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第5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玉米子粒败育机理研究进展
    张风路; 王志敏; 赵明; 王树安
    1997, 5(1):001-005.
    [摘要](863) [HTML](0) [PDF 0.00 Byte](1128)
    摘要:
    本文综述了玉米子粒败育的生理生态研究进展,并讨论了玉米子粒败育机理的研究方向。
    2  玉米自交系RAPD分析中的样品选择
    李连城; 傅骏骅; 刘新芝; 彭泽斌; 黄长玲
    1997, 5(1):006-009.
    [摘要](904) [HTML](0) [PDF 0.00 Byte](1239)
    摘要:
    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我国农业科研中的应用已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分子标记样品的代表性如何将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因此,研究分子标记的取样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以玉米自交系为样品,进行分子标记分析时的取样技术进行了探讨。在对玉米自交系中黄204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时,同一引物8个单株及其混合样品的扩增结果中,单株6在564bp处比其它单株多一条较强的谱带,而8个单株的混合样品的扩增结果中也有一条同样的谱带。而丹340、旅9、5003等其它自交系的10个单株及其混合样品的RAPD谱带是一致的。说明中黄204单株6的遗传背景与其它单株不同,不能代表中黄204,如用它们的混合样品进行RAPD分析,就会得出错误的结果。可以看出,分子标记分析中的取样技术是检测结果可靠性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3  玉米新品种“四单48”
    1997, 5(1):009-009.
    [摘要](593) [HTML](0) [PDF 0.00 Byte](559)
    摘要:
    4  美国俄亥俄(OHIO)州玉米见闻
    李维岳
    1997, 5(1):010-010.
    [摘要](865) [HTML](0) [PDF 0.00 Byte](658)
    摘要:
    5  辐照方法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周柱华; 王增贵
    1997, 5(1):011-013.
    [摘要](1338) [HTML](0) [PDF 0.00 Byte](819)
    摘要:
    采用辐照的方法选择育种目标所需的玉米突变体,是核技术在作物育种上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大量的育种实践证明,育种素材经辐照后可获得早熟、矮秆、抗病等优良性状的突变,它是增加变异范围,扩大选择机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6  玉米自交系几个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
    郑祖平; 李忠; 刘代惠; 杜克柱; 张国清
    1997, 5(1):014-017.
    [摘要](917) [HTML](0) [PDF 0.00 Byte](1052)
    摘要:
    玉米株高、穗长与产量分别是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在组配杂交组合时,两者应列为重点考虑性状。7912、HZ47和ES40具有较高的产量配合力效应,用它们测配,易筛选出高产组合。7912、HZ47、330、材11-8、200B、ES40和537株高配合力效应值较大.其组合后代比较高大。莫材-1、7912、材11-8、ES40和0151-2易抬高穗位,而5003、30-221、32和3H-2却有降低茎秆和穗位的作用、莫材-1、7912、村11-8、ES40、537和双自212-3的穗长配合力效应值高,易选配出长穗型组合。用莫材-1、48-2、牛2-1、材11-8、200B、ES40和3H-2组配,可获得大粒型组合。
    7  TP爆裂玉米的品种特性
    刘大文
    1997, 5(1):018-021.
    [摘要](696) [HTML](0) [PDF 0.00 Byte](909)
    摘要:
    从泰国爆裂玉米TP中分离出30多个株系,对它们的生育期、穗部性状和爆裂品质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株系从出苗至抽雄期为68天左右,各株系表现出穗较长较粗、行数多、单株产量较高的特点,平均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分别为15.9cm、3.4cm、15.7行、39粒、13.5g和71.3g。爆花率平均为886%,27%以上的株系高于95%。膨胀倍数平均为16.4倍。30%以上的株系在18倍以上。膨胀体积平均为21.3ml/g,13%的株系在250ml/g以上,穗部性状与爆裂品质之间只有微弱的相关,表明对TP群体进行进一步改良是有潜力的。
    8  一种新型玉米雄花不育材料的发现
    李遂生
    1997, 5(1):022-023.
    [摘要](885) [HTML](0) [PDF 0.00 Byte](640)
    摘要:
    现有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的C,T,S型不育型均为母性遗传。作者从1992年发现父、母本均完全可育,而其特定组合的F1完全不育的新一类玉米雄性不育材料。经几年观察此类材料后代,多数植株不育性状较为稳定。为此将此类父、母本可育,F1选择性不育的雄花不育材料定义力“特殊雄性不育型”,简称““特型”,以示区别。
    9  玉米育种误区探讨
    王建革
    1997, 5(1):024-026.
    [摘要](711) [HTML](0) [PDF 0.00 Byte](884)
    摘要:
    根据作者的育种实践,本文讨论了玉米育种中的主要误区,作者认为,讨论将极大地促进玉米育种工作。
    10  Su1型甜玉米杂种优势分析
    王立秋
    1997, 5(1):027-029.
