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15卷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育种现状及创新
    郭庆法; 高新学; 刘强; 刘铁山; 张成华; 董瑞; 叶金才
    2007, 15(6):001-004.
    [摘要](1261) [HTML](0) [PDF 0.00 Byte](1476)
    摘要:
    黄淮海夏玉米产区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30%以上,生产上用的主栽品种较少,种质基础狭窄,抗风险能力较弱。解决的关键是在加强育种技术创新和种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出能够支撑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新自交系和杂交种。
    2  玉米Mutator转座子
    王益军; 徐明良; 邓德祥; 卞云龙
    2007, 15(6):005-009.
    [摘要](1967) [HTML](0) [PDF 0.00 Byte](2587)
    摘要:
    Mutator转座子因其拷贝数高、正向突变频率高、倾向于插入低拷贝的DNA序列等独特的遗传特性,已成为基因组学研究中重要的诱变剂之一。本文对Mutator转座子的发现、Mutator家族的分类、Mutator转座子的特性、Mutator元件的表观调控、Mutator转座子标签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综述。对Mutator系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3  TP-M13-SSR技术及其在玉米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刘志斋; 王天宇; 黎裕
    2007, 15(6):010-015.
    [摘要](763) [HTML](0) [PDF 0.00 Byte](827)
    摘要:
    遗传多样性分析是种质资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研究群体通常都较大,简便可靠的高通量分析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概述了在SSR扩增产物检测过程中的一种基于荧光测序技术的高通量低成本分析技术体系TP-M13-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 with tailed primer M13)的发展历程、反应原理和应用,并比较了它与普通银染、琼脂糖检测以及常规荧光检测体系在SSR扩增产物检测上的优劣,讨论了该技术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4  利用ISSR标记鉴别玉米品种的初步研究
    景建洲; 李东亮; 张勇; 陈小科; 李建辉
    2007, 15(6):016-018.
    [摘要](966) [HTML](0) [PDF 0.00 Byte](1013)
    摘要:
    采用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从10个玉米品种种子胚中提取全基因组DNA,用正交实验法优化ISSR-PCR反应体系,筛选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然后用所筛引物对10个玉米品种DNA扩增,分析其扩增带纹差异,找出能够鉴别10个玉米品种的合适引物。研究结果表明:①优化的ISSR-PCR反应参数为:1.5 mmol/L Mg2+、0.375 mmol/L dNTP、0.5 μmol/L引物、2.5U Taq DNA聚合酶;②从40条ISSR引物筛选出11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它们共扩增出101条条带;③利用引物UBC808能将10个供试玉米样品区分开。
    5  利用SSR标记研究85个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孙友位; 李明顺; 张德贵; 肖木辑; 谢振江; 李新海; 谢传晓; 郝转芳; 张世煌
    2007, 15(6):019-026.
    [摘要](766) [HTML](0) [PDF 0.00 Byte](3017)
    摘要:
    利用均匀分布在玉米基因组上的70对SSR引物研究了73个国内外早熟类群玉米自交系、6份CIMMYT标准测验种和6份国内标准测验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70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286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2~8个等位基因,平均4.1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为0.18~0.81,平均为0.58。85个自交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43~0.93之间,平均为0.66。UPGMA聚类分析表明,85份供试自交系划分为6个亚群合并后为A、B两大类群,主坐标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相似,均与自交系系谱来源关系基本一致。外来种质和未知自交系被划分到相应的杂种优势类群。
    6  Mo17及其衍生系种质在黑龙江省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王巍
    2007, 15(6):027-031.
    [摘要](1175) [HTML](0) [PDF 0.00 Byte](1933)
    摘要:
    黑龙江省玉米主栽品种大多含有Mo17血缘。在黑龙江省应用的主要杂优模式有4种:Mo17群×改良Reid群、Mo17群×塘四平头群、Mo17群×自330群、Mo17群×其它(综合种选群和外杂选群等)。要加强对Mo17的改良和创新研究。
    7  四川省常用玉米自交系“棒三叶”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唐海涛; 张彪; 康继伟; 叶国成; 李远春
    2007, 15(6):032-036.
