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第5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玉米过氧化物同工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池书敏; 孟义江; 陈景堂 宋占权
    1997, 5(4):001-003.
    [摘要](1392) [HTML](0) [PDF 0.00 Byte](1272)
    摘要:
    本研究选用了36个优良玉米自交系并组配了300个杂交种,其中包括13个自交系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graffing方法Ⅳ),组配了78个杂交种。通过对所有材料的过氧化物同工酶(POD)酶谱分析发现,互补酶带的出现与否不能准确地预测杂种产量的高低;POD遗传距离与杂种产量、特殊配合力的关系为抛物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434**和0.495**),这表明双亲间过氧化物酶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杂种优势的大小。
    2  玉米幼苗根系对硫酸盐(Na235SO4)亲和性配合力的研究
    冯宗云; 高之仁; 荣廷昭
    1997, 5(4):004-007.
    [摘要](342) [HTML](0) [PDF 0.00 Byte](581)
    摘要:
    本文以来源不同的9个玉米自交系及其按双列杂交组成的36个杂交种为材料,研究了玉米幼苗根系对硫酸盐(Na235SO4)亲和性(Km)的配合力。结果表明:m以非加性基因效应较重要,Km与产量间有密切关系。鉴定出可供五米育种中利用的2个自交系“合二”、“292”及具有更广泛适应性和高产特性的3个杂交组合:5005、5022、5030。
    3  玉米抗旱性的相关研究
    王秀全; 刘昌明; 余先驹; 陈光明
    1997, 5(4):008-010.
    [摘要](1188) [HTML](0) [PDF 0.00 Byte](1180)
    摘要:
    本试验在干旱和自然两种状态下对玉米的抗旱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对玉米的胁迫作用是一个综合效应;提出了抗旱性鉴定的三联指标.即:结实率—出子率—单株生产力;同时指出:王米抗旱性鉴定宜在干旱条件下更理想。
    4  玉米选系窄基础材料组配规律的初步研究
    石明亮
    1997, 5(4):011-014.
    [摘要](1117) [HTML](0) [PDF 0.00 Byte](1239)
    摘要:
    选用11个典型的优良自交系,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采用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效应值简易估算法,得出11个优良自交系穗部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的效应值和部分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据此结果分析,提供了选育各种优良穗部性状自交系的基础材料组合,并得出有关各种穗部性状的较高配合力的组合类型,从而为选育自交系及组配杂交种服务。
    5  玉米自交系若干性状遗传改良趋势的初步研究
    张泽民 牛云生 李绍辉
    1997, 5(4):015-017.
    [摘要](985) [HTML](0) [PDF 0.00 Byte](1008)
    摘要:
    选择不同年代育成的11个骨干自交系为代表,对株型和产量组成2类共9个性状进行了遗传改良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玉米耐肥、抗倒伏性的穗位/株高性状以及决定玉米耐密植性的叶向值等性状的改良效果最显著,改良趋势是明显。而穗部性状的改良趋势只有穗粗比较明显。本文还对2类性状不同改良效果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6  紧凑型玉米主要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陈举林
    1997, 5(4):018-022.
    [摘要](1613) [HTML](0) [PDF 0.00 Byte](74)
    摘要: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紧凑型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间的关系以及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各自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7  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王立秋
    1997, 5(4):023-025.
    [摘要](1129) [HTML](0) [PDF 0.00 Byte](1429)
    摘要:
    本文通过对10个玉米单交种9个数量性状与子粒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叶数r1>抽丝期r2>行粒数r3>株高r4>穗位高r5>穗长r6>穗粗r7>百粒重r8>穗行数r9.说明,玉米杂交种产量主要取决于与其关联度较高的叶数、抽丝期、行粒数、株高等主要性状.为高产
    8  我国玉米自交系性状的改进
    王建革
    1997, 5(4):026-029.
    [摘要](1123) [HTML](0) [PDF 0.00 Byte](1125)
    摘要:
    对山东省农科院和吉林省农科院在1983年前和1983~1992年间选育的自交系对比分析表明:我国自交系向着生育期延长、株高增加的方向改进。在产量性状方面沿两条途径改进,一是沿千粒重增加的方向改进,另一则是沿穗粒数增加的方向改进。
    9  寒地早熟玉米杂交种优势组合主要性状分析
    汪德润; 陈凤芝
    1997, 5(4):030-032.
