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15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品种修饰与修饰品种简议
    陈绍江
    2007, 15(3):001-002.
    [摘要](1187) [HTML](0) [PDF 0.00 Byte](1004)
    摘要:
    简要介绍了品种修饰概念的来源和内容等。修饰型品种随分子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可能增加,建议将经过个别性状改进而获得的品种统归为修饰品种,并在区试审定和产权保护等方面予以参考,以此进一步推动我国作物育种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
    2  富铁玉米自交系的筛选及配合力研究
    李华雄; 杨克诚; 荣廷昭; 潘光堂
    2007, 15(3):003-008.
    [摘要](1018) [HTML](0) [PDF 0.00 Byte](1141)
    摘要:
    以30个玉米自交系以及从中随机抽取的16个自交系按Griffing方法4组配的120个杂交组合为供试材料,在春、夏播中对玉米子粒铁含量、铁含量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供试玉米自交系铁含量变幅为14.98~26.83 mg/kg,春、夏播杂交组合铁含量变幅分别为12.39~24.43 mg/kg和14.18~27.25 mg/kg;②铁含量除受遗传控制外,还明显受播期、基因型与播期互作的影响;③铁含量的GCA(一般配合力)、SCA(特殊配合力)、播期、GCA与播期互作、SCA与播期互作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④多数铁含量SCA效应值较高的组合,至少有一个亲本的GCA效应值较高,但也有部分铁含量SCA效应值较高的组合,其双亲的GCA效应值却较低,表明在选育杂交组合时,应在选择铁性状GCA较高亲本基础上,通过广泛测交加强SCA选择;⑤亲本铁含量的表型值与GCA效应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70,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亲本铁含量表型值的水平来预测亲本GCA效应值的高低。
    3  基于近等基因导入系发掘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主效基因
    吕香玲; 李新海; 郝转芳; 吉海莲; 史利玉; 张世煌
    2007, 15(3):009-014.
    [摘要](939) [HTML](0) [PDF 0.00 Byte](2273)
    摘要:
    利用玉米自交系掖478与中自01构建近等基因导入系群体(BC4F2),通过田间人工接种甘蔗花叶病毒鉴定获得抗病植株。采用38个 SSR标记分析抗病株基因型,通过连锁不平衡分析,在玉米第3和6染色体上发掘3个主效抗病QTL。第3染色体上的QTL置信区间为26.1cM-phi053-5cM;第6染色体上的QTL置信区间分别为1.2cM-bnlg161和5.3cM-bnlg1538 -7cM。建立了基于近等基因导入系发掘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主效QTL 技术,获得了一批含有抗病毒QTL的近等基因导入系,为抗病育种提供了信息和材料。
    4  新的玉米显性矮秆基因的发现及初步分析
    张素梅; 刘凤军; 刘保申; 王立静; 董树亭
    2007, 15(3):015-018.
    [摘要](787) [HTML](0) [PDF 0.00 Byte](930)
    摘要:
    玉米杂交种CL1077中的矮秆突变体52333与5个高秆自交系进行杂交,对P1、P2、F1、F2、BC1和BC2群体株高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反交杂种F1均表现为矮秆,没有显著差异;F2代矮株与高株的分离比为3∶1,杂种F1与高株自交系回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与矮秆突变体回交的后代全为矮株,证明该矮秆材料的矮秆性状受一对显性矮秆基因控制,且不受细胞质的影响。对纯合矮秆植株及杂种F1芽期和苗期进行赤霉素处理,结果表明,此矮秆基因对赤霉素敏感,表明与以前报道的所有矮秆基因不同,此矮秆基因可能是一新的矮秆基因,并将此矮秆基因初步定名为D(t)
    5  茎秆高糖的能源玉米新品种选育研究
    李凤华; 董海合; 吴俊强; 杨兆顺; 楼辰军; 钱芳; 郭冬升; 郝志宝
    2007, 15(3):019-021.
    [摘要](820) [HTML](0) [PDF 0.00 Byte](1004)
    摘要:
    利用茎秆含糖量高的玉米自交系进行了能源玉米新品种的选育研究。结果表明:①津259、津1009、津1112、津2122、津单2号5个品种的茎秆产量、茎秆含糖量、子粒产量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生产燃料乙醇的材料进一步试验;②玉米茎秆含糖量性状可以达到或超过甜高梁水平;③玉米各节间的含糖量变化比甜高粱相对稳定。
    6  玉米自交系铁7922苗期耐低氮胁迫原因探讨
    孙健; 冯汉宇; 周顺利; 王志敏
    2007, 15(3):022-025.