    [摘要](581) [HTML](0) [PDF 0.00 Byte](795)
    摘要:
    根据玉米棒三叶的6个农艺性状对四川省常用自交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常用玉米自交系中有许多优异资源,但以棒三叶呈较宽叶片、较大面积、较紧凑型和较大叶面积、低叶绿素含量中间型为主,未出现较长叶片、较大叶面积、较紧凑型和较大叶面积、高叶绿素含量、较紧凑型。说明在理想株型育种中,还需进一步挖掘玉米基因资源,在考虑配合力遗传的同时加强基因重组,培育不断接近理想株型的优异玉米自交系资源。
    8  不同夏玉米品种在冀东地区适应性研究
    杨晴; 韩金玲; 李彦生; 王文颇; 史凤玉; 孙强
    2007, 15(6):037-039.
    [摘要](1242) [HTML](0) [PDF 0.00 Byte](957)
    摘要:
    比较了5个夏玉米品种在冀东地区适应性。结果表明:先锋32T24产量最高,但易倒伏;高优1号和郑单958综合性状较好,适宜本地区种植;登海3707和燕202产量较低,不适宜本地区种植。
    9  鲜食玉米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许金芳; 宋国安; 刘佳
    2007, 15(6):040-042.
    [摘要](978) [HTML](0) [PDF 0.00 Byte](1766)
    摘要:
    通过对鲜食玉米研究与生产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鲜食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及发展对策: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品种类型,选育专用型新品种;加强安全农业投入品及关键技术研究;加速产品加工技术及品质评价研究;尽快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保证体系及检测体系;五是农牧结合,加大鲜食玉米秸秆的科学合理利用研究,确保鲜食玉米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10  三个群体选育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评价
    闫淑琴; 苏俊; 李春霞; 龚士琛; 宋锡章; 李国良; 扈光辉; 王明泉
    2007, 15(6):043-046.
    [摘要](1200) [HTML](0) [PDF 0.00 Byte](1181)
    摘要:
    试验以自交系B73、Mo17、444、丹340为测验种,采用NCⅡ设计对品综1号群体、中综3号群体、陕综5号群体选育的18份自交系进行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选自同一群体和不同群体间的自交系配合力有较大差异,陕综5号群体选系有3个、品综1号群体选系有1个一般配合力较高。陕综5号选系与丹340、中综3号选系与Mo17和B73、品综1号选系与444和丹340特殊配合力较高,杂种优势较强。
    11  甜玉米品质研究进展
    王娜; 史振声; 王志斌; 李凤海; 刘峰
    2007, 15(6):047-050.
    [摘要](832) [HTML](0) [PDF 0.00 Byte](725)
    摘要:
    从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两个方面,就国内外有关甜玉米品质的研究进展做了阐述,并对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12  春玉米超高产群体冠层结构的研究
    王志刚; 高聚林; 任有志; 赵明; 董志强; 李少昆; 杨凤山
    2007, 15(6):051-056.
    [摘要](1503) [HTML](0) [PDF 0.00 Byte](1701)
    摘要:
    以紧凑型玉米新品种内单314为材料,通过超高产栽培和普通高产栽培的比较,对超高产玉米的冠层结构和叶片光合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内单314最大LAI(叶面积指数)达6.95,其全生育期内LAI维持在6以上的时间在40 d以上;全生育期总LAD(光合势)比普通高产群体高74.85万m2/(d·hm2)。②与普通高产玉米相比,超高产玉米群体内个体空间分布更加合理,叶片功能期延长,株型更加紧凑。超高产群体冠层截获的PAR(光合有效辐射)比普通高产群体高25 μmol/(m2·s),且超高产群体中散射PAR占入射PAR的比例高于普通高产群体,群体内光分布较为合理,提高了光能利用率。③与普通高产群体相比,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玉米叶片的Pn(光合速率)和WUE(水分利用效率)高,而Tr(蒸腾速率)较低,植株穗位及穗位上部叶片的Pn和WUE高于普通高产栽培,而穗位下部叶片无明显差异。
    13  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王静; 杨德光; 马凤鸣; 常敬礼
    2007, 15(6):057-059.
    [摘要](1470) [HTML](0) [PDF 0.00 Byte](1632)
    摘要:
    在盆栽人工控制水分的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水分胁迫强度对不同抗旱性玉米杂交种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程度增强,不同玉米品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脯氨酸含量成倍升高,二者与品种抗旱性没有明显联系。
    14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不同密度下的质量效应
    刘兴贰; 焦仁海; 徐艳荣; 孙发明
    2007, 15(6):060-062.
