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17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玉米与水稻种子休眠性QTL的比较研究
    兰海,张志明,高世斌,潘光堂,荣廷昭
    2009, 17(3)-4.
    [摘要](1552) [HTML](0) [PDF 0.00 Byte](1667)
    摘要:
    对玉米和水稻种子休眠性QTL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和水稻种子休眠性QTL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表现出了高度的同源性。在玉米第1、3、8染色体上已定位的7个种子休眠性QTL,在与其同源的水稻染色体上均有种子休眠性QTL的分布;在玉米第5、10染色体上已定位的3个种子休眠性QTL,在与其所在染色体区段同源的水稻染色体区段上并未直接发现有种子休眠性QTL分布的报道,但与第5、10染色体其他区段同源的水稻染色体上有种子休眠性QTL被定位的报道。
    2  利用玉米选择导入系进行营养生长期抗旱性基因组区段定位
    王阳,,刘成,石云素,宋燕春,王天宇,黎裕
    2009, 17(3):5-9.
    [摘要](1107) [HTML](0) [PDF 0.00 Byte](1195)
    摘要:
    采用我国优异骨干自交系黄早四与掖478的回交群体(BC2S1和BC3S1)的抗旱性选择导入系群体,通过SSR标记检测群体中等位基因的导入频率,利用卡方检验对等位基因导入频率进行检测,同时结合表型-基因型方差分析(ANOVA)的方法,对抗旱群体进行抗旱性相关位点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卡方测验检测到31个供体等位基因导入,利用方差分析检测到98个位点导入,其中有17个位点是重合的,这些导入位点可能是抗旱相关的重要的候选基因组区段。
    3  玉米O2Wx基因内及O16基因连锁SSR位点的等位变异研究
    杨留启,杨文鹏,,牛素贞,王明春
    2009, 17(3):10-14.
    [摘要](1331) [HTML](0) [PDF 0.00 Byte](2735)
    摘要:
    以13个o2o2基因型的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3个o16o16基因型的高赖氨酸玉米自交系、13个wxwx基因型的糯玉米自交系和8个普通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用3个o2基因内SSR标记(umc1066、phi057和phil12)、2个与o16基因连锁的SSR标记(umc1141和umc1121)和2个wx基因内SSR标记(phi027和phi061)检测上述材料的基因组DNA,了解3个基因内共7个SSR位点的等位变异情况。结果表明,7个SSR位点均有丰富的等位变异,这些变异可导致o2o2O2O2基因型、o16o16O16O16基因型间子粒赖氨酸含量的差异以及wxwxWxWx基因型间糯性的差异。
    4  玉米自交系对60Co-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研究
    李奇,石海春,余学杰,袁继超,柯永培
    2009, 17(3):15-18.
    [摘要](1210) [HTML](0) [PDF 0.00 Byte](1334)
    摘要:
    用150、200、250 Gy 3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6个玉米骨干自交系进行辐射诱变处理,研究其对成苗率、成株率、畸变率和苗高的影响,探讨不同自交系的辐射敏感性和适宜辐射剂量。结果表明,本研究的6个自交系中R08对辐射最敏感;其次为K305、K169、698-3和郑58;对辐射最不敏感的是48-2。以苗高降低30%作为指标,R08、K169、K305和698-3的适宜剂量为160~175 Gy;郑58和48-2分别为180~190 Gy及200~210 Gy。
    5  低磷土壤条件下玉米苗期根冠比和株高的混合遗传分析
    陈俊意 徐莉,杨治国,潘婷立 熊姝淋 陈鹏 黄晓可,王致虹,王易振,张庭惠
    2009, 17(3):19-22.
