摘要:
    本文报道了玉米抗旱耐深播种质、热带种质和无叶舌种质研究利用的进展.着重从种质特性、性状遗传、种质导入方式和创造育种素材几方面进行了研究.试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玉米育种具有理论和实用的意义.
    2  玉米株型研究综述
    李少昆; 赵明; 王树安
    1995, 3(4):004-007.
    [摘要](966) [HTML](0) [PDF 0.00 Byte](1055)
    摘要:
    3  玉米株型、果穗性状的遗传和相关性分析
    尹燕枰; 王振林
    1995, 3(4):008-011.
    [摘要](1428) [HTML](0) [PDF 0.00 Byte](1236)
    摘要:
    本试验以14个玉米自交系及由其组成的9个杂交组合以及相应的F2代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自交系与杂交种之间及杂交种性状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探讨了玉米杂交种自交衰退的数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玉米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在母本与F1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位高、穗直径和单穗粒重在父本与F1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株高在父母本与F1之间均为显著正相关.(2) F1单穗粒重与株高、穗长、行粒数、穗粒数和百粒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 F1性状优势越强,F2衰退越重(r=0.8830).单穗粒重优势分别与行粒数和穗粒数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r=0.8618和r=0.8441).(4) 单穗粒重的衰退主要是由穗粒数衰退所致(r=0.7473).穗行数,植株叶片数和叶向值的衰退值较小或为负值。
    4  玉米育种新技术
    刘治先
    1995, 3(4):012-015.
    [摘要](754) [HTML](0) [PDF 0.00 Byte](1135)
    摘要:
    研究表明,Stock6单倍体技术、EMS诱变技术等是玉米育种的实用技术,业已成为当今玉米育种的重要工具。Ga配子体基因对保持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纯度,确保其产品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地促进甜玉米、糯玉米和优质蛋白玉米的推广应用.
    5  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和改良与基础材料创新的研究
    苏俊; 钟占贵; 张坪; 宋锡章; 李春霞; 张瑞英; 龚世琛
    1995, 3(4):016-019.
    [摘要](1107) [HTML](0) [PDF 0.00 Byte](1109)
    摘要:
    自1988~1994年,累计对7000余份不同来源的育种材料进行了抗病性及配合力测定,选有出一批抗病性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自交系,对部分骨干自交系的抗病性和农艺性状进行回交改良,转育成10余份稳定自交系.利用抗病自交系组成综合抗病群体,并将热带、亚热带种质导入温带自交系,获得了遗传变异较为丰富的育种基础材料.
    6  玉米新杂交种丹玉20号
    景希强 韩萍
    1995, 3(4):019-019.
    [摘要](577) [HTML](0) [PDF 0.00 Byte](10)
    摘要:
    7  中早熟丰产玉米杂交种四早6号选育报告
    郭海鳌; 文贞顺; 刘家云; 徐洪军; 张文君; 盖儒学
    1995, 3(4):020-022.
    [摘要](1114) [HTML](0) [PDF 0.00 Byte](893)
    摘要:
    四早6号由吉林省四平市农科院玉米所1986年育成,组合434×4F1.该品种为中早熟种,出苗至成熟113天(公主岭市),需≥10℃活动积温2224℃.1989~1993年参加各类试验均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在每公顷5.0万株密度下,平均公顷产量8304.4kg,比通单14号增产12.5%;比东农248增产18.7%,比白单九增产13.7%.适宜在吉林省东部半山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内蒙古兴安盟、哲盟等地≥10℃活动积温2400℃左右的地区种植.春玉米区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为宜;清种密度一般每公顷4.5~5.0万株,肥水充足的地区或地块每公顷保苗可达5.5万株。制种父母本同期播种。父母本行比1:4,母本公顷保苗6.0~7.0万株,父本公顷保苗5.0万株。
    8  玉米异位双胚与同位双胚籽粒的来源及其无融合生殖性
    罗大刚
    1995, 3(4):023-027.
    [摘要](1377) [HTML](0) [PDF 0.00 Byte](1141)
    摘要:
    本文报道了在玉米自交系A上发现的异位双胚粒和同位胚粒的来源与无融合生殖性.结果指出:1.异位双胚粒是一个异位单胚粒和一个正常单胚粒或者两个异位单胚粒在籽粒形成过程中合二为一形成的子房融合籽粒;2.同位双胚粒是合子胚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一分为二裂生形成的孪生双胚籽粒;3.以紫胚玉米的紫胚等当代直感性状为标记性状测定了异位双胚粒与同位双胚粒的无融合生殖性,结果显示,异位双胚粒和同位双胚粒均不是无融合生殖体.
