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18卷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我国玉米育种种质基础与骨干亲本的形成
    黎裕,王天宇
    2010, 18(5):1-8.
    [摘要](8820) [HTML](0) [PDF 0.00 Byte](14297)
    摘要:
    在回顾我国玉米育种种质来源(国内地方品种、国外自交系和国外杂交种及群体)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主要温带自交系可划分为6个群,即塘四平头群、兰卡斯特群、类兰卡斯特群、PA群、PB群和PC群,玉米的骨干亲本包括丹340、黄早四、自330、Mo17和掖478等。对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和骨干亲本研究提出了研究方向和重点工作。
    2  玉米关联分析与品种分子设计
    王益军,孙萍,邓德祥,卞云龙
    2010, 18(5):9-13.
    [摘要](1401) [HTML](0) [PDF 0.00 Byte](6196)
    摘要:
    基于连锁不平衡的关联分析已在玉米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随着玉米自交系B73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玉米单体型图的绘制、高密度分子标记的开发及控制玉米重要性状基因的克隆,玉米分子育种与品种分子设计工作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介绍了玉米基因组概况、玉米关联分析研究现状、玉米分子育种与品种分子设计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态势。
    3  玉米杂交种苗期耐盐碱筛选与大田鉴定的比较分析
    张春宵,,袁英,刘文国,李文华,王丹,李万军,李晓辉
    2010, 18(5):14-18.
    [摘要](1311) [HTML](0) [PDF 0.00 Byte](2519)
    摘要:
    基于所确定的玉米苗期耐盐碱筛选最宜浓度和适宜的生理生化指标,对14个吉林省主推玉米杂交种进行苗期盐碱耐性分析和大田鉴定。结果表明:大田鉴定结果与苗期耐盐碱能力综合评价分级基本吻合;苗期盐碱耐性弱的杂交种其大田减产明显,其减产率最高为44.12%,最低为17.39%,证明鉴定方法与评价指标科学有效,并可以初步筛选剔除一些苗期胁迫表现弱的材料;对于苗期胁迫耐盐碱能力综合评价表现较强的杂交种,其大田减产率变化幅度不大,变化范围在9.33%~11.76%,具体品种是否适宜盐碱地种植需经进一步的大田鉴定。
    4  玉米子粒体积和比重的QTL分析
    白光红,,杨小红,李林,任元,高玉峰,章建新,严建兵,李建生
    2010, 18(5):19-22.
    [摘要](1967) [HTML](0) [PDF 0.00 Byte](4207)
    摘要:
    以玉米杂交种豫玉22的父母本综3和87-1构建的294个玉米F9∶10家系为材料,通过北京上庄(2006年)和昌平(2007年)两年随机区组田间试验和分子标记分析,研究了玉米子粒体积和比重两个重要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2006年定位到了与子粒体积和比重相关的5个QTL,2007年定位到了与子粒体积和比重相关的10个QTL,有3个QTL两年均检测到,其中5个QTL与子粒体积相关,7个QTL与子粒比重相关。
    5  东北地区和黄淮海地区玉米种质利用模式的比较
    肖木辑,,李明顺,李新海,Maria Luz GEORGE,张世煌
    2010, 18(5):23-28.
    [摘要](2050) [HTML](0) [PDF 0.00 Byte](4260)
    摘要:
    利用SSR标记分别对东北春播和黄淮海夏播玉米产区主要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的玉米种质利用模式进行比较。东北地区利用的种质类型比较丰富,包括PA、PB、旅大红骨、Lan.和塘四平头亚群,利用的杂种优势模式以PA×旅大红骨为主,在生育期较短的玉米产区Lan.×塘四平头是很重要的利用模式,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北部地方种质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淮海夏播玉米产区利用的种质主要是PA、PB和塘四平头亚群,利用的杂种优势模式以PA×塘四平头为主。PA×PB杂种优势模式呈现上升趋势,有利于实现跨区域整合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群和模式。
    6  近年我国玉米品种推广趋势及对品种管理工作的启示
    王凤格,武文艳,杨国航,赵久然,孙世贤
    2010, 18(5):29-34.
    [摘要](1173) [HTML](0) [PDF 0.00 Byte](4795)
    摘要:
    通过对2003~2007年全国玉米主要品种推广情况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不同省份玉米种植面积、品种推广情况以及不同玉米品种推广趋势,从而为玉米审定品种推广过程中的种性监控、审定品种标准样品征集及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等工作提供指导。
    7  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研究
    张欣,周顺利,郝学景,司书丽,何光荣,蔡淑玲,张旭
    2010, 18(5):35-38.