    [摘要](1936) [HTML](0) [PDF 0.00 Byte](1715)
    摘要:
    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模型分离分析法,对低磷土壤条件下玉米082×掖107组合的苗期根冠比和株高的P1、P2、F1、F2和F2∶3进行5世代联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苗期根冠比遗传符合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D-0),玉米苗期根冠比是由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的遗传,主基因遗传率为49.53%。微效多基因的遗传力较大,多基因控制的玉米根冠比遗传力为32.96%,环境对玉米根冠比也有影响;玉米苗期株高遗传符合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 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D-1),玉米苗期株高是由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的遗传,主基因遗传率为57.85%。微效多基因的遗传力也较大,多基因控制的玉米株高遗传力为42.15%,环境对玉米株高几乎无影响。以回交育种和基因重组或聚合为基础的杂交育种方法仍然是改良玉米根冠比和株高的基本方法。
    6  外源激素处理对玉米温敏雄性不育系琼68育性的影响
    孙玲凌,林兴娥,张文华,胡彦民,赫忠友,赫晋,汤继华
    2009, 17(3):23-27.
    [摘要](1160) [HTML](0) [PDF 0.00 Byte](2168)
    摘要:
    利用不同浓度的化学试剂和激素,在玉米温敏雄性不育系琼68雄穗的不同发育时期进行处理,并对其育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利用马来酰肼在琼68雄穗的3个不同发育时期进行处理,可以促进其育性由可育向不育方向转变,特别是用0.1%的马来酰肼在性器官成熟期处理的效果最明显;利用氯化钴同样可以促使琼68的育性由可育向不育转变,其他试剂处理的效果不明显。因此在“两系”法制种过程中可以利用一定浓度的外源激素进行处理,以保证温敏不育系的育性稳定。
    7  群体、测验种及群体×测验种互作的遗传效应分析
    戚廷香,梁文科,张守林,张文生,张磊
    2009, 17(3):28-32.
    [摘要](1328) [HTML](0) [PDF 0.00 Byte](1289)
    摘要:
    采用9个热带、温带群体和4个优良自交系进行 NCⅡ设计,配制36个杂交组合,在河南安阳中棉所试验基地进行了两年的田间鉴定,了解9个群体和4个自交系的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关系,鉴定其应用价值和利用潜力,研究群体种质及群体×测验种互作的遗传效应及其杂种优势关系。结果表明:群体Suwan 1和SG C4的一般配合力(GCA)表现最为突出;自交系HZ111在黄淮海地区有潜在的利用价值;WBMC4×丹340、辽旅群体×掖478、憨头苞谷×掖478、辽旅群体×美22和BSSS C9×HZ111的特殊配合力(SCA)表现突出;群体×测验种的互作对总方差的贡献最大。根据产量特殊配合力划分杂种优势群切实可行,利用地理和种质基础远缘的群体材料与国内系组配,获得强优势组合的机会增加,群体的利用效率明显加大。
    8  不同耐冷型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扈光辉,,王天宇,苏俊,李春霞,龚士琛,宋锡章,闫淑琴,李国良,王明泉
    2009, 17(3):33-36.
    [摘要](1279) [HTML](0) [PDF 0.00 Byte](1717)
    摘要:
    选择不同耐冷玉米种质8份,按GriffingⅡ的设计组配,对自交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叶片数、穗长、行粒数、单株产量、2粒宽、容重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方差极显著。HR6×2001-F32、FR1454×2001-F32、Mo17×FR1454、HR6×HR295组合具有较高产量;依据产量SCA的效应值聚类,发现耐冷自交系分属不同类群,因此通过有效的改良方法可以提高玉米种质的耐冷性。
    9  优良玉米自交系丹988创新选育方法研究
    关国志,刘春增,郭永才,鲁宝良,刘日尊,赵文媛
    2009, 17(3):37-41.
    [摘要](1665) [HTML](0) [PDF 0.00 Byte](1526)
    摘要:
    玉米自交系丹988是以引入美国“PN78599”杂交种为基础材料,经自交、N离子辐射处理、大群体改良、性状定向转育等技术方法选育而成。在选育技术方法上具有新颖性和先进性,同时把雄性不育基因应用在杂交种的雄穗花粉不育上,起到隔行去雄的增产效果。丹988自交系突出特点为早熟耐密、优质多抗、配合力高、芽势强等。它与旅大红骨群、塘四平头群、Reid群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应用潜力大。
    10  外来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与云南地方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研究
    李勇成,番兴明,胡云,乐自祥,谭静,陈洪梅,张云波,邵思全,王增明
    2009, 17(3):42-44.
