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19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作物遗传学发展历程回顾与玉米育种目标的前瞻
    张铭堂,李建生, 才卓
    2011, 19(2):1-5.
    [摘要](1874) [HTML](0) [PDF 0.00 Byte](2754)
    摘要:
    遗传学的发展是依据性状表现在亲子间传递关系来建立遗传理论及法则,然后从解析遗传基因的核苷酸分子结构来验证遗传理论及法则。育种学是应用遗传原理,依据人类需要,选择并固定在某一特定生育环境最佳性状表现的遗传组合个体或品种,采用分子方法及关联分析来定义影响某一特定性状表现的遗传基因及遗传机制。未来对基因组学基因功能整体运作协调配合的了解,将提高育种的选择效率,并获得适应某一特定生育环境的最佳作物品种。
    2  我国北方不同年代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的演变及与产量的关系
    王晓东,史振声,李明顺,朴琳,鲁俊田
    2011, 19(2):6-11.
    [摘要](1433) [HTML](0) [PDF 0.00 Byte](1627)
    摘要:
    采用我国北方地区60年代~2000年有代表性的47个亲本自交系的穗部性状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年代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的演变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更替,自交系的单位面积产量、单株产量均呈增加趋势;穗粗、千粒重呈持续增加趋势;穗粒数呈缓慢降低趋势,与千粒重呈负相关关系;秃尖度、出籽率自70年代以来没有得到正向改良;穗长、穗行数各年代间差异不显著,改良效果不明显。在主要穗部性状中,对单株产量贡献率最大的是穗粗,其次是行粒数。
    3  玉米光周期敏感基因ZmELF4的克隆及其亚细胞定位
    张少方,王新涛,吴连成,吴刘记,谢丽莉,郭书磊,陈彦惠
    2011, 19(2):12-16.
    [摘要](1541) [HTML](0) [PDF 0.00 Byte](1385)
    摘要:
    以热带玉米自交系CML288为供试材料,根据拟南芥ELF4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ELF4在玉米上同源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上的登录号为HQ009862)。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683 bp,开放阅读框为432 bp,编码了144个氨基酸,与拟南芥、水稻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高达62%和75%,此外它们还共同包含一个高度保守的DUF1313未知功能结构域。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分别构建了能够高效表达的过量表达载体pBI-ZmELF4和带有GFP标记的融合表达载体pGIT-ZmELF4-GFP,利用融合表达载体进行洋葱表皮瞬时表达实验,结果将ZmELF4定位于细胞核内,说明该基因在细胞核内起作用。
    4  两种供氮水平下玉米穗部性状的QTL定位
    刘建超,米国华,陈范骏
    2011, 19(2):17-20.
    [摘要](1805) [HTML](0) [PDF 0.00 Byte](2800)
    摘要:
    以优良杂交种豫玉22两亲本Z3和87-1为基础构建一套F8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材料,在正常供氮和低氮两种氮水平下进行田间试验,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玉米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单穗粒数进行QTL定位分析。两种氮水平下共定位到24个玉米穗部性状的QTL位点,其中正常供氮条件下定位到13个QTL,低氮水平下定位到11个QTL,集中分布在第1(8个QTL)、第5(6个QTL)和第8(5个QTL)染色体上。两种氮水平下共位或紧密连锁的QTL位点较少,表明玉米穗部性状在低氮水平下的遗传机制发生很大改变。研究发现,第1染色体umc1122/bnlg1556位点是一个控制低氮水平下玉米单穗粒数的主效QTL,单个QTL可解释19.7%的表型变异,该位点还同时影响低氮水平下玉米穗长、穗行数和百粒重的表型。与前人定位结果比较发现,该位点所在的染色体区域是一个产量及氮效率相关性状的QTL富集区,对此位点附近进行相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能会在玉米氮高效分子育种上有所突破。
    5  玉米黄改骨干系植株性状的利用潜力评价
    付志远,宋桂良,丁冬,常建智,李卫华,胡彦民,汤继华
    2011, 19(2):21-25.