    [摘要](1313) [HTML](0) [PDF 0.00 Byte](2108)
    摘要:
    在17个试验点上研究了99个玉米新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以及各试验点对品种的综合测试能力。结果表明,郑单958、先玉335、沈2152、M56/S121、06广14和浚07-6等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适合在某些特定区域推广;陕西杨凌、河南新郑、山东济宁和高密等试验点具有较好的年内品种判别能力和年际间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指导玉米优良品种在适宜区域推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8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的探讨
    任纬,张长春,严康,杨旭东
    2010, 18(5):39-41.
    [摘要](2446) [HTML](0) [PDF 0.00 Byte](3551)
    摘要: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储备不足、种质创新缺乏动力,制约玉米产业的发展。对当前种质创新技术、机制及法规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影响进行分析,并对种质资源创新方法、提高国家在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的投入效率以及对创新种质的有效保护提出了建议。
    9  玉米自交系选育方法的探讨
    李自学,邵连存
    2010, 18(5):42-45.
    [摘要](2035) [HTML](0) [PDF 0.00 Byte](5622)
    摘要:
    玉米育种多年来始终延续着固定的育种程序进行。为适应新时期玉米育种需要,选育新品种,对育种程序需要有所改进。改良系谱法的应用,明显提高了选育几率,减少系谱的麻烦,节约了工作时间和用地。
    10  从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分析探讨玉米育种创新
    张雪清,杨亚晶,穆楠,张然,李万良
    2010, 18(5):46-48.
    [摘要](1663) [HTML](0) [PDF 0.00 Byte](2560)
    摘要:
    从“九五”以来吉林省玉米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分析入手,探讨品种权保护对玉米育种创新的促进作用,提出了玉米品种审定的标准化、品种权保护与品种审定程序衔接、生物技术对玉米育种技术和新品种保护的支撑等问题和解决办法。
    11  超高产玉米新杂交种鲁单7045选育的创新思路
    丁照华,杨菲,刘治先,刘朋,穆春华,李文才,孙琦,张发,孟昭东
    2010, 18(5):49-52.
    [摘要](2051) [HTML](0) [PDF 0.00 Byte](4444)
    摘要:
    超高产、多抗性、优质玉米新杂交种鲁单7045(LD7045),组合为齐3925×Lx9311。介绍了玉米新杂交种鲁单7045的选育背景、选育过程及品种特征特性等,提出了育种目标、选系技术与方法、杂种优势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思路。
    12  低氮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生物产量和氮吸收率动态变化的影响
    刘宗华,卫晓轶,胡彦民,谭晓军,汤继华
    2010, 18(5):53-59.
    [摘要](1717) [HTML](0) [PDF 0.00 Byte](1889)
    摘要:
    通过盆栽试验,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6种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材料在拔节、开花、灌浆和成熟等不同生育时期的生物产量、体内氮素含量、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率等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施氮条件下,开花期之后的生物产量、氮素含量和氮素积累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而氮素吸收率仅灌浆期不施氮处理显著高于施氮处理;不同遗传背景材料对低氮胁迫反应不同,除农大108杂种优势表现明显外,许178开花期和灌浆期的生物产量、氮积累量和氮吸收率等均居前列,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自交系,而其他材料波动较大。拔节后随生育时期推进,植株氮素含量稳中有降,而生物产量、氮积累量和氮吸收率呈递增态势,其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98),增幅因材料而异,开花后变异系数约为拔节期3倍,尤其不施氮处理>施氮处理,农大108、许178和L2增幅较大,证明其在低氮胁迫条件下更能显示其氮高效利用特性。
    13  育苗温室弱光下的玉米幼苗移栽到自然光下的光合和荧光特性研究
    杨丹霞,,张亚田,蔡敦江,孙广玉
    2010, 18(5):60-64.