    [摘要](1094) [HTML](0) [PDF 0.00 Byte](1548)
    摘要:
    以5个外引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和5个云南地方玉米自交系为材料,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IV组配成45个组合,在云南省3种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鉴定,研究了8个性状的配合力及其遗传参数。结果表明:自交系CML172、M4-11、966、M4-6、屏建155的一般配合力(GCA)较高,自交系TF97R-231、CML295-10的综合性状较差;组合M4-6×CML172、966×CML172等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对株高等4个性状宜早代选择,对穗粗等3个性状宜进行晚代选择。用云南省的地方种质与外来种质组配,易获得较强杂种优势。
    11  13个玉米自交系植株形态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王亮,景希强,丰光,杨辉,唐文明,李方明
    2009, 17(3):45-50.
    [摘要](1405) [HTML](0) [PDF 0.00 Byte](4548)
    摘要:
    选用丹东农业科学院选育的10个自交系及国内3个主要自交系,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组配的40个杂交种进行配合力分析,并估算其遗传参数。结果表明:丹787、C8645、DH34和丹598是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表现优良的自交系,筛选出高产组合丹859×DH34、丹787×丹598、丹787×昌7-2。穗位高、雄穗分枝数、穗上叶数、穗上叶距等性状可以进行早代选择,产量、第1叶叶长等性状不宜早代选择。
    12  卫星搭载处理对玉米SP1代诱变效应研究
    刘梅,史振声
    2009, 17(3):51-54.
    [摘要](1381) [HTML](0) [PDF 0.00 Byte](1174)
    摘要:
    对“实践8号”卫星搭载处理的6个玉米自交系进行了室内发芽测定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搭载后玉米种子发芽率发生双向变化,部分材料植株的根活力增强,穗部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有一定变化;部分个体植株的吐丝期延后。
    13  高密度条件下不同生态区变换地选育优良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王元东,段民孝,邢锦丰,张雪原,王继东,张春原,赵久然
    2009, 17(3):55-59.
    [摘要](1225) [HTML](0) [PDF 0.00 Byte](1535)
    摘要:
    在吉林省、北京和河南省3个生态环境中对同一来源于X系单交种的早代S1、S2和S3等后代群体进行变换地选择,研究在90 000株/hm2的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各世代群体的非有利基因型植株的淘汰效果和入选优良植株的选择效果,并对不同生态区的变换选择途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河南省生态环境下对影响产量潜力的子粒败育、果穗畸形植株淘汰效果较为突出。北京和吉林省生态环境对影响抗旱和耐低N等抗性性状的雌雄不协调植株淘汰效果突出;在S3代入选植株的平均粒重高达130 g/穗,显示出较高的单株产量潜力,其相关农艺性状和果穗产量性状得到进一步改善。在3个生态环境中,河南省环境胁迫性最强,入选果穗最少,入选果穗平均单穗粒重最低,对玉米植株与产量间接相关的抗性选择更有利;吉林省和北京则入选果穗多,入选果穗的平均粒重相对较高,对玉米产量直接性状选择更为有效。因此,在北京、吉林省和河南省不同生态区变换地选择育种可以选出产量潜力高、综合抗性理想的基因型。
    14  部分CIMMYT玉米种质对丝黑穗病的抗性研究
    罗娜,金益,董玲,于天江
    2009, 17(3):60-63.
    [摘要](1225) [HTML](0) [PDF 0.00 Byte](1220)
    摘要:
    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了部分CIMMYT玉米种质及其测交组合对丝黑穗病的抗性。结果表明:Pob46自身的发病率最低,测交组合的平均发病率也最低,是一个对丝黑穗病有较好抗性的CIMMYT种质资源;Pob45自身的发病率稍高,但测交组合的平均发病率不高,是有一定利用价值的CIMMYT种质资源;Pob69和Pob70自身的发病率和测交组合的平均发病率都较高,不能作为抗丝黑穗病的种质资源来利用。
    15  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鄂洋,林凤
    2009, 17(3):64-67.