    [摘要](901) [HTML](0) [PDF 0.00 Byte](1325)
    摘要:
    以低氮胁迫(NO3--N 0.2 mmol/L)与正常供氮(NO3--N 2 mmol/L)条件下的生物量比值作为耐低氮能力指标,从12份玉米自交系中筛选出在低氮胁迫条件下苗期能够正常生长的自交系铁7922。通过不同玉米自交系对低氮胁迫反应差异的比较研究,从根系与氮利用效率对低氮环境的响应以及硝酸盐吸收动力学等3个方面对铁7922耐低氮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铁7922对低氮环境的适应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在氮胁迫浓度下根干重的增加、氮利用效率的显著提高以及较小的Km和低的Cmin。单纯的根干重的增加(掖515)或氮利用效率的提高(H21)或较小的Km(4F1、豫8701)并不能保证在低氮环境的正常生长。
    7  香白糯玉米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建立
    梁雪莲; 梁红; 朱建标; 苏杏妹; 曾慕衡; 王晓明; 张璧
    2007, 15(3):026-029.
    [摘要](1208) [HTML](0) [PDF 0.00 Byte](1301)
    摘要:
    实验以香白糯玉米为供试材料,通过不同的培养条件比较优化玉米胚植株再生体系,考察不同胚龄、不同的培养基对糯玉米幼胚的愈伤诱导、分化、成苗的影响。用根癌农杆菌GV3850介导转化了CpTIBar基因,获得5株PCR和Southern杂交表现阳性的植株,建立了农杆菌在香白糯玉米上的基因转化体系。
    8  利用SSR标记研究云南玉米骨干自交系的亲缘关系
    张建华; 张金渝; 杨晓洪; 金航; 华秋瑾
    2007, 15(3):030-035.
    [摘要](840) [HTML](0) [PDF 0.00 Byte](1533)
    摘要:
    用SSR标记对云南常用的72个玉米骨干自交系进行亲缘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①用国内外确定的63对玉米SSR核心引物中筛选的20对核心引物,共扩增出228个等位基因,平均PIC值为0.7099、MI值8.09、I为0.5535、h为0.3745, 72个玉米自交系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②选择的云南玉米骨干自交系与五大优势群标准测验种之间的遗传距离表现为四平头群(黄早四(B4))>PN种质(掖478(B20))>Reid群(B73(D19))>Lancaster群(Mo17(B2))>旅大红骨群(丹340(B6))。23.88%~61.19%的云南玉米骨干自交系分别与5大优势群标准测验种间的遗传距离大于平均值0.543 1,CX2和CX6与5个标准测验种的遗传距离均大于0.7。③SSR标记结果将72个云南玉米骨干自交系被划分为11个遗传类群,第Ⅱ、Ⅳ、Ⅴ、Ⅸ、Ⅹ、Ⅺ 6个类群共22个自交系没有与已知的优势群标准测验种聚在一起,可能是新的优势类群,对于开发新的玉米杂优利用模式具有重要作用。
    9  25个优良温带玉米自交系与4个热带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孙成韬; 陈洪梅; 谭静; 徐春霞; 李学智; 黄必华; 番兴明
    2007, 15(3):036-041.
    [摘要](875) [HTML](0) [PDF 0.00 Byte](1796)
    摘要:
    采用NCⅡ设计对25个优良温带玉米自交系和4个热带自交系配制100个杂交组合,在云南省3种不同生态环境下对这些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温带自交系郑58、K1218是综合性状配合力十分优良的自交系;铁7922、辽3180是综合性状配合力优良的自交系;自330、丹340、云147、81515、西502等是综合性状配合力比较优良的自交系。热带自交系单株产量GCA效应值YML146>YML145>CML171>CML166,温带系×Suwan1和温带系×Tuxpeno是主要的杂种优势模式。将4个热带自交系分别用TA(热带硬粒型)和TB(热带马齿型)来表示,有以下几种类型:①某温带自交系×TA为强优势组合,同一温带自交系×TB也是强优势组合;②某温带自交系×TA为强优势组合,同一温带自交系×TB是弱优势组合;③某温带自交系×TA为弱优势组合,同一温带自交系×TB也是弱优势组合。
    10  21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及杂优类群分析
    任纬; 秦燕; 杨克诚
    2007, 15(3):042-047.