    [摘要](1384) [HTML](0) [PDF 0.00 Byte](2529)
    摘要:
    研究了育苗温室内低光下生长的玉米幼苗移栽到大田自然光的光转换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特性变化。结果表明,玉米幼苗由温室低光环境移栽到大田自然光的过程中,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绿素a/b比值略高于低光下生长的叶片,明显低于自然光下生长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与低光下生长的叶片相似,明显高于自然光下生长的叶片;单株根系干重和根冠比明显高于低光下生长的叶片;叶片中RuBP羧化效率、光饱和点、光饱和时的光合速率比低光下略高,明显低于自然光下生长的叶片;表观量子效率较高。移栽10 d后转换光下的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随光强的变化介于低光和自然光之间,光合能力较低,热耗散能力增强。说明低光下叶片在移栽后的叶片结构和光合功能没有达到自然光下的水平,光合能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根系增长和过剩光能耗散以减轻光抑制。
    14  不同密度下玉米穗茎生长与雌穗分化的关系
    董红芬,李洪,李爱军,阎晓光
    2010, 18(5):65-71.
    [摘要](1517) [HTML](0) [PDF 0.00 Byte](2665)
    摘要:
    以3个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研究玉米植株穗分化过程中雌幼穗和茎秆的生长动态与每穗小花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穗分化与茎秆等各器官具有同伸关系。雌穗分化前期,幼穗生长缓慢,茎秆开始加速生长;性器官形成期幼穗生长加速,穗重、茎重与每穗小花分化数呈正相关,穗重增长率与茎重增长率之比也与每穗小花分化数呈正相关,且都随密度增大而减少。
    15  施钾量对甜玉米穗位叶蔗糖合成的影响
    曹玉军,,刘春光,王晓慧,赵宏伟
    2010, 18(5):72-75.
    [摘要](1927) [HTML](0) [PDF 0.00 Byte](2570)
    摘要:
    试验以甜玉米东甜3号、东甜4号为材料,研究钾素用量对甜玉米穗位叶蔗糖形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吐丝后穗位叶蔗糖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两个品种均以施钾肥150 kg/hm2处理蔗糖含量最高,不施钾肥最低;穗位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变化与蔗糖含量变化一致;蔗糖合成酶(合成)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的时期因品种而异,不同钾肥处理间酶活性高低不同。
    16  火炬树叶浸提液对玉米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时丽冉,李会芬
    2010, 18(5):76-79.
    [摘要](1264) [HTML](0) [PDF 0.00 Byte](1997)
    摘要:
    用浓度为0.5‰、1‰、2‰、5‰、1%、3%、5%、7%、10%的火炬树叶片浸提液处理玉米根尖6、12、24、36 h,研究其对玉米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低浓度(≤2‰)浸提液外,火炬树叶片浸提液对细胞产生了明显的毒害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有丝分裂指数逐渐降低,同时诱发了微核、多核和染色体畸变的发生。畸变率与浸提液浓度和处理时间呈正相关。
    17  干旱胁迫下维生素C对玉米幼苗根系的影响
    李才生,胡寿祥,巫薇薇
    2010, 18(5):80-81.
    [摘要](523) [HTML](0) [PDF 0.00 Byte](1818)
    摘要:
    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对干旱胁迫下的玉米幼苗进行处理,测定玉米幼苗根系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维生素C能提高玉米幼苗根系的保水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的影响。在维生素C浓度为80 mg/L时,处理效果最好,根长比对照增加17.67%,鲜重比对照增加21.98%,干重比对照增加17.33%,相对含水量比对照增加22.23%,根系活力比对照增加25.4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对照增加53.60%,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对照增加19.37%。
    18  干旱条件下不同种衣剂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杨国航,栗雨勤,王卫红,柳斌辉,杨洪春,赵久然
    2010, 18(5):82-85.
    [摘要](981) [HTML](0) [PDF 0.00 Byte](2022)
    摘要:
    在大田和干旱棚条件下,研究了种衣剂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衣剂对改善种子抗(耐)旱性能、提高发芽率、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产量具有一定效果。不同种衣剂处理的效果有所不同,锐胜100 mL+满适金100 mL处理100 kg种子的效果最佳;其次为满适金100 mL/100 kg种子和锐胜100 mL/100kg种子处理,两者效果相当。北农玉米种衣剂常规用量(20%克福,2 000 mL/100 kg种子)和八达种衣剂常规用量(20%克福,2 000 mL/100 kg种子)两者效果相仿。
    19  夏玉米冠层反射光谱与植株水分状况的关系
    王娟,,郑国清,
    2010, 18(5):86-89.