    [摘要](1415) [HTML](0) [PDF 0.00 Byte](2026)
    摘要:
    分子标记技术是植物抗性基因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简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DNA分子标记技术。论述了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的来源及抗性表现,其中受显性基因控制的质量抗性基因有Ht1、Ht2、Ht3HtN;玉米大斑病数量抗性基因涉及12条染色体,对大斑病各生理小种均有效。分别阐述了对玉米大斑病质量抗性基因和数量抗性基因的定位,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今后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16  玉米叶部形态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张振平,,孙世贤,张悦,白向历,齐华
    2009, 17(3):68-70.
    [摘要](792) [HTML](0) [PDF 0.00 Byte](1539)
    摘要:
    研究了中度水分胁迫下不同抗旱型品种的叶部形态特征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衰老指数、叶片卷曲指数与抗旱性呈显著负相关;叶形值、叶向值与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叶向值、叶形值与抗旱性的关系较叶片卷曲指数、叶片衰老指数更为重要,以上叶部形态指标是抗旱性鉴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17  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刘元芝,,张洪钧,徐侃,肖万欣
    2009, 17(3):71-75.
    [摘要](746) [HTML](0) [PDF 0.00 Byte](1343)
    摘要:
    在大田条件下,利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玉米杂交种沈单16和沈玉21及其亲本的光合日变化。通过相关分析探讨了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单峰曲线,沈玉21及其亲本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各时间段里均高于沈单16及其亲本,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也趋于一致,呈“高-低-高”变化。蒸腾速率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一天内不同时间段各品种及亲本自交系叶片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有所不同,在大部分时间段内,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正相关,而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
    18  新型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泰玉D2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张增川,董树亭,高荣岐,孙庆泉,崔丽娜,张华利
    2009, 17(3):76-79.
    [摘要](718) [HTML](0) [PDF 0.00 Byte](1343)
    摘要: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泰玉D2不育系的花药发育进程,探明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泰玉D2花粉败育的细胞学机理。研究发现,花药绒粘层在二分体时期发生异常,小孢子在单核前期开始败育,至单核后期完全解体,花药发育后期不育系药腔中只观察到少量的小孢子残体,花药壁的4层细胞依然存在,绒粘层细胞已经彻底液泡化, 占据了药腔的整个空间,花粉成熟期不育系花药维管束消失。泰玉D2不育系花药绒粘层在二分体时期成辐射状膨大,小孢子在单核期败育,花粉败育完全,属无花粉类型。
    19  低温逆境下肌醇包衣对玉米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于明艳,王玺,张葳葳,李跃飞
    2009, 17(3):80-82.
    [摘要](1161) [HTML](0) [PDF 0.00 Byte](1963)
    摘要:
    通过室内砂培试验,研究低温逆境下肌醇包衣玉米种子对其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逆境下肌醇包衣能显著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使玉米幼苗的苗高、根长、茎粗、单株干重和根冠比等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低温逆境结束后,肌醇包衣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相对电导率显著低于对照。恢复3 d后,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
    20  EM包衣对玉米苗期防治丝黑穗病效果研究
    张葳葳 ,王玺,于明艳
    2009, 17(3):83-86.
    [摘要](814) [HTML](0) [PDF 0.00 Byte](1953)
    摘要:
    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有效微生物菌群(EM)包衣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对不同温湿度处理的EM包衣和未包衣的玉米种子在大田生产环境下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M包衣能明显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减少了玉米种子在土壤中的感病率。在有病菌存在的条件下,包衣处理的玉米幼苗的苗高、根长、叶面积、苗干重均明显高于未包衣的玉米幼苗,促进了幼苗根系生长和地上部分的生长。在病菌环境下,经EM包衣处理的玉米种子,其抗坏血酸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及丙二醛含量均低于未包衣的玉米种子;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未包衣的玉米种子。说明EM包衣处理可增强玉米种子的抗病性,提高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
    21  玉米抗寒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朱保侠,王小丽,裴玉贺,张恩盈,郭新梅,宋希云
    2009, 17(3):87-90.