    [摘要](1001) [HTML](0) [PDF 0.00 Byte](1257)
    摘要:
    采用表型性状分析与分子标记方法对21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及杂优类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自交系主要性状基因型间存在真实的差异,但多数性状同时受播种季节和基因型与播种季节互作的影响较大。供试材料中,中秆中产型自交系所占比例较大,高秆高产型和中秆高产型自交系所占比例较小,矮秆自交系无一属于高产型。综合分析表明,6054、6070、48-2、6057和RP128属主要农艺、经济性状综合表现较优的自交系。SSR标记分析表明,供试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变幅为0.51~0.91,平均遗传距离为0.71±0.0181,按UPGMA法进行聚类可将其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自交系P14可能属于新的杂优类群。
    11  6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配合力分析
    马燕斌; 杨克诚
    2007, 15(3):048-051.
    [摘要](865) [HTML](0) [PDF 0.00 Byte](855)
    摘要: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遗传交配设计,对6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农艺、经济性状的GCA群体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少数经济性状的SCA在群体和测验种的组合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群体P1、P2和P7主要经济性状GCA较高,优于对照高产组合出现次数较多,且群体P2和P7株高GCA表现较好,育种潜力较大。
    12  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技术选育自交系
    王宏伟; 史振声; 邢志远; 徐盛恩
    2007, 15(3):052-054.
    [摘要](886) [HTML](0) [PDF 0.00 Byte](1188)
    摘要:
    2003~2006年用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共获得254粒孤雌生殖一代(Pa1)种子。选取部分Pa1种子对根尖细胞和花粉母细胞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Pa1植株的根尖细胞主要为二倍体,非整倍体也占很大比例,为24.0%。在花粉母细胞中正常二倍体频率比根尖体细胞明显提高,并且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不能延续到花粉母细胞。细胞学分析结合田间鉴定、方差分析获得孤雌生殖纯系13个,经测配获得杂交组合5个,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13  丹玉(丹科)系列玉米杂交种的遗传基础分析
    岳辉; 陈晓旭; 徐晓辉
    2007, 15(3):055-058.
    [摘要](820) [HTML](0) [PDF 0.00 Byte](1319)
    摘要:
    通过对丹玉(丹科)系列玉米杂交种的分析得出,其遗传基础主要来源于旅大红骨、瑞德、P系统及兰卡斯特,四平头和外引血缘也有少量应用,遗传基础较广泛。不同年代的杂优模式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丹玉(丹科)系列玉米杂交种和自交系的育成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4  不同纯度玉米群体株高、光分布和产量的比较研究
    白鸥; 黄瑞冬
    2007, 15(3):059-061.
    [摘要](825) [HTML](0) [PDF 0.00 Byte](829)
    摘要:
    研究了不同纯度条件下沈农87品种玉米群体的田间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纯度与群体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处理间差异显著;随着纯度降低,株高整齐度下降,同一冠层高度透光率增加。产量与纯度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纯度每降低1%,产量下降0.6%~0.7%。
    15  高油玉米群体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含量近红外分析模型的构建
    张俊; 张义荣; 卢宝红; 宋秀芳; 宋同明; 李建生
    2007, 15(3):062-066.
    [摘要](1358) [HTML](0) [PDF 0.00 Byte](1717)
    摘要:
    以BHO高油玉米F2∶3家系为材料,应用主成分空间和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建立了测定高油玉米子粒的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近红外校正模型。预处理分别采用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及直线相减等方法,主成分维数分别为5、9、9。验证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油分、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校正模型的校正和预测效果最好,其校正决定系数(R2cal)分别为0.950、0.973、0.976,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cv)和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val)在0.918~0.948,各项误差(RMSEE、RMSECV、RMSEP)在0.305%~0.721%。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高油玉米完整子粒品质性状三成分模型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均较高,可以满足高油玉米群体大量样品无损品质分析的需要。
    16  不同类型玉米子粒灌浆特性分析
    张海艳; 董树亭; 高荣岐
    2007, 15(3):067-070.