    [摘要](890) [HTML](0) [PDF 0.00 Byte](1064)
    摘要:
    本文对寒地早熟玉米17个主要亲本和9个杂交组合的株高、穗长、穗位高、穗粗、生育日数、行粒数、单株产量等数量性状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为今后正确选择亲本和恰当选配组合提供依据。
    10  论适应于南方生态环境的玉米良种选育技术──以湘玉7号选育为例
    贺喜全; 安瑞春
    1997, 5(4):033-035.
    [摘要](764) [HTML](0) [PDF 0.00 Byte](1233)
    摘要:
    本文以湘玉7号的育成为例,论述了适应于南方的玉米良种的高产稳产的主要目标性状,即株型紧凑,生育期适中,千粒重与穗粒数协调,抗旱耐瘠,抗病抗虫;提出了此类品种的选育技术,即选用含有适应于不同生态条件的含有目标性状的优良基因型材料为原始材料;重视早代系配合力测定并与晚代系配合力测定相结合,加大选择压力,严格撑握选择标准,合理地组配杂交组合。
    11  半干旱地区春玉米高产限制因素浅析
    朱平; 刘翔
    1997, 5(4):036-040.
    [摘要](1243) [HTML](0) [PDF 0.00 Byte](894)
    摘要:
    本文根据1980~1996年吉林省西部地区降水资料及对玉米生产现状的调查,总结了半干旱地区春玉米发展的限制因素,并提出了提高该地区春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12  夏玉米空秆原因调查试验及预防措施
    陈建勋; 张慎举; 田伟
    1997, 5(4):041-044.
    [摘要](1028) [HTML](0) [PDF 0.00 Byte](828)
    摘要:
    调查试验研究表明:土块瘠薄,偏施氮、磷化肥,不施钾肥,播期偏晚,密度78000棵/hm2以上,种植生育期长的晚熟品种等都使夏玉米空秆增多。增施有机肥,平衡施用氮、磷、钾化肥,适期早播,合理密植,选用郑单14、掖单19等中熟品种是预防夏玉米空秆的有效措施。
    13  紧凑型春玉米高产优化栽培的群体光合性能研究
    候旭光; 冯勇 张来厚
    1997, 5(4):045-049.
    [摘要](1112) [HTML](0) [PDF 0.00 Byte](1002)
    摘要: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紧凑型春玉米高产优化栽培生长发育过程中LAI、LAD、NAR等群体光合性能指标,建立了不同生育时期群体光合性能指标与密度、种肥氮量、种肥磷量、追肥氮量及追肥时期的关系模型,提出了紧凑型春玉米11250kg/hm2优化栽培的群体光合性能指标参数。
    14  不同高产夏玉米品种养分吸收特性的研究
    郭景伦 张智猛 李伯航
    1997, 5(4):050-052.
    [摘要](1414) [HTML](0) [PDF 0.00 Byte](1237)
    摘要:
    本试验于1991~1992年研究了紧凑型玉米掖单13和平展型玉米沈单7号对N、P2O5、K2O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玉米对养分的吸收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次数因品种不同而异,沈单7号对N、P2O5、K2O的吸收均有两个高峰,分别在6叶展至12叶展和吐丝至吐丝15d,且最高峰都在6叶展至12叶展;掖单13对N、P2O5、K2
    15  秋玉米生物学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栾春荣; 鞠章纲; 陈勇; 王迎春; 吴学文; 王建如
    1997, 5(4):053-056.
    [摘要](1249) [HTML](0) [PDF 0.00 Byte](1094)
    摘要:
    通过多年对秋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安全播期、关键栽培技术的观察研究,明确了沿江高沙土地区秋玉米安全成熟的适宜播期在7月15日之前,分析了秋玉米高产的限制因素并总结了秋玉米高产稳产的几项关键栽培技术。
    16  南方春玉米肥床稀播育苗的增产作用研究
    张真 潘梦堂 胡方寿; 周新辉
    1997, 5(4):057-059.
    [摘要](508) [HTML](0) [PDF 0.00 Byte](646)
    摘要:
    本文经过两年对春玉米肥床稀播育苗方式的多点试验研究,对玉米苗、王米叶面积、植株经济性状和实收产量等各方面进行了比较,认为春玉米肥床稀播育苗具有苗期生长粗壮、根系发达.移栽后发很快、长势旺、熟期早、产量高等优点,而且投入产出比十分可观。
    17  皖北地区玉米高产杂交制种技术研究
    蔡士兵; 李绍兴; 周素英; 刘须芹; 赵德杰
    1997, 5(4):060-061.