    [摘要](1413) [HTML](0) [PDF 0.00 Byte](1066)
    摘要:
    研究了2个高淀粉玉米新品种5个种植密度与产量及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吉单79和吉单137获得最高产量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5.51万株/hm2和5.43万株/hm2。分析了种植密度对子粒品质的影响。生产上可采用适宜的密度以获得高产、稳产、优质。
    15  不同类型玉米产量及子粒营养组分含量的种植密度效应
    马兴林; 王庆祥; 李永清; 盛耀辉
    2007, 15(6):063-070.
    [摘要](1272) [HTML](0) [PDF 0.00 Byte](1493)
    摘要:
    2004~2005年以吉单209(普通玉米品种)、吉油199(高油玉米品种)和郑单958(高淀粉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产量及子粒淀粉、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供试3个(类)品种的群体产量相比较,以高淀粉品种郑单958最高,最高产量接近12 000kg/hm2,其次为普通玉米品种吉单209,高油品种吉油199产量最低。通径分析结果显示,群体粒数均是各类品种产量的主要贡献因子,百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均小。②随种植密度增加,各类品种的子粒淀粉、蛋白质、油分含量均呈现出复杂的增减变化趋势,且品种间表现不同,无规律性。种植密度对子粒淀粉、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各类玉米品种均表现为子粒蛋白质含量变化受种植密度的影响最大,对密度变化的反应最敏感;淀粉含量次之;油分含量一般不易受密度变化的影响,表现相当稳定。
    16  甜玉米富硒栽培技术研究
    史振声; 王莹; 王志斌; 李凤海; 朱敏
    2007, 15(6):071-074.
    [摘要](725) [HTML](0) [PDF 0.00 Byte](919)
    摘要:
    以不同方法在甜玉米上施用硒,对子粒中硒及其他营养物质含量、生长发育、生理指标、产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硒可显著提高甜玉米子粒的硒含量,增幅达20%~1880%;蛋白质、脂肪、淀粉、子粒可溶性糖和茎秆含糖量均有增加趋势;各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和生物产量没有较大差异;对光合速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叶绿素含量有所增加。说明施硒不仅能改善甜玉米品质,还具有一定的生理作用。
    17  种植密度对不同粒型玉米品种子粒灌浆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刘霞; 李宗新; 王庆成; 刘开昌
    2007, 15(6):075-078.
    [摘要](1423) [HTML](0) [PDF 0.00 Byte](1528)
    摘要:
    以鲁单981(大粒型)、泉星2101(小粒型)两个不同粒型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玉米子粒灌浆进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种植密度可提高单位面积玉米产量,促进大粒型品种LD981灌浆前期单粒重的提高,但均不利于大粒型和小粒型品种在灌浆后期维持较高的粒重。种植密度对玉米单粒重的影响主要是缓增持续期、快增期灌浆速率、缓增期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期所致,而平均灌浆速率对其影响较小。随着密度的增加,可溶性总糖含量逐渐升高,直链淀粉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但支链淀粉、总淀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略有升高。
    18  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研究
    冯艳春; 李万良; 郑金玉; 刘武仁; 臧薪宇
    2007, 15(6):079-081.
    [摘要](873) [HTML](0) [PDF 0.00 Byte](924)
    摘要:
    通过对不同品种的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半耐密型品种适宜种植密度在50 000~55 000株/hm2;耐密型品种适宜种植密度在55 000~65 000株/hm2。在适宜播种密度范围内,子粒百粒重和容重与收获密度呈负相关,收获时子粒含水率与密度呈正相关。
    19  玉米不同部位根系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管建慧; 郭新宇; 王纪华; 刘克礼; 郭晓东
    2007, 15(6):082-085.
    [摘要](990) [HTML](0) [PDF 0.00 Byte](915)
    摘要:
    采用PVC管栽法对不同密度处理下玉米初生根系和各层次节根的生长发育及生理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生长发育进程,各部位根系干物重、表面积及活性表面积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呈单峰曲线变化;不同部位根系干物重、表面积及活性表面积达到峰值的时间和数值并不相同,表现为一个交替消长的过程,发生时间越晚、根层位越高,其峰值也越大,且高密处理的峰值均大于低密处理。根冠生长发育关系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玉米根系发生的层位及干重达到最大值的根系层位均能用叶龄来表述,且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
    20  东北黑土区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研究
    刘武仁; 郑金玉; 罗洋; 郑洪兵; 李伟堂; 冯艳春
    2007, 15(6):086-088.
