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15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玉米的起源与演化
    唐祈林; 荣廷昭
    2007, 15(4):001-005.
    [摘要](3118) [HTML](0) [PDF 0.00 Byte](5078)
    摘要:
    “玉米的祖先是谁”至今是一个富于争论的科学难题。经过几个世纪的探索与研究,产生了许多有关玉米起源与演化的理论假说。对几个影响较大的玉米起源与演化理论假说包括有稃野生玉米起源假说、共同起源假说、三成分起源假说、大刍草直向进化起源假说、大刍草异常突变起源假说、摩擦禾—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起源假说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作一概述,并对各个理论假说存在的问题及其合理性解释作简单评述。
    2  强优势玉米杂交种雌穗均一化cDNA文库的构建与鉴定
    崔东辉; 张登峰; 贾冠清; 李波; 贺岩; 王守才
    2007, 15(4):006-008.
    [摘要](882) [HTML](0) [PDF 0.00 Byte](2087)
    摘要:
    以强优势玉米杂交种豫玉22发育时期的雌穗为材料构建cDNA文库,为进一步研究和分离杂种优势相关基因构建技术平台。选择玉米雌穗发育过程中的4个时期(生长锥伸长、小穗分化、小花分化和花丝始伸期)的雌穗组织分别构建了4个定向cDNA文库,依据基因组DNA饱和杂交的原理,将从4个独立的cDNA文库中提取的质粒混合,通过基因组DNA亲和体系饱和杂交,获得雌穗全发育时期均一化cDNA文库。该文库平均插入片段1.3kb,含有3×104个克隆。对文库中随机的150个克隆进行测序,81.6%的序列为非冗余序列,11.2%的序列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拷贝,并且主要来自多基因家族转录本,说明此文库的均一化有效。对测序结果进行功能聚类分析,发现文库序列涉及水解酶、转移酶、核苷酸结合蛋白、蛋白激酶、转录因子等基因,涉及环境应答、蛋白代谢、物质转运、个体发育等多个生化途径,说明该均一化文库基因覆盖度较高。该文库还包含有大量的未知基因,有待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
    3  玉米杂交种母本自交系的SSR快速鉴定技术
    王春喜; 李新海; 郝转芳; 李晓辉; 曲延英; 张世煌
    2007, 15(4):009-012.
    [摘要](629) [HTML](0) [PDF 0.00 Byte](853)
    摘要:
    实验以10个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的正反杂交组合为材料,分别提取杂交组合果皮、种胚以及母本自交系植株叶片的DNA。每一个正反交组合选取10对多态性SSR引物,对正交组合的母本、正交组合果皮、反交组合母本、反交组合果皮和杂交种F1种胚的DNA进行扩增。数据分析显示,97.5%杂交组合果皮的SSR标记带型呈纯合单一带型,与其母本相同;有2.5%杂交组合果皮DNA扩增出双带型,与杂交种胚相同。根据重复分析结果推测,这可能与母本自交系在某些位点处于杂合状态有关。研究结果表明:采用SSR标记分析玉米杂交组合F1果皮DNA,可以快速鉴定出母本自交系的DNA指纹特征。
    4  不同玉米品种的品质、产量差异及机理研究
    李建奇
    2007, 15(4):013-017.
    [摘要](1329) [HTML](0) [PDF 0.00 Byte](1271)
    摘要:
    研究了不同品种对玉米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子粒品质之间的差异更多的表现为品种的遗传特性。根系分布影响品种间土壤水分、养分的吸收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增长,直接影响光合产物的积累;植株将吸收、贮存的N、P在灌浆期输送到子粒的比例品种间存在差异,是子粒蛋白含量产生差异的生理基础;品种的灌浆特性影响玉米子粒及其品质的形成。
    5  欧洲玉米种质BC8241Ht衍生系及其杂交种的系谱分析
    霍仕平; 晏庆九; 张兴端; 余志江; 张健; 向振凡; 张芳魁; 陈克富
    2007, 15(4):018-021.