    [摘要](720) [HTML](0) [PDF 0.00 Byte](1040)
    摘要:
    以7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按7×7 GriffingⅡ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28个组合,测定了冷胁迫下玉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玉米抗寒性与其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抗寒性构成因素组与产量构成因素组的典型相关关系中,主要起作用的是脱落酸含量(ABA)、丙二醛含量(MDA)、穗行数、行粒数;在抗寒性状构成因素组与植株性状构成因素组的典型相关分析中,主要起作用的是ABA、株高;在植株性状构成因素组与产量性状构成因素组的典型相关分析中,主要起作用的是雌穗数、单株产量。
    22  一氧化氮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车永梅,唐静,陈康,柏素花,刘新
    2009, 17(3):91-94.
    [摘要](565) [HTML](0) [PDF 0.00 Byte](813)
    摘要:
    以玉米幼苗为材料,研究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SNP)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φPSⅡ、qPNPQ)和光合参数(Pn、GsCi)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mol/L SNP能够显著缓解NaCl胁迫导致的玉米幼苗叶片Fv/Fm、φPSⅡ、qP、NPQ、PnGs的下降及Ci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防止NaCl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PSⅡ反应中心的损伤,维持玉米幼苗叶片较高的光合活性。
    23  水分胁迫对玉米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刘明,孙世贤,齐华,杨国航,白向历,张振平,梁熠,孟显华
    2009, 17(3):95-98.
    [摘要](799) [HTML](0) [PDF 0.00 Byte](1215)
    摘要:
    以玉米品种京科25和吉单261为试验材料,研究苗期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非常显著,玉米叶片的基础荧光增大,而可变荧光、PSⅡ光化学效率及PsⅡ潜在活性显著降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吉单261 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及电子传递速率(ETR)的下降较少,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增加较少。表明吉单261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光合机构受破坏较轻,其吸收的光能可以较多的用于光化学转化,通过热耗散的能量较少。
    24  玉米不同防卫酶系对纹枯病作用的研究
    刘丽,马永毅,张志明,冷鹏飞,潘光堂,赵茂俊
    2009, 17(3):99-102.
    [摘要](335) [HTML](0) [PDF 0.00 Byte](864)
    摘要:
    通过对玉米高耐纹枯病材料R15和高感纹枯病材料478接种高致病性的优势融合菌群AGl-IA后,设置不同时间段进行取材,测定两个材料相同部位的叶片及叶鞘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高耐材料R15的叶鞘中除PAL变动不大外,POD、CAT、SOD和APX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POD活性变化最为剧烈,叶片中POD、CAT和APX表现上升,SOD、PAL表现下降。高感材料478的POD、CAT在叶片与叶鞘中均表现上升,SOD在叶片中上升、叶鞘中下降,PAL和APX均无明显变化。表明POD、CAT水平与材料抗性呈正相关,并且上述防御酶系在植物体中的不同作用区域和作用时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植物的抗病防御反应。
    25  东北地区玉米田长期免耕土壤碳氮及微生物活性的剖面分布特征
    黄山,刘武仁,殷明,彭现宪,张卫建,
    2009, 17(3):103-106.
    [摘要](945) [HTML](0) [PDF 0.00 Byte](1472)
    摘要:
    通过东北玉米田长期定位试验,比较分析了免耕和常规耕翻下土壤碳氮及微生物活性的剖面分布差异。结果表明:长期免耕显著提高了耕层(0~20 cm)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其他各层差异不显著;免耕和翻耕之间,土壤总氮(TN)的浓度在各层次上差异均不显著;长期免耕下耕层土壤的碳氮比显著高于翻耕土壤,但其他各层差异不显著;长期免耕下耕层土壤的微生物活性略比翻耕的高,但其他层次基本一致。SOC、TN和微生物活性在整个土壤剖面上呈现类似的趋势,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耕层土壤的SOC含量是底层(60~100 cm)的近4倍。
    26  耐密玉米杂交种密度效应研究
    杨贵兰,李新海,李红,李爱军,董红芬,申毅力
    2009, 17(3):107-112.