    [摘要](1651) [HTML](0) [PDF 0.00 Byte](1215)
    摘要:
    针对东北黑土区土壤风蚀和水蚀严重、自然降水利用率低、土壤有机质下降、耕层变浅等问题,研究了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交互种植技术和灭高茬整地保护性耕作两种技术模式,该技术对保护黑土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21  控释肥对夏玉米的应用效应研究
    李宗新; 王庆成; 刘霞; 刘开昌; 张慧
    2007, 15(6):089-092.
    [摘要](998) [HTML](0) [PDF 0.00 Byte](1105)
    摘要:
    试验研究了控释肥和普通化肥对夏玉米产量、子粒品质、土壤性状以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控释肥有助于夏玉米干物质积累,提高夏玉米的穗粒数、容重和千粒重,比对照增产22.2%,比普通化肥增产4.3%;与施用普通化肥相比,施用等养分量控释肥更有助于提高子粒粗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提高肥料中的氮素表观利用效率、生理效率和生产效率。
    22  不同耕作方式玉米田土壤病原菌数量分布与病害相关性研究
    晋齐鸣; 宋淑云; 李红; 苏前富; 张伟; 王立新; 隋晶
    2007, 15(6):093-096.
    [摘要](1111) [HTML](0) [PDF 0.00 Byte](1023)
    摘要:
    采用平板混菌法对土壤病原菌进行分离,研究不同耕作方式玉米田土壤病原菌数量分布与病害相关性。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田的致病菌数量较常规农田有较大幅度提高,并随耕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加。保护性耕作土壤真菌种类主要分为4大类,其数量由多到少排序为曲霉菌>串珠镰刀菌>腐霉菌>禾谷镰刀菌。分离到的玉米病原菌种类主要是串珠镰刀菌、腐霉菌和禾谷镰刀菌,其数量分布为串珠镰刀菌>腐霉菌>禾谷镰刀菌。保护性耕作田中的玉米苗期病害发生程度重于常规农田,随保护性耕作年限的延长病害呈明显加重趋势。保护性耕作方式能加重玉米茎腐病的发生程度,但有减轻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趋势。
    23  氯化钾中的钾素和氯素对玉米茎腐病防治效果研究
    刘晓燕; 金继运; 何萍; 张宽; 王秀芳; 谢佳贵; 晋齐鸣
    2007, 15(6):097-102.
    [摘要](1040) [HTML](0) [PDF 0.00 Byte](1371)
    摘要: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缺钾条件下钾素、氯素以及氯化钾对玉米不同抗性品种茎腐病的防治效果,明确钾素和氯素在氯化钾防治玉米茎腐病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施钾可明显增强抗、感病品种抗茎腐病的能力,且对感病品种的防治效果优于抗病品种;施氯对抗、感病品种茎腐病防治效果均不明显。施钾明显增加了吉单180(抗病品种)、吉单327(感病品种)根、茎、叶部的钾素含量,在缺钾条件下,抗病品种较感病品种具有更强的吸钾能力。分析发现,蜡熟期的根部钾素含量与玉米茎腐病的发生率相关最密切,相关系数r=-0.921 8。土壤养分是决定氯化钾中钾素还是氯素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因素。
    24  不同类型土壤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氮素吸收的影响
    刘文科; 杜连凤
    2007, 15(6):103-105.
    [摘要](1240) [HTML](0) [PDF 0.00 Byte](1318)
    摘要:
    以分离于华北、华中和华南3 个生态区及法国引进的丛枝菌根真菌为试验菌株,采用三室根箱培养方法,研究了在华北、华中和华南3 种典型土壤(褐土、棕壤和红壤)上对玉米地上部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褐土上,BEG141显著增加了地上部氮含量,BEG151和BEG221略微增加了地上部氮含量,BEG141、BEG151、BEG168和BEG221显著增加了地上部吸氮量;在棕壤上,接种对地上部氮含量无显著的促进作用,BEG150和BEG151降低了地上部氮含量,BEG221增加了地上部吸氮量;在红壤上,BEG167和BEG221显著增加了地上部氮含量,BEG141降低了地上部氮含量,BEG150、BEG168和BEG221显著增加了地上部氮含量。
    25  15%克·福·唑醇悬浮种衣剂芽后包衣对玉米幼苗的生理效应
    蔚荣海; 王艳丰; 武志海; 王雪岩; 臧薪宇
    2007, 15(6):106-108.