    [摘要](916) [HTML](0) [PDF 0.00 Byte](863)
    摘要:
    皖北地区过去被列为玉米杂交制种非适宜区。作者在分析以前杂交制种低产原因,本地区气象要素,总结周边地区高产制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皖北地区玉米高产杂交制种技术研究”课题。通过选用高产制种组合,调整播期,父母本错期、行比,增加母本密度,优化配方施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将本地区玉米杂交制种产量由过去的2250kg/hm2左右,提高到3750kg/hm2以上,实现本地区玉米杂交制种历史性突破,并提出4500kg/hm2玉米高产制种模式,
    18  夏玉米间作甘薯不同带型试验研究
    崔鸣; 王玉波 白晓康 刘厚群
    1997, 5(4):062-064.
    [摘要](745) [HTML](0) [PDF 0.00 Byte](858)
    摘要:
    在秦巴丘陵低山地区,改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为小麦、夏玉米、甘薯一年三熟是可行的。主要采取夏玉米免耕种植,甘薯垄作栽培。秋季夏玉米,甘薯带型以133cm,双行夏玉米间作双行甘薯较佳,可在生产上扩大示范种植。
    19  湘北红壤旱地玉米适宜施氮量及施氮时期的研究初报
    盛良学; 安瑞春
    1997, 5(4):065-066.
    [摘要](967) [HTML](0) [PDF 0.00 Byte](900)
    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湘北红壤旱地玉米施氛增产效果显著,但不是施氮越多越高产,适宜施氮量为225kg/hm2左右产量高,氮肥报酬高。氮肥分三次施增产效果最好,其中25%的氮作基肥,25%的氮作苗肥,50%的氮作穗肥,生产上应施足基肥,轻追苗肥,重施穗肥。
    20  陕西省玉米品种抗病性研究进展与分析
    马秉元; 李亚玲; 龙书生; 李多川
    1997, 5(4):067-071.
    [摘要](1124) [HTML](0) [PDF 0.00 Byte](978)
    摘要:
    持续进行玉米品种抗病性研究,加强抗病育种工作,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课题。陕西省由70年代开始系统进行此项研究,并不断完善和提高。针对玉米丝黑穗病、大小斑病、茎癌病、穗粒腐病等主要病害,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鉴定技术。对数千份玉米自交系、测交种、杂交组合、农家种等进行鉴定,筛选出一批抗源和抗病品种。80年代以来,主要推广品种绝大多数化病性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玉米品种抗性研究的建议。
    21  亚洲玉米螟化性与抗寒能力的关系
    鲁新 周大荣 李建平
    1997, 5(4):072-073.
    [摘要](1016) [HTML](0) [PDF 0.00 Byte](818)
    摘要:
    过冷却点分析表明:一、二化性越冬代玉米螟抗寒能力有明显差异,一化性玉米螟的抗寒能力强于二化性玉米螟。公主岭一化性玉米螟的过冷却点为-24.27℃,敦化一化性玉米螟为-23.09℃;公主岭二化性玉米螟为-20.89℃,白城二化性玉米螟为-18.40℃。一化性越冬代玉米螟的过冷却点比二化性越冬代玉米螟的过冷却点低4℃左右,相同化性的地理种群之间略有差异。在越冬不同阶段抽样调查得出,一化性玉米螟的越冬死亡率低于二化性15%左右。
    22  第二代玉米螟有虫株率种群动态的模糊回归预测模型的研究
    丁世飞 李照会
    1997, 5(4):074-077.
    [摘要](1172) [HTML](0) [PDF 0.00 Byte](1210)
    摘要:
    本文对山东省临沂市1965~1986年(1980年除外)共21年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数量分析,建立了第二代玉米螟有虫株率的5个级别的模糊隶属函数。经回测验证,其完全符合率达95.24%。将1987、1988年作为独立样本进行试报,其准确率达100%。
    23  井岗霉素防治玉米穗腐病的试验研究
    李顺德; 黄业修 吴桂珍
    1997, 5(4):078-080.
    [摘要](1340) [HTML](0) [PDF 0.00 Byte](1023)
    摘要:
    本研究筛选出防治玉米穗腐病的有效药剂──20%并岗霉素可温粉,防效可达85%以上。其用药的关键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制成药土点心叶(喇叭口),也可在吐丝期对穗苞喷雾,但效果不如前者;用药量以每公顷3000g为宜;井岗霉素对玉米生长十分安全;防治成本与收益比为1:16.9~22.6。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