    [摘要](788) [HTML](0) [PDF 0.00 Byte](1085)
    摘要:
    BC8241Ht是1973年从前南斯拉夫引进的含欧洲玉米种质资源的杂交种,经过一系列遗传改良后,已衍生出8个成型自交系,并组配出了17个杂交种(组合)。分析发现,以BC8241Ht种质为主线对其实施的一系列改良步骤行之有效,衍生出来的系列自交系在利用上主要有4种模式:①直选系及其与墨改种质改良系×Lan.种质改良系;②直选系及其与墨改种质改良系×西南地方种质改良系;③直选系及其与墨改种质改良系×旅大红骨种质改良系;④BC8241Ht种质与墨改种质改良系×Reid种质改良系。
    6  导入大刍草基因改良玉米子粒饲用品质的分析
    赖麟
    2007, 15(4):022-024.
    [摘要](928) [HTML](0) [PDF 0.00 Byte](770)
    摘要:
    用1年生墨西哥大刍草与人工合成的玉米G综合种进行远缘杂交,将其分离的6个稳定自交系和玉米亲本G综合种的5个品质性状进行对比分析。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导入大刍草优良品质基因对于改良玉米品系的粗纤维、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可消化总养分品质性状有显著的提高效应,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通过5个品质性状的多元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可消化总养分与另4个品质构成性状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回归关系。用可消化总养分作为饲用玉米品质评价的综合指标有利于选育出高品质的饲用玉米优良品种。
    7  野生资源DNA导入玉米自交系创造新种质
    安颖蔚; 杨立国; 汪由; 王金艳; 张宝石
    2007, 15(4):025-027.
    [摘要](819) [HTML](0) [PDF 0.00 Byte](804)
    摘要:
    采用玉米开苞导入技术通过花粉管通道将野生资源摩擦禾的总DNA导入玉米自交系8089-2中。通过对转基因D1代和D2代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发现生育期、株高、穗长、角质率等性状都发生了变异,变异率较大,并用原位杂交技术进行了验证。讨论了后代性状变异。
    8  CIMMYT玉米群体Pob101的改良与利用研究
    金益; 王振华; 董玲; 曹士亮; 于天江; 张林
    2007, 15(4):028-033.
    [摘要](920) [HTML](0) [PDF 0.00 Byte](895)
    摘要:
    外来种质的引进与利用是解决我国玉米育种种质资源狭窄的重要途径。通过平均数、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研究CIMMYT极早熟群体Pob101生态适应性的改良效果及其与我国主要种质的杂种优势关系。分析表明,群体产量平均每轮增益5.69%,生育期平均每轮下降3.8 d,散粉期平均每轮下降1.3 d,抽丝期平均每轮下降1.8 d,穗位高和株高每轮下降10.33 cm和5.37 cm。与5个测验种的测交组合产量平均每轮增益4.02%,配合力和杂种优势都有所提高。Pob101群体与掖478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可以将掖478导入群体Pob101以改良其产量性状。
    9  黑龙江省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种质基础的研究
    董炳友; 孙平; 李立申; 王立忠; 高树仁; 杨克军
    2007, 15(4):034-036.
    [摘要](978) [HTML](0) [PDF 0.00 Byte](1001)
    摘要:
    对黑龙江省1995~2006年间每年种植面积较大的各生育期玉米品种(累积面积占总面积90%以上)种质基础分析表明,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的种质资源数量较多,来源复杂,但是亲缘关系相对狭窄,遗传基础贫乏。早、晚熟期品种的育种材料表现更为突出;生产上应用品种的种质资源主要集中于Lancaster群,明显存在遗传脆弱性。
    10  玉米基因组重复序列的研究进展
    韩永华; 宋运淳; 金危危
    2007, 15(4):037-040.
    [摘要](1118) [HTML](0) [PDF 0.00 Byte](2439)
    摘要:
    玉米基因组中大部分是重复序列。重复序列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串联重复序列,另一种为散在重复序列。串联重复序列主要分布在染色质纽、核仁组织区、着丝粒和端粒区域,还有一些短的串联重复序列随机分布于基因组中。散在重复序列主要是可转移因子,可转移因子分为转座子和返座子两种类型。文中综述了玉米基因组中各种重复序列的研究进展。
    11  西南及四川区试玉米组合主要性状分析及育种对策探讨
    陈发波; 杨克诚; 荣廷昭; 潘光堂
    2007, 15(4):041-045.