    [摘要](1001) [HTML](0) [PDF 0.00 Byte](1284)
    摘要:
    以普通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和甜玉米为材料,用Logistic方程拟合子粒灌浆过程,分析一系列次级灌浆参数。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玉米粒重表现为普通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不同部位粒重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相关分析表明,玉米子粒最终粒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灌浆速率的大小,而不是灌浆持续时间的长短。
    17  不同质地土壤对高油玉米子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杨青华; 黄勇; 马二培; 刘媛媛; 李潮海
    2007, 15(3):071-074.
    [摘要](992) [HTML](0) [PDF 0.00 Byte](1265)
    摘要:
    在池栽条件下,以高油玉米HE-2为试验材料,采用Logistic方程对其子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探讨了年际间不同质地土壤条件下高油玉米子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质地土壤(砂土、粘土、壤土)间子粒灌浆持续时间(T)、最大灌浆速率到达时间(Tm)、K、最大灌浆速率(Vm)和平均灌浆速率(Va)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平均灌浆速率(Va)和灌浆持续时间(T)共同决定粒重的大小,其中灌浆持续时间(T)起主要作用。两年产量均表现为粘土>壤土>砂土。
    18  低温冷凉地区超高产春玉米群体生长分析研究
    陈传永; 董志强; 赵明; 张宾; 朱平
    2007, 15(3):075-079.
    [摘要](1131) [HTML](0) [PDF 0.00 Byte](1291)
    摘要:
    以“三合模式”为基础,从产量构成、光合性能、源库3方面对东北雨养玉米产区产量水平高于1.5×104 kg/hm2的不同密度玉米群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东北雨养地区玉米要获得高于1.5×104 kg /hm2的产量,须选择耐密性品种,密度介于80 000~87 000株/hm2,叶片光能持续期长,吐丝后光合势大于 2.87×106 m2/(d·hm2),叶面积比率与叶面积维持在合理水平,生育期平均净同化率大于5.21 g/(m2·d),营养生长时期相对生长率迅速,吐丝到灌浆期相对生长率稳定,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高于16 192.48 kg/hm2,转化率大于83.6%,经济系数维持在0.5左右。
    19  储存玉米膜脂过氧化指标的研究
    周显青; 张勇; 张玉荣
    2007, 15(3):080-083.
    [摘要](894) [HTML](0) [PDF 0.00 Byte](1182)
    摘要:
    对同一区域不同储存年限的玉米样品脂肪酸值和过氧化氢酶活力(CAT)、过氧化物酶活力(POD)、电导率、水溶性酸值4个膜脂过氧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用SPSS对所测定指标做敏感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电导率、过氧化物酶活力可以作为玉米储存品质指标。以GB/T20570-2006中规定的脂肪酸值为依据,推知当电导率小于15 μS/(g·cm)时,玉米宜存;当电导率介于15~18.5 μS/(g·cm)之间时,玉米轻度不宜存;当电导率大于18.5 μS/(g·cm)时;玉米不宜存。当过氧化物酶活力大于400 U时,玉米宜存;当过氧化物酶活力介于250~400 U之间时,玉米轻度不宜存;当过氧化物酶活力低于250 U,玉米不宜存。
    20  玉米弯孢菌毒素对寄主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唐树戈; 王芬; 高增贵; 庄敬华; 陈捷
    2007, 15(3):085-086.
    [摘要](865) [HTML](0) [PDF 0.00 Byte](878)
    摘要:
    实验以黄早四玉米幼苗为试材,研究玉米弯孢菌毒素对细胞质膜的伤害。结果表明,玉米叶片经过毒素一定时间的处理,在亲和组织中MDA的含量上升,细胞膜的透性增大。同时,这种破坏作用与毒素的浓度呈正相关,并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伤害指数和MDA都增大。
    21  低钾胁迫对玉米自交系苗期部分信号分子的影响
    刘延吉; 田晓艳; 曹敏建
    2007, 15(3):087-090.