    [摘要](1332) [HTML](0) [PDF 0.00 Byte](1554)
    摘要:
    研究了郑单958和先玉335在山西长治地区生态条件下的种植密度效应,分析了光合特性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郑单958的适宜栽培密度为7.50万~9.00万株/hm2,在此密度下产量为13 056.0~13 526.0 kg/hm2,叶面积指数在抽雄至蜡熟期为4.2~6.2,蜡熟至完熟期保持在2.6左右,经济产量形成期的群体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67.53%,全生育期平均净同化率为7.2~8.3 g/(m2·d);最佳产量结构为单位面积穗数7.50万~8.82万穗/hm2、穗粒数524~466粒、千粒重332.0~329.0 g。先玉335的适宜栽培密度为7.50万株/hm2,在此密度下产量为13 714.5 kg/hm2,叶面积指数在抽雄至蜡熟期4.0~5.2,蜡熟至完熟保持在2.6左右,经济产量形成期的群体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66.42%,全生育期平均净同化率为7.9 g/(m2·d);最佳产量结构为单位面积穗数7.50万穗/hm2、穗粒数538粒、千粒重339.9 g。
    27  高施肥水平下密度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曹庆军,王洪预,张铭,张玉斌,曹宁,唐心龙,许鹏,崔金虎
    2009, 17(3):113-115.
    [摘要](1369) [HTML](0) [PDF 0.00 Byte](1459)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在吉林省中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区研究了高肥力条件下密度对产量和相关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高肥力条件下,密度对耐密性不同的品种比常规施肥条件下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耐密性强的品种先玉335适宜种植密度为80 000株/hm2,耐密性中等品种军单8适宜种植密度在65 000株/hm2。分析结果还表明,在高施肥水平下,密度对产量性状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密度对秃尖长影响最大,其次是穗长、穗粒数和百粒重等。
    28  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酶活性的影响
    周晓琳,薛登峰,,刘树堂,宋希云
    2009, 17(3):116-119.
    [摘要](1171) [HTML](0) [PDF 0.00 Byte](1362)
    摘要:
    基于 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玉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肥量的增加,玉米穗位叶SOD、CAT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有机肥60 000 kg/hm2加无机氮肥276 kg/hm2处理SOD活性和CAT活性最高,MDA和POD含量最低。单施氮肥或有机肥处理,灌浆后期穗位叶POD、SOD、CAT活性降低较快,MDA含量迅速上升。有机肥与氮肥配施穗位叶POD、SOD、CAT活性较高,并且维持高值时间长,MDA含量低,上升缓慢。氮磷钾肥配施处理穗位叶POD、SOD、CAT活性在开花期显著高于氮磷、氮钾处理,MDA含量显著低于氮磷、氮钾处理。
    29  玉米丝黑穗病带菌现象的发现与验证
    檀国庆,邢跃先,徐明良,晋齐鸣,李晓辉,吴凤新,王玉贞,蔡鑫茹,才卓
    2009, 17(3):120-123.
    [摘要](1122) [HTML](0) [PDF 0.00 Byte](2374)
    摘要:
    通过多年观察研究玉米丝黑穗病发病条件,发现存在带菌植株现象。采用干旱处理,研究侵染率与发病率差异、特异引物PCR检测等多方面验证,明确提出玉米丝黑穗病大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其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30  19种骨干自交系对5种玉米主要病害的抗性鉴定研究初报
    薛春生,姜晓颖,高颖,薛玉梅,石磊,滕涛
    2009, 17(3):124-126.