    [摘要](1061) [HTML](0) [PDF 0.00 Byte](1019)
    摘要:
    研究了唑醇类种衣剂芽后包衣对玉米幼苗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用15%克·福·唑醇悬浮种衣剂芽后包衣处理对玉米幼苗无不良影响,对幼苗根系活力、根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叶肉细胞间隙CO2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药种比1∶50芽后包衣效果最佳。
    26  共生菌对两种玉米病虫害杀虫抑菌活性的测定
    王欢; 丛斌; 刘限; 董辉; 杨飞
    2007, 15(6):109-110.
    [摘要](1251) [HTML](0) [PDF 0.00 Byte](1305)
    摘要:
    利用40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菌株,以亚洲玉米螟和玉米小斑病菌作为供试昆虫和供试真菌,对其杀虫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共生菌发酵液对两种病虫害均有一定的活性。其中菌株A24-2的杀虫抑菌活性最为明显,处理后120 h对亚洲玉米螟的平均校正死亡率为44.25%,抑菌圈大小为15.00 mm。
    27  玉米丝黑穗病侵染率与发病率关系的PCR检测分析
    邢跃先; 檀国庆; 李晓辉; 郝文媛; 吴凤新; 王玉贞; 蔡鑫茹
    2007, 15(6):111-113.
    [摘要](1195) [HTML](0) [PDF 0.00 Byte](1105)
    摘要:
    用2个感病的玉米材料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苗期调查侵染率,开花期调查发病率,结果表明侵染率显著高于发病率;在开花期提取未发病植株茎髓组织DNA进行PCR检测,结果检测到玉米丝黑穗病菌DNA的存在。因此,通常情况下玉米丝黑穗病侵染率大于发病率。
    28  玉米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螟的控制作用研究
    鲁新; 李丽娟; 刘宏伟; 张国红; 丁岩
    2007, 15(6):114-117.
    [摘要](892) [HTML](0) [PDF 0.00 Byte](954)
    摘要:
    对玉米不同品种清种、混种和间种不同作物后玉米螟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玉米清种区与混种区的玉米螟发生情况比较、分析得出,混种对降低一代玉米螟卵量有明显作用,比清种一代玉米螟卵降低幅度在13%~45%。通过玉米间种不同作物后玉米螟发生情况分析得出,间种向日葵的小区中玉米螟的蛀孔数和活虫数明显低于其它处理,认为向日葵可能对玉米螟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
    29  入世前后我国玉米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杨兴龙; 王凯; 刘爱军
    2007, 15(6):118-121.
    [摘要](1269) [HTML](0) [PDF 0.00 Byte](1213)
    摘要:
    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指数(TC)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等指标分别从市场份额、净出口状况和出口规模等角度对我国玉米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入世对我国玉米产业近期影响不大,尤其对我国玉米生产和出口没有明显的影响;我国玉米出口仅具有中度竞争力,并且很不稳定,年度间波动较大;与玉米主要出口国相比,我国玉米的国际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随着国内玉米加工需求的增加,我国将由玉米出口国向进口国过渡。
    30  不同类型玉米种子活力检测适宜方法的研究
    杜清福; 贾希海; 律保春; 郭慧杰; 王建华
    2007, 15(6):122-127.
    [摘要](1508) [HTML](0) [PDF 0.00 Byte](1282)
    摘要:
    以3种不同类型(普通玉米、糯玉米、甜玉米)共6个品种的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了标准发芽、电导率测定、TTC定量测定、丙二醛含量测定活力检测方法,对人工老化获得的不同类型玉米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进行了各项活力指标的测定,以确定不同类型玉米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指标和方法。结果表明:普通玉米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为标准发芽试验、电导率测定试验;糯玉米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为标准发芽试验、丙二醛含量测定试验;甜玉米种子活力检测的适宜方法为标准发芽试验、电导率测定试验。
    31  CERES-Maize模型中遗传参数确定方法的研究
    刘玉兰; 陈晓光; 肖云清; 亢艳莉; 郭晓雷
    2007, 15(6):127-129.