    [摘要](838) [HTML](0) [PDF 0.00 Byte](1145)
    摘要:
    研究在低钾胁迫下玉米苗期胞间和胞内部分信号分子的改变。玉米自交系A(不耐低钾)和B(耐低钾),以1/2Hoagland溶液培养12 d后,转入3个不同钾离子浓度 (5 μmol/L,100 μmol/L,1 000 μmol/L)连续培养50 d,测定其胞间ABA,IAA,GA,ZR激素水平及胞内CaM含量、PMCa2+- ATPase和NADK激酶活性。结果表明:低钾条件下,ABA/GA、ABA/IAA、ABA/ZR比值上升;同时,耐性品种CaM含量增加;低钾诱导了PMCa2+- ATPase和NADK响应,耐性品种的PMCa2+-ATPase和NADK活性高于非耐性品种。低钾条件下, (耐低钾自交系B通过胞间ABA/GA、ABA/IAA、ABA/ZR比值变化,促进胞内CaM含量升高,导致下游PMCa2+-ATPase和NADK激酶活性升高),通过改变胞内Ca2+和NADP/NAD水平,适应低钾胁迫。
    22  铅和镉复合胁迫对玉米吸收铅特性及产量影响
    曹莹; 黄瑞冬; 王国骄; 燕雪飞; 孙备
    2007, 15(3):091-094.
    [摘要](1316) [HTML](0) [PDF 0.00 Byte](1570)
    摘要:
    盆栽条件下,以富友1号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铅、镉复合胁迫下,玉米对铅的吸收特性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污染条件下,铅在玉米体内分布的一般规律是根>下叶>茎>上叶>子粒,且植株根铅含量低于铅单因子污染。但在同浓度铅处理条件下,随土壤中投放镉浓度由0~40 mg/kg的增加,植株根铅含量呈升高趋势。从玉米的生育进程来看,玉米在3个生育时期内的铅含量分配特点是成熟期>拔节期>开花期。
    23  超高产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点的研究
    黄智鸿; 王思远; 包岩; 梁煊赫; 孙刚; 申林; 曹洋; 吴春胜
    2007, 15(3):095-098.
    [摘要](1329) [HTML](0) [PDF 0.00 Byte](1537)
    摘要:
    以4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了超高产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特点。结果表明:高的生物产量是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高产和超高产品种的物质生产优势表现在生育中期和后期,玉米植株个体干物质积累呈S形曲线变化;玉米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小喇叭口以前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片,之后转为茎、叶;散粉后,各器官干物质开始向子粒转移,高产品种子粒产量主要来源于生育后期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即成为光合产物的分配中心 ,并与抽雄后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且持续时间较长密切相关。
    24  玉米子粒灌浆速率的配合力分析
    闫淑琴; 苏俊; 李春霞; 龚士琛; 宋锡章; 李国良; 扈光辉; 王明泉
    2007, 15(3):099-102.
    [摘要](1045) [HTML](0) [PDF 0.00 Byte](1236)
    摘要:
    试验选用9份自交系,按格列芬双列杂交方法Ⅱ设计。对4个阶段灌浆速率配合力分析并结合产量对自交系和杂交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第Ⅰ、Ⅱ、Ⅲ、Ⅳ期灌浆速率的配合力自交系间有较大差异;同一自交系及同一自交系的不同杂交种4个时期的灌浆速率也有较大差异。HR705自交系4个阶段均较低;Mo17第Ⅰ、Ⅱ期较低,第Ⅲ、Ⅳ期较高;HR11前3期较高,第Ⅳ期较低;黄早四4期均高;HR304前两期较低,后两期较高;丹340Ⅰ期较低,其它3期均高;HR112 4期均高;K10第Ⅰ、Ⅱ期最高,Ⅲ、Ⅳ期较低;HR106的4期均较低。灌浆速率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其特殊配合力也较高,一般配合力低的自交系也有特殊配合力较高的组合出现,因此有必要重视特殊配合力。
    25  控制性交替灌溉对玉米生理生态及产量的影响
    李彩霞; 陈晓飞; 王铁良; 杨国范; 郑淑红; 王明霞
    2007, 15(3):103-106.
    [摘要](910) [HTML](0) [PDF 0.00 Byte](1353)
    摘要:
    控制性交替灌溉技术是一种新兴灌溉技术。本文采用蒸渗仪对沈阳地区潮棕壤土条件下的玉米在不同控制性交替灌溉处理下的生长发育、生理生态指标、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水分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当地条件的玉米优化控制性交替灌溉制度,为该技术在东北地区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6  攀西地区优质玉米品种正红211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谢冰; 柯永培; 袁继超; 石海春; 杨世民; 陈增; 段必康
    2007, 15(3):107-109.