    [摘要](1205) [HTML](0) [PDF 0.00 Byte](857)
    摘要:
    甜玉米杂种优势在各性状上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本文对甜玉米不同组合七个性状进行分析,得出穗高、分校数优势最强。并通过亲子相关性分析得出株高、穗高相关极巨著等试验结果,为甜玉米杂交种的亲本选配奠定理论基础。
    11  玉米杂交种主要性状的杂交优势分析
    侯延荣; 曹修才; 张桂阁; 李学杰
    1997, 5(1):030-031.
    [摘要](671) [HTML](0) [PDF 0.00 Byte](886)
    摘要:
    本文以我所培育的10个杂交组合和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种以及亲本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了8个性状的(株高、穗位、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杂种优势率和双亲平均值与F1各性状的相关系数的分析。明确了株高、穗位、穗长、行粒数、千粒重优势指数最大;穗行数、穗组为中等;茎粗为最小。双亲和双亲平均值与F1代的株高、穗长、行位数、千粒重等4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位性状呈显著正相关;茎粗、穗粗、穗行数三性状表现相关不显著,通过分析,为培育亲本,组配优势大,配合力高的杂交种提供参考。
    12  甘孜州玉米育种有关问题的探讨
    江家荣
    1997, 5(1):032-033.
    [摘要](471) [HTML](0) [PDF 0.00 Byte](659)
    摘要:
    13  晋单29玉米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宋殿珍; 郭国亮; 李中青; 李洪; 刘景秀
    1997, 5(1):034-038.
    [摘要](654) [HTML](0) [PDF 0.00 Byte](743)
    摘要:
    本文在中等肥力旱地上,以影响玉米产量较大的肥料和密度两个因子为对象研究了晋单29玉米的增产潜力和肥密综合效应。结果表明:该品种抗旱、耐瘠、耐肥、丰产、抗倒。公顷产11250kg左右的肥密优化组合为施氮磷纯养分225-450kg/hm2,氮磷比2:1,密度4.5~5.25万株/hm2。对肥密与产量的关系配置了二元二次效应方程,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肥料>肥×密>密度。
    14  玉米三种株型生理、生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何勇; 张美年; 刘昌明; 杜小英
    1997, 5(1):039-043.
    [摘要](728) [HTML](0) [PDF 0.00 Byte](982)
    摘要:
    通过对紧凑型、半紧凑型、平展型玉米的产量结构、群体结构发展规律、干物重变化、氮磷钾三素的累积和抗旱系数的研究,为三种玉米株型的合理密度提供依据;同时开展的栽培措施研究,为三种玉米株型制定出了相应的配套技术。
    15  三江平原已垦沼泽地玉米高产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
    张洪全; 连成才; 王诚; 郑天琪; 赵桂范; 刘峰; 贾会彬
    1997, 5(1):044-046.
    [摘要](1148) [HTML](0) [PDF 0.00 Byte](898)
    摘要:
    试验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所得试验结果通过微机计算,建立玉米产量数学模型,解析试验因素的产量效应及效互作用;优选了最佳农艺措施的组合方案,为三江平原已垦沼泽地玉米生产提供科学数据。
    16  玉米新品种苏玉9号高产栽培及性状指标研究
    孙月轩; 朱礼雷; 姜先梅; 华国栋 梁希九; 李建良; 董一洪; 胡样英; 鲍继友 李为认; 朱新俭; 李保国
    1997, 5(1):047-049.
    [摘要](1159) [HTML](0) [PDF 0.00 Byte](1050)
    摘要:
    本研究采用二次正交回归组合设计的方法,以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为试验因子,建立了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模拟优选出苏玉9号公顷产≥9000kg的栽培方案:公顷种植密度71817-89848株,纯氛用量303.0~364.5kg。产量结构指标为:公顷穗数68040~83610穗,穗粒数398.7-455.1粒,千粒重297.9~308.6g。同时提出了有关高产性状指标。
    17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顾锡江; 施建新; 叶大达
    1997, 5(1):050-053.
    [摘要](804) [HTML](0) [PDF 0.00 Byte](801)
    摘要:
    连续四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夏玉米单产9000kg的产量结构为:每公顷有效穗6000-67500个,每稳480-520粒,千粒重290-300g。实现上述指标的关键技术是选用紧凑型高产良种"掖单13";适期播种,6月25日一7月5日为最适播期;适当增加播量和问苗次数,公顷播量90-105kg,间苗2-3次;合理密植,公顷密度75000-82500株;科学用肥,公顷施纯氮300-345kg,氮磷、钾配比1:0,5:1,氮肥基追比例4:6,磷、钾肥基追比例8:2;抓好玉米螟的防治。
    18  鲁玉15生育特点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张桂阁; 侯廷荣; 曹修才; 李学杰
    1997, 5(1):054-055.