    [摘要](1017) [HTML](0) [PDF 0.00 Byte](956)
    摘要:
    对2005年西南及四川区试玉米组合主要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共有17个组合的小区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川单13,高产组合的株高、穗位高、穗长、行粒数、子粒深度、穗行数和出籽率与对照品种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除穗长和行粒数与单株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外,其余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均未达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穗长、穗行数、子粒深度、行粒数、株高、穗位高和出籽率,其中穗长和穗行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变异系数分析表明,高产组合间各性状变异都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玉米突破性高产育种应加强种质的创新与改良,注重穗长、穗行数、子粒深度、行粒数和出籽率的选择,并把遗传改良的重点放在穗长上。
    12  玉米螟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几丁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马德良; 李启云; 徐文静; 杜茜; 赵洪锟; 董英山; 谭云峰; 杨信东
    2007, 15(4):046-048.
    [摘要](809) [HTML](0) [PDF 0.00 Byte](898)
    摘要:
    球孢白僵菌是最常见的昆虫病原真菌之一,已成功应用于玉米螟和松毛虫等害虫的生物防治。球孢白僵菌主要通过分泌多种胞外水解酶降解昆虫体壁侵入寄主,其分泌的水解酶主要包括蛋白酶、几丁质酶、脂酶等。本研究从玉米螟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中分离到一个几丁质酶基因BbChitI,该基因的编码区包含1047bp,编码了34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与来源于小菜蛾虫生真菌的白僵菌几丁质酶的同源性高达99%,与来源于木霉菌的几丁质酶的同源性达到82%。
    13  6叶期秋水仙素注射处理玉米单倍体的加倍效果研究
    魏俊杰; 张晓丽; 陈梅香; 刘志增; 祝丽英
    2007, 15(4):049-051.
    [摘要](772) [HTML](0) [PDF 0.00 Byte](1063)
    摘要:
    以孤雌生殖诱导系高诱1号诱导的单倍体植株为材料,在6叶期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配以二甲基亚砜(DMSO)注射处理茎尖生长点,对单倍体植株进行人工加倍,并对不同处理效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从不同基因型的材料中诱导出的单倍体的加倍都是有效的,且不同基因型材料间有显著差异;0.5%浓度的秋水仙素的处理效果最好,加倍率与对照有了明显的提高。
    14  玉米正反交杂交种F1主要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王天宇; 祝云芳; 陈华璋; 陈泽辉
    2007, 15(4):052-055.
    [摘要](1449) [HTML](0) [PDF 0.00 Byte](2381)
    摘要:
    通过对4个不同玉米自交系正反交组配的10个杂交组合,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并对不同组合的F1的不同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品种间的差异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每个组合的正反交种子在大多数性状上差异不明显,这说明细胞核的遗传占主导地位,造成正反交差异的细胞质遗传所在比例较小。但每个组合的正反交组合均有差异明显的性状,同时每一性状均有正反交差异明显的组合,这说明细胞质的遗传在玉米性状表现起一定的作用。
    15  利用单倍体诱导系选育玉米自交系研究
    谭静; 徐春霞; 陈洪梅; 罗黎明
    2007, 15(4):056-058.
    [摘要](1245) [HTML](0) [PDF 0.00 Byte](1259)
    摘要:
    利用单倍体诱导系选育玉米自交系可大大提高选育效率。本文回顾了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选育现状,利用单倍体诱导系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基本程序。为加强单倍体诱导系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提高单倍体诱导率,建立一套高效的单倍体加倍方法、揭示单倍体诱导系诱导性状的遗传规律和诱导机制以及建立一套简便易行的鉴别单倍体和双倍体的技术是目前极需解决的问题。单倍体诱导系已在玉米育种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我国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并尽快应用于实践。
    16  外源DNA花粉管通道途径导入机理研究进展
    刘芳; 袁鹰; 高树仁; 刘红军; 李晓辉
    2007, 15(4):059-062.
    [摘要](857) [HTML](0) [PDF 0.00 Byte](822)
    摘要:
    花粉管通道法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将基因工程和常规育种相结合,是一种颇具特色的转基因技术。详细地回顾了在花粉管通道技术转化机理研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花粉管通道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17  玉米转基因育种回顾
    武淑香; 李晓辉; 殷奎德; 刘德璞
    2007, 15(4):063-066.
    [摘要](1224) [HTML](0) [PDF 0.00 Byte](1597)
    摘要:
    自从1990年首次获得可育的玉米转化体以来,转基因玉米研究与产业化取得飞速发展。应用转基因技术培育了一批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抗逆、优质的转基因材料,转基因玉米生产已实现产业化。本文就近年来玉米转基因研究在转化技术体系、影响因素、筛选、鉴定等方面的进展做一概述,并就有关问题提出建议。
    18  玉米自交系丹1324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刘春增; 关国志; 郭永才; 鲁宝良; 刘日尊; 赵文媛; 谢志涛
    2007, 15(4):067-070.