    [摘要](1321) [HTML](0) [PDF 0.00 Byte](4782)
    摘要:
    利用人工接种技术,对19个玉米骨干自交系抗5种主要病害进行鉴定研究。鉴定结果表明,19份材料中高抗弯孢菌叶斑病4份,抗纹枯病1份,高抗茎腐病12份,抗瘤黑粉病8份,高抗丝黑穗病3份。
    31  立体机器视觉技术在快速获得玉米叶片形态指标中的应用研究
    王传宇,赵明,阎建河
    2009, 17(3):127-129.
    [摘要](982) [HTML](0) [PDF 0.00 Byte](1269)
    摘要:
    叶片是玉米植株的重要器官,叶片的长、宽、面积、褶皱程度等是衡量叶片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指标。本文探索了以立体机器视觉技术为基础的玉米叶片形态快速测量方法,对玉米叶片进行三维测量与三维重建,并结合图形学原理对叶片的三维形态进行分析,进而得到叶片形态的基本指标。
    32  我国玉米模型的研究进展
    魏俊凯,,温暖,郑国清,
    2009, 17(3):130-133.
    [摘要](1178) [HTML](0) [PDF 0.00 Byte](1403)
    摘要:
    简要介绍了2003年以来我国对玉米生产模型、玉米管理知识模型、玉米长势遥感监测模型进行的研究和探索,提出在玉米模型研究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有效性和可靠性不足,许多模型在生产与科研上不能得到广泛应用,指出我国在玉米模拟技术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向模型综合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增强模型的实用性,扩大应用范围。
    33  数据挖掘在玉米精准作业中的应用
    陈桂芬,,马丽,曹丽英
    2009, 17(3):134-138.
    [摘要](1172) [HTML](0) [PDF 0.00 Byte](1307)
    摘要:
    随着农业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农业数据的增长,对于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使得数据挖掘技术在农业领域特别是精准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数据挖掘在玉米精准作业中的应用,包括玉米决策支持系统、玉米估产、玉米精准施肥、土壤性质空间分布分析中的应用等。
    34  除草剂解毒剂减轻乙草胺对玉米残留药害的研究
    毕洪梅,张金艳
    2009, 17(3):139-141.
    [摘要](1698) [HTML](0) [PDF 0.00 Byte](1669)
    摘要:
    以垦玉6号玉米为研究材料,采用土培法研究了除草剂解毒剂N-二氯乙酰基-2-甲基-1-氧杂-4-氮杂-螺[4.4]壬烷减轻除草剂乙草胺对玉米产生的残留药害。结果表明:在施用不同浓度的乙草胺土壤中,玉米植株的各项生长指标均低于空白对照值;采用不同浓度解毒剂浸种处理后,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乙草胺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当解毒剂的浸种质量浓度为8 mg/kg时,对玉米主根长、株高、根鲜重和株鲜重等生理指标的恢复效果均最好。
    35  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方法研究概述及其应用
    李琳,杨德光,胡正,王永力
    2009, 17(3):142-145.
    [摘要](1621) [HTML](0) [PDF 0.00 Byte](1955)
    摘要: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第3代分子标记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概念、分类、特点、检测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概述,论述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在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性状作图、病害关联性分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为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6  对山东玉米育种理念的思考
    苗前,刘秀华,刘齐元,王建革
    2009, 17(3):146-148.
    [摘要](825) [HTML](0) [PDF 0.00 Byte](998)
    摘要:
    育种理念是育种中的重要因素,对其不同理解是用同一材料选育出不同品种的重要原因之一。与国外育种水平的差距不断引发育种理念的思考,加深理解育种理念将推动玉米育种的进步。根据目前状况,对山东省的玉米育种资源、育种技术方法、育种目标进行了论述,并对今后山东玉米育种策略进行了思考。
    37  我国玉米病虫害防治与转基因玉米的应用前景分析
    张社梅,赵芝俊
    2009, 17(3):149-152.
    [摘要](1273) [HTML](0) [PDF 0.00 Byte](1909)
    摘要:
    在对我国玉米病虫害发生趋势以及变化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转基因玉米育种研究进展。结合当前实际,从转基因玉米的育种方向、推广品种、商业化前景3个方面对未来转基因玉米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估计。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