    [摘要](1051) [HTML](0) [PDF 0.00 Byte](2164)
    摘要:
    通过不同夏玉米品种生育期内冠层叶片含水率与不同波段组成的比值指数(RV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线性、指数、对数、幂函数以及多项式回归分析,研究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冠层叶片和植株水分状况与反射光谱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冠层叶片和植株含水率与460~670 nm范围内波段反射率均成负相关,与730~1 260 nm范围内波段反射率均成正相关。其中冠层叶片含水率与460、500、600、650、670 nm范围内波段反射率均呈显著相关,而植株含水率与460、500、600、650、670、780、800、850、900、950、1 050 nm范围内波段反射率相关性也较高。冠层叶片含水率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比值指数(RVI)相关性中只有RVI(950,550)、RVI(850,730)、RVI(800,730)和RVI(780,730)4个波段呈极显著正相关。RVI与叶片含水率相关性以RVI(850,730)最优, NDVI与叶片含水率相关性以NDVI(1050,550)最优。植株含水率也与RVI和NDVI呈正相关,相关性均较好,但NDVI优于RVI。RVI与植株含水率相关性以RVI(800,500)最优,决定系数为0.849 0;NDVI与植株含水率相关性以NDVI(780,650)最优,决定系数为0.864 5。
    20  玉米苗期耐低钾基因型筛选方法研究
    刘俊风,鞠会艳,边鸣镝,高洁,王新,杨振明
    2010, 18(5):90-95.
    [摘要](1220) [HTML](0) [PDF 0.00 Byte](1919)
    摘要:
    通过水培实验及低钾土壤的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供钾水平对玉米苗期吸钾量和钾利用指数的影响及筛选耐低钾玉米基因型的最佳指标、适宜生育时期及钾浓度。结果表明,水培实验的筛选指标为钾利用指数优于吸钾量,筛选的适宜生育时期为6叶期,钾浓度为0.1 mmol/L。经筛选初步确认吉单27为较耐低钾胁迫的基因型,先玉335在低钾胁迫条件下为相对敏感基因型。
    21  吉林省主要土壤类型固定态铵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鸿斌,高强,赵兰坡
    2010, 18(5):96-98.
    [摘要](1416) [HTML](0) [PDF 0.00 Byte](2013)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分析测定,研究了吉林省主要土壤类型固定态铵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吉林省主要土壤固定态铵含量最高为336.72 mg/kg,最低为57.87 mg/kg,平均为187.62 mg/kg;固定态铵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含量顺序为黑土>黑钙土>白浆土>暗棕壤>风砂土;土壤中固定态铵与<0.01 mm粘粒含量呈P0.01水平的极显著正相关,与< 0.001 mm粘粒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与阳离子交换量呈P0.01水平的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呈P0.05水平的显著正相关;与pH值无相关关系。
    22  前期控氮对夏玉米产量、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王彩彩,陶洪斌,王璞,戴明宏
    2010, 18(5):99-104.
    [摘要](973) [HTML](0) [PDF 0.00 Byte](1499)
    摘要:
    试验以郑单958为材料,在79 500株/hm2密度下研究了前期控氮对玉米产量、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喇叭口期施氮120 kg/hm2的条件下,前期按30~60 kg/hm2进行适度控氮,产量可达到10 108.5~10 170.0 kg/hm2,氮肥利用率为32.78%~33.35%。前期适当控氮保证玉米苗期对氮素的需求,达到蹲苗的效果,控上促下,培育壮苗,提高根系的吸收和合成能力。前期适度控氮还可保持植株后期较强的光合生产能力,增强根系吸氮能力,保证子粒有充足的碳氮来源,并促进干物质及氮素向子粒的运转,实现玉米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协同提高。
    23  有机无机复合肥及调节剂对玉米产量及磷素吸收的影响
    李翠兰,李志洪,高强,张晋京
    2010, 18(5):105-107.
    [摘要](1609) [HTML](0) [PDF 0.00 Byte](1990)
    摘要:
    通过田间根袋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拔节期和成熟期植株吸磷量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腐植酸和有机无机复合肥能增加玉米植株吸磷量,与施氮磷钾肥料处理相比,植株吸磷量增加幅度为13.7%~41.5%;施用微生物菌剂、腐植酸和有机无机复合肥增加了玉米产量,提高了玉米品质。
    24  吉林省不同肥力黑土玉米平衡施肥研究
    石玉海,许东恒,王立春
    2010, 18(5):108-113.