    [摘要](694) [HTML](0) [PDF 0.00 Byte](920)
    摘要:
    丹1324玉米自交系于1985年以NN14BHt2为抗源亲本、以Mo17为轮回亲本组建的材料,经过Ht2基因定向回交转育技术、基因诱变技术、不育节养增产技术和田间扩大选择群体与轮回选择等方法选育而成,使多个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体并使其遗传性得以稳定。丹1324玉米自交系为玉米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及应用研究。
    19  高抗丝黑穗病玉米杂交种鲁单6006的选育研究
    刘铁山; 高新学; 张成华; 董瑞; 刘强; 叶金才; 郭庆法
    2007, 15(4):071-074.
    [摘要](1380) [HTML](0) [PDF 0.00 Byte](1134)
    摘要:
    对78599选系进行系统内改良,选育出优良自交系鲁系3999,并以鲁系3999与招835杂交育成了玉米杂交种鲁单6006。鲁单6006具有抗倒、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宜我国东华北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20  不同密度玉米种皮形态建成及胚乳淀粉粒超微结构差异
    王庆成; 刘霞; 李宗新; 刘开昌; 张慧
    2007, 15(4):075-078.
    [摘要](1065) [HTML](0) [PDF 0.00 Byte](1184)
    摘要:
    试验以鲁单981为材料,研究了30000 株/hm2(低密度)和90000 株/hm2(高密度)种植密度下,玉米种皮的形态及胚乳淀粉粒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随着子粒的发育,内珠被中的细胞质首先作为营养物质被吸收、解体,形成类似珠被绒毡层的黑层。黑层退化消失的同时,子房壁细胞也离散解体,最终使子房壁和内珠被愈合在一起形成种皮。授粉后10~15 d是胚乳淀粉粒发育的质变时期;授粉后20~25 d是淀粉粒发育的量变时期。高密度处理的种皮细胞总层数约占低密度处理的1/2,但其各层细胞中的内容物相对较多,种皮形态建成的速度较慢。授粉后10~20 d,高密度处理的胚乳淀粉粒明显比低密度处理大且多;而授粉后25 d表现相反。玉米胚乳淀粉粒的剖面面积多数集中在0.28~0.56 μm2,约占24.8%,剖面面积大于2.52 μm2的淀粉粒仅占5.2%。
    21  低钾胁迫对玉米自交系苗期叶绿体结构及光合响应影响
    田晓艳; 刘延吉; 曹敏建
    2007, 15(4):079-082.
    [摘要](860) [HTML](0) [PDF 0.00 Byte](989)
    摘要:
    研究低钾胁迫对玉米苗期叶绿体结构及光合响应的影响。玉米自交系种子A(不耐低钾)和B(耐低钾)以3个不同钾离子浓度(5 μmol/L,100 μmol/L,1 000 μmol/L)进行液体培养,连续培养50天。测定其叶绿体形态结构,光强、CO2、温度对光合响应曲线。低钾处理初期,B叶绿体基粒数多于A,并且片层密度加厚;低钾处理后期,B与A叶绿体结构与形态趋向一致。B的CO2饱和点上升、光饱和点上升,CO2同化能力增加及光能利用率、温度效应增加。低钾胁迫时, 耐低钾自交系B通过叶绿体基粒数增多,净光合速率升高,CO2饱和点、光饱和点上升,CO2同化能力及光能利用率、温度效应增加,提高其光合作用,从而适应低钾胁迫。
    22  低温下外源水杨酸对玉米幼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张富平; 张蕊
    2007, 15(4):083-085.
    [摘要](1322) [HTML](0) [PDF 0.00 Byte](899)
    摘要:
    0.5 mmol/L水杨酸(SA)预处理玉米幼苗降低了低温胁迫期间玉米幼苗体内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阴离子(O2-. )的产生速率。酶活性分析表明,SA预处理后玉米幼苗在低温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低温对照高。常温下用0.5 mmol/L SA预处理玉米幼苗,提高了保护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了玉米幼苗的抗寒性。
    23  高直链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子粒发育过程中与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比较
    高珍妮; 王汉宁
    2007, 15(4):086-088.