    [摘要](451) [HTML](0) [PDF 0.00 Byte](478)
    摘要:
    19  冷凉旱地春玉米覆膜生态指标和吨粮产量栽培技术研究
    方继友
    1997, 5(1):056-058.
    [摘要](1152) [HTML](0) [PDF 0.00 Byte](869)
    摘要:
    本文论述了冷凉地区旱地春玉米覆膜高产高效栽培生态指标和以高产良种、合理密度、科学施肥为关键的吨粮产量栽培技术。
    20  小麦、玉米多元多熟制高产栽培技术
    周文富
    1997, 5(1):059-061.
    [摘要](792) [HTML](0) [PDF 0.00 Byte](843)
    摘要:
    小麦、玉玉套作完成一年内种植收获三季多元多熟新型耕作制度。以小麦幅留行,套种地膜春玉米,麦子收获后种植夏玉米。春夏玉米共生期在10-15天,达到优化麦、玉复合配置。安全收获,实现高产高效栽培。
    21  诱虫灯防治玉米螟
    杨桂华; 李建平; 张荣; 王蕴生
    1997, 5(1):062-065.
    [摘要](824) [HTML](0) [PDF 0.00 Byte](655)
    摘要:
    本文论述了诱虫灯防治玉米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研究了防治效果、特点,对其他害虫的诱杀作用及对天敌的影响等。结果表明:①诱虫灯对螟蛾有强烈的诱杀作用,在越冬虫源集中地村屯内诱杀螟蛾,可使田间玉米螟蛾主要栖息地的蛾量减少66.4%,玉米上落卵量减少71.l%;秋季被害程度在一代区减少78%,二代区减少51.2%,平均减少73.5%。②除诱杀玉米螟外,对许多农林等害虫有强烈诱杀作用,尤其是线站、草地螟及大豆食心虫等。③应用诱虫打防治玉米螟经济、简便、不污染环境。④对自然界害虫天敌的种群数量没有影响。⑤在目前的发生程度预测水平上,应用诱虫灯防治玉米螟是非常适宜的。
    22  套种玉米高产施肥指标的研究与生产实践
    许志斌; 程晋龙; 杨国虎
    1997, 5(1):066-068.
    [摘要](935) [HTML](0) [PDF 0.00 Byte](846)
    摘要:
    通过研究确立了套种玉米施肥与产量的二元二次回归模型,模型经方差分析F值达极显著水平。进一步分析,该研究的三个主放因子对量的影响大小程度是氮>磷>钾,其相关程度为0.93。经过模拟寻优,玉米单产9000-9750kg/hm2的N、P、K施量的优化组合是:玉米施氮360kg/hm2,施P2O569.8kg/hm2,施K2062.7kg/hm2。该施肥指标通过大面积生产示范验证,玉米平均产量在940-9600kg/hm2,比常规栽培田玉米产量7411.5kg/hm2,增产1993.5-2188.5kg/hm2,增产历26.9%-29.5%。增产效果显著。生产示范产量接近目标产量,说明该方程可以为大田预测,研究所得的施肥指标可以作为小麦套种玉米高产施肥的依据。
    23  长效涂层尿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白登莎; 杨茂秋; 冯固
    1997, 5(1):069-071.
    [摘要](876) [HTML](0) [PDF 0.00 Byte](829)
    摘要:
    在相同施氮量下长效涂层尿素比普通尿素增产11.6%;长效涂层尿素在减少施用量15%的情况下,肥效与普通尿素相同;长效涂层尿素在拔节期一次追肥,与普通尿素在拔节期和抽雄期两次追施具有相同肥效。
    24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武兰芳
    1997, 5(1):072-075.
    [摘要](1381) [HTML](0) [PDF 0.00 Byte](1568)
    摘要:
    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中早熟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10个性状的关联序依次为稳长r6>千粒重r10>穗粗r7>行粒数r9>生育日数r1>株高r4>德位高r5>出苗一抽丝天数r2>抽丝一成熟天数r3>穗行数r8与产量形成关系密切的性状主要是德长,千粒重、穗粗、行粒数、生育目数和株高,并明确了各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25  玉米品种栽培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吴高岭; 徐尚忠 宋德风
    1997, 5(1):076-080.
    [摘要](1234) [HTML](0) [PDF 0.00 Byte](897)
    摘要:
    对200份玉米品种四组栽培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各组性状间存在着不同显著程度的典型相关,其中的生育期性状与植株性状组间显著相关(0.05水平)的信息占两组性状间总信息的96.7%,是相关程度最高的一组性状。在0.01显著水平下,生育期性状与果穗性状是相关程度最高的一组性状(86.6%)。200份玉米品种在生育期、植株、雄穗和果穗性状上,其典型遗传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