    [摘要](1628) [HTML](0) [PDF 0.00 Byte](2022)
    摘要:
    在吉林省黑土区3种不同肥力土壤上研究平衡施肥效果。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玉米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其增产顺序为低肥力黑土>中肥力黑土>高肥力黑土。高肥力黑土施肥适宜用量分别为N 145 kg/hm2、P2O5 46 kg/hm2、K2O 90 kg/hm2;中肥力黑土施肥适宜用量分别为N 90 kg/hm2、P2O5 69 kg/hm2、K2O 60 kg/h2;低肥力黑土施肥适宜用量分别为N 200 kg/hm2、P2O5 92 kg/hm2、K2O 30 kg/hm2。氮肥对玉米的增产增收效果最好,是玉米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玉米子粒吸收的养分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肥料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
    25  基于CROPWAT对玉米产量与水分关系的研究
    亢振军,,尹光华,刘作新,张法升,,关莉,曲威
    2010, 18(5):114-117.
    [摘要](1570) [HTML](0) [PDF 0.00 Byte](4405)
    摘要:
    依据CROPWAT模型结合田间补灌试验资料,采用作物水分响应模型研究辽西半干旱区玉米生育期产量与水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水分影响玉米产量依次为灌浆期>开花期>拔节期;实现玉米高产应选择的补灌时期以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组合为佳,补灌定额为135 mm;实现水分高效利用则选择开花期+灌浆期补灌,灌水定额为90 mm。
    26  吉林省玉米螟的化性类型与其主要特性的关系
    鲁新,刘宏伟,丁岩,张国红,李丽娟,汪洋洲
    2010, 18(5):118-121.
    [摘要](1222) [HTML](0) [PDF 0.00 Byte](2831)
    摘要:
    针对吉林省东部、西部地区的亚洲玉米螟一化性和二化类型种群,研究玉米螟滞育与饲养温度的关系、自交后代和杂交F1代的滞育后发育历期及在不同生态区的一代化蛹率。研究表明:人工累代饲养的两种化性类型玉米螟发育历期比较一致,但降低饲养温度后,滞育率则表现出明显不同,一化性类型玉米螟滞育率显著高于二化性类型。两种类型玉米螟人工饲养的后代,经诱导滞育后仍然存在滞育后发育历期上的差异,与其越冬代所具有的滞育后发育历期特性相似。两种类型玉米螟杂交F1代滞育后发育历期特性的表现因双亲在杂交组合中的相互关系而异,正交与反交组合F1代的滞育后发育历期差异显著。在吉林省东部、中部、西部3个生态区内,虽然相同类型玉米螟的化蛹率有较大区别,但在同一生态区内两种类型玉米螟的化蛹率仍具有显著差异,二化性类型玉米螟的化蛹率明显高于一化性类型。
    27  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玉米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
    王桂清,,张涛,孙华,徐秀德,董怀玉
    2010, 18(5):122-125.
    [摘要](1242) [HTML](0) [PDF 0.00 Byte](2005)
    摘要:
    从液体培养基的种类、培养方式、培养天数、萃取溶剂等方面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获得的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玉米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Fries培养液中静止培养15 d、极性溶剂提取的玉米灰斑病菌毒素生物活性最好,毒素对玉米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
    28  黑龙江省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产细胞壁降解酶和漆酶活性分析
    周舒扬,杨洪一,赵敏,梅丽艳
    2010, 18(5):126-130.
    [摘要](1899) [HTML](0) [PDF 0.00 Byte](4335)
    摘要:
    对黑龙江省感染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叶片进行采集,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并进一步单孢纯化,经形态学特征并结合真菌核糖体(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序列分析确认病原菌为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细胞壁降解酶和漆酶活性测定显示,病原菌可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纤维素酶(β-1,4-内切葡聚糖酶,Cx)和漆酶(Laccase),PG和PMG的活性在第4天有一个峰值,在第10天PG有一个小峰值;而Cx的活性较低且变化幅度不大。新月弯孢菌生长到72 h漆酶酶活达到最高峰,随后酶活逐渐下降;各种酶可连续产生,首先是漆酶酶活迅速增加,其次是PMG,再次是PG,而Cx的变化较小。研究首次发现新月弯孢菌产漆酶,推断其可能也在病菌侵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9  三峡地区玉米降水生产潜力及适宜开发研究
    艾训儒,姚兰,易咏梅,王柏泉
    2010, 18(5):131-136.
