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11卷第zk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优化布局狠抓重点全面提高我国玉米产业市场竞争力--刘新录副司长在全国玉米产业论坛会上的讲话提纲
    刘新录
    2003, 11(zk1):03-007.
    [摘要](175) [HTML](0) [PDF 0.00 Byte](841)
    摘要:
    2  发展玉米产业经济的主攻方向是实现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关于新形势下大力发展玉米产业经济的思考
    杨庆才
    2003, 11(zk1):008-014.
    [摘要](350) [HTML](0) [PDF 0.00 Byte](870)
    摘要:
    3  重新认识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黄季焜
    2003, 11(zk1):015-023.
    [摘要](184) [HTML](0) [PDF 0.00 Byte](717)
    摘要:
    4  关于我国玉米生产发展问题的看法
    赵克明
    2003, 11(zk1):024-025.
    [摘要](313) [HTML](0) [PDF 0.00 Byte](741)
    摘要:
    只有玉米生产发展了,消化玉米的主渠道才能逐步畅通和上规模,玉米转化增值才具有竞争力.发展玉米生产还需要开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符合法律要求的,具有诚信的合作,提高全民的竞争意识和行为。
    5  入世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苏俊; 曹靖生
    2003, 11(zk1):026-028.
    [摘要](207) [HTML](0) [PDF 0.00 Byte](619)
    摘要:
    6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市学府路368号,150086
    袁建华; 颜伟; 陈艳萍; 张跃中
    2003, 11(zk1):029-031.
    [摘要](341) [HTML](0) [PDF 0.00 Byte](960)
    摘要:
    7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孙本喆; 郭新平; 曾苏明; 孔晓民; 孙雷明
    2003, 11(zk1):032-033.
    [摘要](258) [HTML](0) [PDF 0.00 Byte](647)
    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玉米当前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了发展玉米生产的对策:即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从而增加玉米年总产量;改善玉米品质,从而提高玉米用途多样化的综合利用效率。
    8  玉米种业发展优势、问题及建议
    韩庚辰
    2003, 11(zk1):034-036.
    [摘要](193) [HTML](0) [PDF 0.00 Byte](688)
    摘要:
    9  中国传统种子企业的战略转型
    郑文俊
    2003, 11(zk1):037-038.
    [摘要](281) [HTML](0) [PDF 0.00 Byte](874)
    摘要:
    10  当前玉米种子企业改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赵克明
    2003, 11(zk1):039-041.
    [摘要](262) [HTML](0) [PDF 0.00 Byte](587)
    摘要:
    为了适应<种子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尽快转换种子公司的决策机制、任命机制、监督机制.树立"人是最重要的活资源"的理念,尊重人才而不"急功近利",要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从体制、制度、机制等方面加强种子企业的诚信管理.建设育种研究体制,加强和坚持种子质量研究和育种单位间的合作;更新育种目标,为品种创新和更迭创造条件.建立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提高种子质量,降低成本.打出企业自己的品牌,迎接WT0的挑战。
    11  饲料工业对玉米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
    李德发; 宋国隆; 赵丽丹
    2003, 11(zk1):083-087.
    [摘要](220) [HTML](0) [PDF 0.00 Byte](772)
    摘要:
    12  国际燃料乙醇工业发展概况
    张晓阳
    2003, 11(zk1):088-091.
    [摘要](269) [HTML](0) [PDF 0.00 Byte](927)
    摘要:
    13  高赖氨酸(优质蛋白)玉米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的初步分析
    吴景锋
    2003, 11(zk1):092-094.
    [摘要](184) [HTML](0) [PDF 0.00 Byte](637)
    摘要:
    14  甜玉米产业化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张楚河; 万正杰; 刘明炎; 黄汉中; 胡世桥; 李建生
    2003, 11(zk1):095-097.
    [摘要](218) [HTML](0) [PDF 0.00 Byte](710)
    摘要:
    15  国内外甜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赵久然; 滕海涛; 张丽萍; 卢柏山
    2003, 11(zk1):098-100.
    [摘要](371) [HTML](0) [PDF 0.00 Byte](1156)
    摘要:
    甜玉米作为新型果蔬型食品,已经在世界多国得到迅速发展.美国是世界上首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人均每年消费甜玉米10 kg以上,每年创造产值5~6亿美元.法国、泰国也是重要生产地区.国际甜玉米罐头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年度贸易量达到25~30万t,日本、德国、英国等是主要进口国.亚洲是笋玉米主要生产和消费地区.我国甜玉米产业发展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将产生90亿元左右巨大规模市场.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一些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品牌开发、配送体系建设等方面问题。
    16  湖北省玉米产业化的现状与对策
    官成贵; 杨新笋
    2003, 11(zk1):101-103.
    [摘要](338) [HTML](0) [PDF 0.00 Byte](771)
    摘要:
    湖北玉米主产区为鄂西北山地,产量水平低.湖北省玉米需求大于生产,生产面积和总产量呈上升趋势,而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国际玉米进入会对此产生较大冲击.为充分利用湖北发展玉米生产的自然资源优势,促进湖北相关产业发展,应大力发展特用玉米,并对湖北现有玉米产区进行规划,强化生产的比较优势,尽快占领国内市场。
    17  《中国玉米》网
    李少昆; 谢瑞芝; 高世菊
    2003, 11(zk1):104-105.
    [摘要](298) [HTML](0) [PDF 0.00 Byte](863)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