    9  黑龙江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生产情况及种质基础评述
    龚世琛
    1995, 3(4):028-033.
    [摘要](1069) [HTML](0) [PDF 0.00 Byte](1086)
    摘要:
    根据省种子管理局1983年至1992年间全省玉米播种面积和推广面积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年均种植50万亩以上的杂交种有11个,播种面积占玉米总面积的62.8%~88.6%;种植面积5~50万亩的杂交种有20个.播种面积占玉米总面积的10.0%~22.9%.播种面积由1983年的2159万亩增加到1992年的3251万亩,亩产由223公斤增加到328公斤.十年间我省种植20万亩以上杂交种的亲本数为16~22个,遗传基础较狭窄,在遗传上存在较大的脆弱性和突发某种病害的隐患。
    10  玉米叶片衰老田间因素的分析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罗瑶年; 张健华
    1995, 3(4):034-038.
    [摘要](1379) [HTML](0) [PDF 0.00 Byte](1332)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品种、密度、追肥量和追肥期对夏玉米子粒产量和叶片衰老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本试验条件下,品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密度。追肥期和追肥量对子粒产量无明显影响。以处理组合掖单12号+密度5000株/亩+每亩追肥量75公斤+拔节期追肥产量最高。进一步分析品种间和密度间植株叶片衰老的差异发现.玉米1~5和6~10叶组叶片的衰老与品种的生育期长短无明显的关系,但是11叶以上叶组叶片的衰老与品种的生育期长短是一致的.即早熟品种叶片衰老早,晚熟品种衰老晚.试验密度条件下(4000~6000株/亩),较高密度主要使1~5和6~10叶组叶片的衰老提早,对11~15叶组的衰老无十分明显的影响,但使16~20叶组衰老变晚. 对玉米植株第5、第10、第14和第18叶叶片组织生育期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分析发现,从叶片展开至衰老后期,第5叶的含糖量基本上没有变化,第10叶组织中的含糖量中期较高,但叶片衰老后期与展开时相比没有降低。第14叶和第18叶的含糖量在衰老后期则明显升高。从密度的影响看.第5叶和第10叶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群体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第14叶受密度影响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而第18叶可溶性糖含量随密度的增加有所增高。这一变化趋势与密度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基本是一致的。
    11  紧凑型玉米高产示范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李芳贤; 康家驹; 武恩吉; 王东红
    1995, 3(4):039-043.
    [摘要](1334) [HTML](0) [PDF 0.00 Byte](1221)
    摘要:
    本文以紧凑型品种掖单13号和平展型品种丹王13号为材料.进行为期两年高产示范试验。结时表明: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每公顷为45000株、52500株、60000株、67500株、75000株,掖单13比丹玉13分别增产12.69%、20.36%、22.51%、26.02%、45.21%;单株生产力增加17.49g、25.44g、29.20g、32.08g、44.21g;穗粒重增加37.80g、44.90g、30.60g、38.90g、57.60g;穗粒数增加65粒、95粒、76粒、82粒、160粒;空秆率减少11.7、12.5、13.8、15.3、16.4个百分点,充分显示了紧凑型玉米的耐密性能.同时,还示范并改进了紧凑型玉米的配套栽培技术.
    12  爆裂玉米的膨爆机理及影响因素(综述)
    崔彦宏; 乔文臣
    1995, 3(4):044-047.
    [摘要](868) [HTML](0) [PDF 0.00 Byte](793)
    摘要:
    本文对有关爆裂玉米的膨爆机理、膨爆特性及影响膨爆的因素进行了综述.爆裂玉米的膨爆关键取决于籽粒内部高压的形成,果皮和胚乳的致密结构是籽粒内部高压形成的重要保证;适宜的水分含量是籽粒内部产生高压水汽的物质基础,而导致这种高压水汽产生的外部动力则来自于加热温度。此外,品种特性和籽粒性状等对爆裂玉米的膨爆特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13  高产优质多抗紧凑型玉米新品种“鲁单051”
    1995, 3(4):047-047.
    [摘要](1141) [HTML](0) [PDF 0.00 Byte](50)
    摘要:
    14  淮北沿海夏玉米高产栽培途径与促控技术
    孙月轩; 朱礼祥; 姜先梅; 张钦佩; 仲济道; 李保国
    1995, 3(4):048-052.