    [摘要](490) [HTML](0) [PDF 0.00 Byte](988)
    摘要: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优质玉米正红211在攀西地区的产量、效益与种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的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正红211的产量、效益与4个栽培因素均呈二次凸函数关系,各栽培因素之间存在两两互作效应。通过频数分析法得出了产量≥12 000 kg/hm2的优化栽培模式。讨论了正红211高产高效的优化栽培方案。
    27  东北春玉米区耐老化膜常年覆盖种植模式研究初探
    初振东; 李少昆; 谢瑞芝; 王克如; 刘武仁; 郑金玉
    2007, 15(3):110-113.
    [摘要](822) [HTML](0) [PDF 0.00 Byte](1110)
    摘要:
    对东北地区春玉米耐老化膜常年覆盖种植及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种植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耐老化膜常年覆盖种植方式使生育期提前2~3 d;播种出苗阶段及苗期0~2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比均匀垄传统种植方式高1.15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增温效果明显,播种出苗阶段≥10℃积温较均匀垄传统种植方式高34.1℃·d;产量显著提高,较均匀垄传统种植方式高15.56%,达极显著水平。
    28  玉米苗期及萌芽期抗旱性评定方法筛选
    范翠丽; 陈景堂; 李育峰; 袁丁
    2007, 15(3):114-117.
    [摘要](923) [HTML](0) [PDF 0.00 Byte](1590)
    摘要:
    对河北省推广的5个玉米品种的F1、F2代及其自交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苗期试验对玉米进行抗旱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用不同的耐旱性鉴定方法对参试材料进行萌发期、苗期耐旱性鉴定,都得出完全相同的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所选用的评价方法都能较准确评价玉米的耐旱性,但不同方法的操作难易不同。在进行大批量样品的抗旱性鉴定时,可以利用PEG方法进行初步筛选,再利用水分胁迫进行苗期的进一步鉴定,并通过测定CAT活性对大量玉米进行耐旱性的鉴定,减少工作强度。
    29  甘肃省红粘土营养诊断与玉米平衡施肥研究
    崔云玲; 郭天文
    2007, 15(3):118-121.
    [摘要](1008) [HTML](0) [PDF 0.00 Byte](1077)
    摘要:
    温室盆栽与田间试验研究甘肃省临夏积石山红粘土营养状况。结果表明,盆栽红粘土缺N、P、K、S、Cu、Mn和Zn,未表现缺Mo;Fe和B元素充足。减N、P、K、S、Cu、Mn和Zn处理的作物相对产量分别为53.2%、39.5%、89.4%、84.4%、82.5%、83.5%和95.2%。土壤养分亏缺顺序为P>N>Cu>Mn>S>K>Zn;N、P和Zn肥为大田该红粘土主要限制因子,其次为S、Cu和K,土壤中不缺Mo,OPT中氮量适中。与OPT相比,减N、P、Zn和Cu玉米分别减产52.0%、21.2%、22.3%和17.3%,增加N用量产量降低8.4%。推荐施肥配方为N 210 kg/hm2、P2O5120 kg/hm2、K2O 60 kg/hm2、S 90 kg/hm2、Cu 3.75 kg/hm2和Zn 1.5 kg/hm2
    30  氮肥追施量和比例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田志刚; 刘志增; 田俊芹; 李林英; 曹治彦; 张耀辉
    2007, 15(3):122-126.
    [摘要](887) [HTML](0) [PDF 0.00 Byte](1226)
    摘要:
    2002~2004年采用邢抗6号为材料,进行了夏玉米追氮量和施用比例的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后第45天追纯N量150~337.5 kg/hm2的范围内产量差异不显著,最大效益的追纯N量为 225 kg/hm2;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氮肥分次施用较大喇叭口期一次施用增产极显著,追施比例以4∶6最佳,纯N追施量在157.5~315 kg/hm2的范围内产量差异不显著,最大效益纯N追施量为210 kg/hm2;氮肥追施量与施用比例互作效应不显著。
    31  荒漠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玉米生育期和产量对不同水肥处理的响应
    潘颜霞; 王新平; 张志山
    2007, 15(3):127-129.
    [摘要](1100) [HTML](0) [PDF 0.00 Byte](1142)
    摘要:
    采用二因子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灌溉和N肥用量对玉米生育期、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的沙坡头绿洲农田生态系统中,水分是影响玉米生长的首要因素,在一定的灌溉范围内,灌水量的增加能促使玉米生育期提前、生物量和产量增加;N肥对玉米性状的影响较灌溉处于次要地位,但是在一定的灌溉条件下,N肥对玉米的生长仍然起重要作用,大喇叭口期追肥的作用最为显著。
    32  深松土壤病原真菌数量分布对玉米病害发生趋势的影响
    宋淑云; 晋齐鸣; 张伟; 李红; 沙洪林; 苏前富; 王立新; 隋晶
    2007, 15(3):130-132.