    [摘要](1074) [HTML](0) [PDF 0.00 Byte](1037)
    摘要:
    对高直链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子粒发育过程中与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直链淀粉玉米子粒发育过程中,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高于普通玉米,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低于普通玉米。高直链淀粉玉米总淀粉积累量少、直链淀粉比例大是SSS、GBSS和SBE综合作用的结果。
    24  钙在糖调控玉米抗茎基腐病防御反应中的作用
    高增贵; 余朝阁; 陈捷; 庄敬华
    2007, 15(4):089-092.
    [摘要](854) [HTML](0) [PDF 0.00 Byte](1270)
    摘要:
    在玉米与茎腐病菌-肿囊腐霉菌互作中,外源补充钙离子显著提高了感病玉米品种茎部可溶性糖含量和防御酶系活性;减钙处理则显著降低抗病品种茎部可溶性糖含量和防御酶系的活性。同时,可溶性糖含量与玉米防御酶系活性也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钙离子和可溶性糖在玉米与病菌互作中,协同调节寄主的防御反应。
    25  浸提法测定玉米叶绿素含量的改进
    明华; 胡春胜; 张玉铭; 程一松
    2007, 15(4):093-095.
    [摘要](1180) [HTML](0) [PDF 0.00 Byte](1618)
    摘要:
    以玉米叶片为试材,研究了8种不同有机溶剂浸提液提取叶绿素的效率及低温冷冻对叶绿素提取的影响。试验中采用叶绿素仪先预叶片;冷冻—高温快速浸提试验,采用先称取样品,后冷冻方式。结果表明:室温(25℃)下,浸提法要优于研磨法,混合液浸提叶绿素比单独用丙酮或乙醇浸提快,其中丙酮∶乙醇=2∶1的浸提液浸提速度快而稳,是试验中最佳的叶绿素提取方法。最佳浸提时间在浸提16 h时。叶片冷冻处理后,快速浸提能够缩短叶绿素浸提时间。由于受光照、高温的影响,测定值普遍较低。
    26  储存玉米生理指标的研究
    周显青; 张玉荣; 张勇
    2007, 15(4):096-099.
    [摘要](1079) [HTML](0) [PDF 0.00 Byte](1185)
    摘要:
    对同一区域不同储存年限玉米样品的生活力、发芽率、呼吸强度3个生理指标及脂肪酸值进行了测定,并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作了差异显著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储存0~3年的玉米发芽率、呼吸强度、脂肪酸值各自间都呈显著性差异,除储存2、3年玉米的生活力无显著差异外,其它储存年限的生活力间呈显著性差异。储存时间和生活力、发芽率、呼吸强度、脂肪酸值分别呈极显著相关性;发芽率分别与生活力、呼吸强度、脂肪酸值呈极显著相关性;生活力、呼吸强度、脂肪酸值两两间呈显著相关性。
    27  密度压力下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谢振江; 李明顺; 李新海; 张世煌
    2007, 15(4):100-104.
    [摘要](922) [HTML](0) [PDF 0.00 Byte](1056)
    摘要:
    对近40年25个玉米杂交种的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逐步回归、通径分析和偏向关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密度下其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个密度下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不同。在低密度下,千粒重>病株率>行粒数>穗行数>穗位高>空秆率;在中密度下,千粒重>株高>行粒数>空秆率>倒伏率>穗行数>出籽率;在高密度下,千粒重>空秆率>穗位高>行粒数>倒伏率>穗行数>出籽率。在华北地区玉米杂交种选育中, 主攻方向是选育千粒重高、耐密、抗倒伏的品种。在保持株高、穗位高、生育期等性状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应重点强调在高密度压力下对倒伏株率和空秆率的选择,优先考虑千粒重的增加,其次是行粒数的增加。
    28  不同密度处理下玉米根系干重空间分布动态的研究
    管建慧; 郭新宇; 刘洋; 刘克礼; 王纪华; 郭小东
    2007, 15(4):105-108.