    [摘要](1317) [HTML](0) [PDF 0.00 Byte](1672)
    摘要:
    对三峡地区玉米降水生产潜力及适宜开发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全生育期,自然降水总量的41.9%用于农田蒸散。坡地与平地相比,坡地地表径流量占降水总量的28.3%,平地地表径流量占降水总量的12.3%;耗水系数平均为0.136 mm/(kg·hm2),比平地低0.007 mm/(kg·hm2)。影响玉米降水生产潜力的主要障碍因子是施肥水平、降水量和土壤侵蚀。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降水生产潜力增大,且施肥水平对坡地降水生产潜力的影响比平地更加明显;水土流失增加,降水生产潜力降低,降水量对降水生产潜力的贡献值为-3.135 kg/(mm·hm2),即每减少降水量1 mm,坡地降水生产潜力平均下降3.135 kg/hm2。在现有技术、土壤、投入水平及管理条件下,三峡地区大田玉米降水生产潜力开发程度(MKD)较低,坡地约60%~65%,平地约65%~70%。坡地玉米降水生产潜力适宜开发度(SKD)可达80%,平地可达90%。可开发程度(KKD)坡地平均为17.5%、平地平均为17.9%,平地降水生产潜力可开发程度比坡地稍大。
    30  甜玉米果穗不同计产方法对产量评价的影响
    刘萍,陆大雷,孙建勇,陆卫平
    2010, 18(5):137-141.
    [摘要](1564) [HTML](0) [PDF 0.00 Byte](1880)
    摘要:
    以30个鲜食甜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果穗不同计产方法(第1果穗计产、所有果穗计产和商品果穗计产)对产量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计产结果在甜玉米不同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第1穗净果穗计产结果比商品穗产量高0~35.78%(除个别品种外);所有净穗计入产量结果比商品穗产量高0.08%~35.78%,且各百分率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以商品果穗计产比较科学。商品果穗标准为非霉变果穗,除去苞叶、花丝、穗柄、虫咬、损伤、秃尖及秃基部分的完好净穗有效长度至少不短于10 cm的果穗。
    31  玉米子粒大小及其衡量方法
    荆绍凌,李淑华,才卓,孙志超,代玉仙,路明,许明学
    2010, 18(5):142-144.
    [摘要](2169) [HTML](0) [PDF 0.00 Byte](5211)
    摘要:
    玉米子粒大小及其整齐度是玉米商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常使用粒重(百粒重)来衡量子粒的大小,但粒重不能真实反映粒的体积和大小。通过对吉林省133个玉米品种子粒大小的研究对比分析,用体积表示法比百粒重法能更好的体现玉米品种子粒大小,提出了玉米子粒大小的体积表示法(粒数/L)和分级标准。分级标准划为3个等级,小粒在2 000粒/L以上,中粒在1 700~2 000粒/L,大粒在1 700粒/L以下。参试玉米品种中子粒大小以中粒品种最多,为60.9%,其次是小粒品种,大粒品种最少。
    32  中国玉米生产二次相对效率评价
    舒坤良,,郭亚梅,高敬伟,韩成伟,杨双
    2010, 18(5):145-148.
    [摘要](1451) [HTML](0) [PDF 0.00 Byte](1825)
    摘要:
    运用DEA方法,对中国19个玉米产区2000年以来玉米生产二次相对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各产区2006-2008年的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均值整体上高于2000~2002年的技术效率均值。参考效率和当前效率的相对大小及其变化影响玉米产区的二次相对效率。以二次相对效率作为玉米生产效率的评价标准能消除各产区生产条件差异的影响,体现各产区因实际努力而产生的效率,评价结果对每个产区均具有激励作用。
    33  遥感技术在玉米栽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李刚,杨粉团,姜晓莉,曹铁华
    2010, 18(5):149-152.
    [摘要](1664) [HTML](0) [PDF 0.00 Byte](2327)
    摘要:
    遥感技术是通过从远距离对物体发出的电磁波测量获取信息,进而综合运用物理原理、数学方法和地学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的一门新兴探测科学技术。在概述遥感监测原理的基础上,探讨遥感数据与玉米生物量、叶面积指数、氮素状况和产量估算的相关性及利用情况,并提出遥感技术提升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