    [摘要](834) [HTML](0) [PDF 0.00 Byte](1194)
    摘要:
    取玉米深松田10~40 cm 4个土层深度的土样,分析玉米病原菌变化对玉米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田土壤中的玉米致病菌、非致病菌和有益菌数量较常规耕作农田有大幅度增加。玉米病原菌数量在耕层中呈上下两层少中间多的纵向分布趋势。深松年限越长,致病菌数量越多,使玉米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增幅在23.0%~36.8%。
    33  玉米杂交种抗灰斑病鉴定与评价
    董怀玉; 姜钰; 王丽娟; 徐秀德; 刘丽云
    2007, 15(3):133-135.
    [摘要](1195) [HTML](0) [PDF 0.00 Byte](1211)
    摘要:
    对目前国内各玉米产区应用的191份玉米杂交种,应用人工注射接种的方法进行抗灰斑病(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 & Daiels)鉴定与评价,筛选出对灰斑病表现1级高抗(HR)的杂交种3份、3级抗病(R)的杂交种43份和5级中抗(MR)的杂交种68份。在玉米产区多数杂交种表现为中等抗病或感病,表现高抗的玉米杂交种较少。
    34  玉米苗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
    刘春元; 邢小萍; 李洪连; 吴建宇; 赵利
    2007, 15(3):136-140.
    [摘要](1060) [HTML](0) [PDF 0.00 Byte](1235)
    摘要:
    对引起玉米苗枯病的主要致病菌-串珠镰刀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药剂的初步筛选。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5~30℃,最适温度为30℃;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菌丝生长的pH值适宜范围在6.5~12,以pH 7.5时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该菌在PDA、YA和PS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率较快。病菌对麦芽糖、葡萄糖和对牛肉膏的利用好于其它碳源和氮源。供试的7种药剂中2.5%适乐时对玉米苗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盆栽防效试验以2.5%适乐时1∶350包衣效果最好。
    35  玉米杂交种对4种病害的兼抗性鉴定初报
    田雪亮; 赵洪勋; 陈锡岭
    2007, 15(3):141-143.
    [摘要](579) [HTML](0) [PDF 0.00 Byte](1085)
    摘要:
    对豫北地区广泛种植的21个玉米杂交品种进行了玉米苗枯病、玉米弯孢叶斑病、玉米小斑病和玉米黑粉病的兼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能兼抗3种以上玉米病害的品种为金海5号、郑单21、豫玉29、农大108、3138、金海702、郑单958,上述品种建议在生产上推广。
    36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研究回顾与展望
    苏俊
    2007, 15(3):144-146.
    [摘要](1154) [HTML](0) [PDF 0.00 Byte](1159)
    摘要:
    系统阐述了黑龙江省玉米育种五十年在农家品种、综合种、品种间杂交种的鉴选与应用。讨论了杂交种的选育和应用、自交系的选育和基础材料的创造、基础理论研究、专用玉米育种方面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回顾了育种目标的变化发展、育种技术方法的变化与进步、杂交种的选育推广、种质创新与自交系的选育取得的重要成就,对黑龙江省玉米育种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37  鲜食糯玉米育种生产进展与特点探讨
    蔡治荣; 张胜恒; 杨华; 易红华; 徐红智; 柯剑鸿
    2007, 15(3):147-149.
    [摘要](895) [HTML](0) [PDF 0.00 Byte](1103)
    摘要:
    简述了糯玉米育种生产进展情况,结合重庆糯玉米育种研究探讨了糯玉米育种特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38  甜玉米粒物理性质及其皮渣超细粉碎的研究
    吴红霞; 万燕君; 张裕中
    2007, 15(3):150-152.
    [摘要](780) [HTML](0) [PDF 0.00 Byte](1182)
    摘要:
    分析了甜玉米粒的相关物理属性如球度、千粒重、体积密度、真密度、孔隙率、自由沉降速度等,对甜玉米粒的表皮特性进行了研究,为深入研究玉米工业皮渣超细粉碎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