    [摘要](916) [HTML](0) [PDF 0.00 Byte](2223)
    摘要:
    采用根钻挖掘法对不同密度处理下玉米根系干重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下,各取样点0~100 cm土层内根系干重在整个生育期内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灌浆期前后。在1/2行距处随着密度的增加,根系干重呈增加趋势变化;在1/2株距处,中密和高密处理差异较小,但显著大于低密。在1/4行距处,根系干重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根系达到干重最大值后的下降过程均以高密处理的下降速度最快。不同取样点根系干重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情况为在大喇叭口期以前,根系干重最大值出现在10~20 cm的土层内,而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根系干重迅速下降;大喇叭口期以后根系干重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呈负指数曲线趋势变化。密度对不同取样点根系干重影响主要表现在0~40 cm土层内1/2行距处拔节期各密度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小喇叭口期到灌浆期表现为高密>中密>低密;成熟期表现为中密>高密>低密。1/4行距处大喇叭口期以前各密度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从吐丝期到成熟期,中密和低密处理各土层的根重差异不明显,但均较高密处理的大。1/2株距处在大口期以前中密处理和高密处理各土层的根重无明显差异,但均较低密处理高,吐丝期以后各土层的根重则以中密处理最大,高密次之,低密最小。
    29  垄作覆盖对夏玉米产量及生长相关生理参数的影响
    王同朝; 卫丽; 王燕; 王俊忠
    2007, 15(4):109-113.
    [摘要](1055) [HTML](0) [PDF 0.00 Byte](1620)
    摘要:
    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雨养旱农区,研究垄作、平作、垄作覆盖、平作覆盖4种处理对夏玉米产量及其生长相关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覆盖增加叶面积指数,延缓后期叶片衰老,茎基部伤流量增加,有利于叶片维持较高的∮PSⅡ活性和光化学最大效率(FV/FM),提高耐光抑制力。生育后期FV/FO、FV/FM、∮PSⅡ和qP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且垄作覆盖>平作覆盖>垄作>平作。垄作覆盖促进光合产物积累与合理分配,提高灌浆强度,延长灌浆时间。平作覆盖、垄作、垄作覆盖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14.11%、12.15%和22.38%。
    30  栽培措施对粮饲兼用玉米品种鲜草产量的影响
    李立军; 刘景辉; 焦立新; 刘瑞芳; 纪春香; 敖立琴
    2007, 15(4):114-118.
    [摘要](440) [HTML](0) [PDF 0.00 Byte](899)
    摘要:
    采用3因素最优饱和设计,研究了氮肥、磷肥与种植密度3因素对不同收获时期粮饲兼用玉米鲜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与密度对饲用玉米鲜草产量的影响因收获期而异,但均以N的作用居于首位。灌浆至乳熟期收获,整株鲜草产量(秸秆+果穗)较高;收获期推迟,必须相应增大施肥量、减小密度,才能获得较高的鲜草产量。以密度、施氮量、施磷量3项栽培措施为决策变量,以鲜草产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呼和浩特地区饲用玉米主要农艺栽培措施与产量关系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通过产量频数寻优,定量化地提出了粮饲兼用玉米实现高产的栽培措施优化组合方案,可为呼和浩特地区饲用玉米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31  渗水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徐澜; 安伟; 郝建平
    2007, 15(4):119-122.
    [摘要](970) [HTML](0) [PDF 0.00 Byte](800)
    摘要:
    试验采用渗水地膜对玉米进行覆盖研究。结果表明,渗水地膜覆盖促进了玉米个体发育,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强,群体光合作用增加,干物质积累增加;渗水地膜覆盖玉米最大单叶面积占单株总叶面积的比例大于其他处理,这种株型有利于子粒产量的增加。
    32  收获期对寒地青贮玉米营养价值的影响
    张亚龙
    2007, 15(4):123-124.
    [摘要](906) [HTML](0) [PDF 0.00 Byte](1242)
    摘要:
    以青贮玉米龙辐单208为材料,研究了寒地不同收割期对青贮玉米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收获期推后,青贮玉米全株粗蛋白、粗纤维含量呈递减趋势,粗脂肪变化规律不明显。北方寒地青贮玉米适宜收获期为授粉后40~50 d。
    33  春玉米一次性施肥效果研究
    高强; 李德忠; 汪娟娟; 白百一; 黄立华
    2007, 15(4):125-128.