    [摘要](701) [HTML](0) [PDF 0.00 Byte](820)
    摘要:
    自80年代初开始对淮北沿海夏玉米高产途径与技术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与探讨,明确了提高群体籽粒库容量、整齐度、花后光合势与花后物质生产量是玉米高产群体的重要特征;走“足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栽培途径;提出了夏玉米创高产(≥600公斤/亩水平)的十二字促控技术,即“足株”、齐苗”、“调肥”、“控水”、“迟收”、“化保”.
    15  玉米养分丰缺诊断指标与应用
    吴巍; 张宽; 王秀芳; 王晓村; 胡会军; 胡和云
    1995, 3(4):053-055.
    [摘要](1112) [HTML](0) [PDF 0.00 Byte](889)
    摘要:
    由玉米叶片养分标准位明显看出,在黑土的中高产田上氮素是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在中低和中高产田上提高土壤供钾能力,补充钾肥可以使产量提高.植株组成成分处于DRIS图内圆为养分相对平衡.处于外圆外为显著地不平衡.养分指数可以把DRIS标准值和DRIS图养分丰缺的定性指标转为定量,把限制产量的营养元素通过数量列出次序.田间试验结果与N、P、K指数相吻合。
    16  施肥量对高产夏玉米需肥规律的影响
    张智猛; 戴良香 郭景伦 李伯航
    1995, 3(4):056-061.
    [摘要](1818) [HTML](0) [PDF 0.00 Byte](1435)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高产夏玉米器官中氮、磷、钾的吸收、积累和分配的影响,并对施肥量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玉米在氮、磷、钾累积吸收数量和消长速度上,高肥量处理显著高于低肥量处理(t=0.05)。施肥量基本不影响磷和钾的吸收动态,而氮的吸收动态两处理间不一致。玉米在氮的吸收过程中,高肥量处理出现两个高峰,分别在大喇叭口期和吐丝后15天.而低肥量处理只在大喇叭口期出现一个高峰.掖单51号每公顷生产11613公斤子粒,最高需肥量N230.25公斤、P2O5104.25公斤、K2O212.70公斤.三要素的比例为1:0.45:0.92,生产百公斤子粒所需N、P2O5、K2O分别为1.983、0.898、1.832公斤.氮、磷、钾的最大吸收强度分别为4.86、2.49、7.62公斤·公顷-1·日-1,完熟期子粒中的氮、磷、钾分配率分别为58.90、82.40和12.50%.
    17  玉米C群不同亚群雄性不育胞质对小斑病(Bipolaris maydis)C小种侵染的病理反应研究
    李大良; 陈伟程; 罗福和; 季良越 刘克明; 苏海; 马春红
    1995, 3(4):062-067.
    [摘要](1351) [HTML](0) [PDF 0.00 Byte](1167)
    摘要:
    以10套同核异质(N、C、Rb、ES)品系及Cms-C胞质背景的3个杂交种(F1)为试材.对田间观测的4个病理指标的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除乳熟期病情指数外,其余3个病理指标的结果显示出C小种对C群CI亚群雄性不育胞质具有专化性侵染的特点.但在不同病理指标、不同核型之间所表观的专化性程度却有较大差别;CⅡ、CⅢ亚群胞质无专化侵染现象.(2)C小种的致病力小于T小种.
    18  玉米抗青枯病遗传规律研究
    王作英; 吴纪昌; 马丽君
    1995, 3(4):068-070.
    [摘要](1211) [HTML](0) [PDF 0.00 Byte](1153)
    摘要:
    本试验通过对青枯病抗性不同的几个材料进行接种.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对玉米青枯病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对青枯病遗传为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并且基因效应是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非加性基因效应所起作用不大.同时又得到所研究的六个亲本中Mo17、E28是选育高抗青枯病杂交组合的优良亲本.
    19  不同剂型的种子包衣剂的农艺效果
    杨献才; 祖桂杰; 汪漫
    1995, 3(4):071-074.
    [摘要](1319) [HTML](0) [PDF 0.00 Byte](1178)
    摘要:
    对9种不同剂型的种子包衣剂进行药效比较,以充分鉴定其不同的抗病虫效果及增产性能,为生产中种衣剂的选择提供方向性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9种不同剂型的玉米种衣剂除MS—2外均对玉米苗期矮化病害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而且营口13、营口19、北农大19、天津19、中原19有着十分显著的增产作用.
    20  多媒体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刘淑琴 庄铁成
    1995, 3(4):075-078.
    [摘要](1169) [HTML](0) [PDF 0.00 Byte](956)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