    [摘要](1210) [HTML](0) [PDF 0.00 Byte](1110)
    摘要:
    以正交设计方法为基础,根据CERES-Maize模型品种参数的实际意义和气象资料、品种特性,确定了各遗传参数的取值范围,利用正交表设计了不同参数组合的正交试验,以模拟产量、发育期的准确率为参考指标进行方差分析,从单因素统计结果中选择平均值最大的水平为最优方案,确定出每个样本的遗传参数,根据不同品种熟性分为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3类,选择各类遗传参数中出现频率较多的参数组合成能代表不同熟性品种的遗传参数。利用实测资料进行验证,CERES-Maize对产量、开花期和发育期的模拟效果较好,大多数年份的误差在±10%以内,个别年份在±10%~20%,模拟结果比较合理。
    32  玉米生产信息化咨询服务平台的构建
    王运圣; 谢瑞芝; 王克如; 高世菊; 李少昆
    2007, 15(6):130-132.
    [摘要](1111) [HTML](0) [PDF 0.00 Byte](1321)
    摘要:
    本研究以玉米生产信息化为对象,针对目前我国玉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了服务于玉米生产全过程的14个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开发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专家在线咨询服务系统和玉米生产可视化远程咨询服务系统等远程应用软件,通过“中国玉米网”集成构建了玉米生产信息化咨询服务平台,为玉米产业的信息化提供支持。玉米生产信息化咨询服务平台已经在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中推广应用,并获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为农业生产信息化的实现提供有益的借鉴。
    33  提高春玉米主产区玉米单产的技术途径
    王立春; 边少锋; 任军; 刘武仁
    2007, 15(6):133-134.
    [摘要](1201) [HTML](0) [PDF 0.00 Byte](1224)
    摘要:
    针对制约春玉米单产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研究了发展耐密型玉米单交种,推行“夏季深松、春季不翻动土壤直接播种”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坚持基肥、种肥与追肥相结合施肥原则,增加钾肥用量,将追肥期后移,增加追肥深度,改善与提高耕地质量等提高春玉米主产区玉米单产的主要技术途径。
    34  不同品种玉米须黄酮类含量研究
    任顺成; 丁霄霖
    2007, 15(6):135-137.
    [摘要](1096) [HTML](0) [PDF 0.00 Byte](1393)
    摘要:
    利用比色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对在我国16个省采集的40个不同样品玉米须黄酮类总量和黄酮类单体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玉米须黄酮类总量随品种的不同差异很大,含量从不足0.1%到3%以上。黄酮类单体化合物的含量随品种的不同差异很大,化合物A、B、C、D、E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188%、0~0.149%、0~0.028%、0~0.045%、0~0.040%。
    35  建设长平玉米星火产业带优势分析
    杨双; 徐晓红; 郭亚梅; 朱玉芹; 张岩
    2007, 15(6):138-139.
    [摘要](872) [HTML](0) [PDF 0.00 Byte](867)
    摘要:
    分析了长平玉米产业带自然资源优势,阐述了玉米生产与消费现状和科技资源及加工技术优势,提出解决玉米供求矛盾的对策。
    36  植物渗透调节的研究进展
    崔震海; 王艳芳; 樊金娟; 阮燕晔; 高翠玲; 张立军; 马兴林
    2007, 15(6):140-143.
    [摘要](1402) [HTML](0) [PDF 0.00 Byte](2225)
    摘要:
    介绍了渗透调节的过程,并从植物信号转导、渗透调节物质、水通道蛋白等方面对植物渗透调节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37  2006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的启示
    刘志全; 李万良; 路立平; 沈海波; 周桂林; 李才库; 王吉春; 王厚胜; 刘世梅; 孟祥武
    2007, 15(6):144-145.
    [摘要](1516) [HTML](0) [PDF 0.00 Byte](1355)
    摘要:
    介绍了2006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结果的简要情况,包括9个竞赛获胜品种、获胜者所创造的产量及其种植技术等,为我国玉米高产、超高产研究提供借鉴。
    38  玉米新品种DUS测试性状的选择与测试指南修订
    郝彩环; 李淑芳; 侯佳明; 王凤华
    2007, 15(6):146-147.
    [摘要](1474) [HTML](0) [PDF 0.00 Byte](1049)
    摘要:
    介绍了玉米DUS测试性状的选择方法和对原有测试指南选择性状的验证和调整结果,供相关育种企事业单位及时了解我国玉米新品种保护审查测试技术标准研究的最新动态。新修订的玉米DUS测试指南将作为国家(行业)标准,从2008年开始执行使用。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