    [摘要](1061) [HTML](0) [PDF 0.00 Byte](1026)
    摘要:
    2004~2005年在吉林省不同类型土壤上,通过110个田间试验对玉米一次性施肥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吉林省5种主要土壤上玉米一次性施肥产量明显低于推荐施肥产量。干旱年份风沙土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明显减产。黑土一次性施肥效果年际间不稳定,干旱年份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有30%田块平产,70%田块减产;在湿润年份仅有31.2%田块减产。白浆土、冲积土两年间一次性施肥与农民习惯施肥分别有20%~27.2%和12.5%~25%的田块增产,减产的田块分别占到46.7%~59.1%和50%~62.5%。黑钙土干旱年份增产的田块只有9.52%,有71.4%的田块减产,集中在淡黑钙土区。两年试验说明,在吉林省的风沙土、淡黑钙土区不适宜采用玉米一次性施肥;在黑土、白浆土、冲积土区的高肥力土壤可以短期适当采用一次性施肥,中低肥力土壤尽量不要采用。
    34  玉米茎腐病研究现状与防治对策
    吴海燕; 孙淑荣; 范作伟; 刘春光; 杨天宇; 朱景辉
    2007, 15(4):129-132.
    [摘要](938) [HTML](0) [PDF 0.00 Byte](1231)
    摘要:
    论述了玉米茎腐病的优势病原菌、发病规律及其防治对策,阐明了玉米茎腐病的侵染机制是腐霉菌在高温条件下主要的初侵染原,而镰刀菌因其超强的定殖能力而进行二次侵染,两种病原菌侵染致病的主要活性物质为糖蛋白毒素。筛选功能菌株研制生防制剂和采取农业综合栽培措施将成为取代化学药剂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
    35  玉米丝黑穗病菌DNA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贺字典; 陈捷; 高增贵; 庄敬华; 高玉峰
    2007, 15(4):133-136.
    [摘要](540) [HTML](0) [PDF 0.00 Byte](1180)
    摘要:
    从169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9个单引物和3个双引物,利用这些引物对玉米丝黑穗病菌进行了RAPD遗传多态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将24个菌株划分为3个致病类型:菌株03-12、03-13、03-01、03-02、03-03、03-11、03-04、03-16、03-07、03-08和03-14聚为一类;03-18、03-20、03-17、03-26、03-29、03-27、03-23、03-25、03-28聚为一类;03-21、03-22、03-15和03-10聚为一类。表明玉米丝黑穗病菌菌株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态性和遗传分化,分化与菌株地域来源关系不大。
    36  辽宁省玉米育种的现状、发展方向与对策
    王延波; 金君; 吴玉群; 石清琢
    2007, 15(4):137-139.
    [摘要](1115) [HTML](0) [PDF 0.00 Byte](1245)
    摘要:
    阐述了辽宁省玉米育种现状,包括种质基础、杂种优势模式、审定品种应用情况和玉米育种的基础研究等,提出了辽宁省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和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
    37  高直链淀粉玉米研究进展
    乔光明; 贾举庆; 丁建旭; 李忠诚
    2007, 15(4):140-142.
    [摘要](1138) [HTML](0) [PDF 0.00 Byte](4245)
    摘要:
    介绍了高直链淀粉玉米研究的发起,综述了育种和生产等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目前高直链淀粉玉米在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高直链淀粉玉米的思路;展望了高直链淀粉玉米的发展前景。
    38  东北早熟春玉米区玉米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杨国航; 孙世贤; 张春原; 刘春阁; 赵久然
    2007, 15(4):143-145.
    [摘要](956) [HTML](0) [PDF 0.00 Byte](1051)
    摘要:
    对东北早熟区玉米生产和科研现状、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和阐述。
    39  图像处理技术在玉米株型上的应用研究
    梁淑敏; 杨锦忠
    2007, 15(4):146-148.
    [摘要](870) [HTML](0) [PDF 0.00 Byte](1206)
    摘要: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对整株玉米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取图像特征,建立其与实测数据的数学模型,应用所建模型可以找到玉米图像特征值与植株株型的一些农艺性状的定量化联系,为传统田间试验提供了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并为探索实行精确化农业寻找思路。
    40  我国青贮玉米的发展、育种现状及育种目标
    贾恩吉; 何文安; 邓少华; 胡文诃
    2007, 15(4):149-150.
    [摘要](700) [HTML](0) [PDF 0.00 Byte](1083)
    摘要:
    概述了我国青贮玉米的发展和育种现状,提出了近期我国青贮玉米的育种目标。
    41  安哥拉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刘志芳; 吴宇锦
    2007, 15(4):151-152.
    [摘要](1189) [HTML](0) [PDF 0.00 Byte](970)
    摘要:
    通过对实地考察结果和相关资料的研究,分析安哥拉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玉米种植业的发展前景及主要对策。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