    [摘要](1350) [HTML](0) [PDF 0.00 Byte](1902)
    摘要:
    利用NCII设计,对玉米生产上常用的5个骨干黄改系的株型性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雄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雄穗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雄穗分枝数与雄穗长、穗位高和棒三叶夹角呈极显著负相关。雄穗长、雄穗分枝数和穗位高的遗传力较高,适宜在早代选择;株高和棒三叶夹角的遗传力较低,适宜在高代进行选择。黄改系lx9801的株高和雄穗长一般配合力高,特殊配合力方差大,在杂交组合的株高和雄穗长选配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浚926和浚928的利用应注意改良其穗位偏高的缺点。自交系昌7-2在株高上的特殊配合力和总配合力效应都较好,雄穗分枝数多,适合作父本;自交系K17的株高特殊配合力方差大,穗位高的总配合力效应小,在降低穗位高方面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
    6  适用于玉米特定分离群体的高通量SSR检测技术研究
    邹丽梅,,王凤格,赵久然,许理文,易红梅,宋伟
    2011, 19(2):26-28.
    [摘要](1188) [HTML](0) [PDF 0.00 Byte](1851)
    摘要:
    为了提高利用玉米DH群体进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效率,降低其成本,提出利用毛细管荧光电泳技术进行多个引物复合电泳的策略, 讨论此策略在玉米特定分离群体SSR分析中的应用,为提高玉米分子育种中的实验效率提供新思路。
    7  玉米自交系GS01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关淑艳,赵丽娜,王丕武,马义勇,曲 静,张君,姚丹
    2011, 19(2):29-33.
    [摘要](1388) [HTML](0) [PDF 0.00 Byte](1407)
    摘要:
    实验用玉米自交系GS01的幼胚作为外植体,探讨不同培养基、不同蔗糖浓度和不同2,4-D浓度等对GS01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经过继代培养筛选出胚性愈伤组织,使之分化、生根和出苗,成长为完整的植株。实验表明:玉米自交系GS01在N6培养基、2,4-D浓度为1 mg/L、蔗糖浓度为30 g/L时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
    8  玉米矮秆突变基因的鉴定与利用
    何川,郑祖平
    2011, 19(2):34-36.
    [摘要](1445) [HTML](0) [PDF 0.00 Byte](1234)
    摘要:
    利用玉米矮秆突变基因的致矮特性,根据基因重组的原理,通过导入热带血缘进行回交选择,研究玉米矮源导入热带血缘选育矮生玉米自交系的效果。结果表明,选育出配合力高的单基因br-2矮生系南381和南387,使抗病、抗倒、窄叶片等许多优良基因与br-2基因很好地结合,在玉米矮秆突变基因运用于玉米育种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
    9  Suwan1群体改良穗行选择效应研究分析
    黄开健,黄爱花,吴永升,韦新兴,陈国品,谭华,郑德波
    2011, 19(2):37-41.
    [摘要](2158) [HTML](0) [PDF 0.00 Byte](1398)
    摘要:
    利用改良穗行选择法对热带玉米群体Suwan1改良两轮后,选用掖478、黄早四、Mo17、丹340、桂529作测验种为母本,Suwan1C0、Suwan1C1、Suwan1C2群体和墨黄9号为父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20个测交组合,研究Suwan1改良效果。研究表明,经过两轮改良穗行选择后,Suwan1群体产量平均每轮增益6.22%;穗位变高,穗长、行粒数增加,平均每轮增益分别为5.11%、4.81%、2.25%;抽雄期变短,其他性状增益不大。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提高,但对产量特殊配合力改良效果不大。Suwan1群体与桂529有较强杂种优势,与丹340的杂种优势较弱,可用Suwan1及其自交系改良丹340等旅大红骨种质的抗病性和外观品质。
    10  温-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YA3237和YA3729选育与应用
    胡学爱,杨荣,刘世建,梁燕,杨雪,王玉涛
    2011, 19(2):42-44.
    [摘要](1576) [HTML](0) [PDF 0.00 Byte](1545)
    摘要:
    利用热带优良自交系S37和温带优良自交系豫32、N29分别杂交组配豫32×S37和S37×N29,S1代混合授粉,S2代以后按系谱法连续自交,同时进行多世代、多类型骨干系测交鉴定,育成集温带和热带种质优点的温-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YA3237和YA3729。以其作亲本,按照“温-热带种质自交系×温带自交系”和“温-热带种质自交系×热带自交系”模式,育成15个新品种通过国家及省级审定,并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的12个省、市、区推广应用90.9万hm2
    11  利用SSR标记划分黑龙江省中早熟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研究
    许崇香,闵 丽,安英辉,李伟忠,孙梅
    2011, 19(2):45-49.
    [摘要](1711) [HTML](0) [PDF 0.00 Byte](1399)
    摘要: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25个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初步进行了杂种优势群划分。从1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80 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80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361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数位4.513个,变化范围在2~8个,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化范围为0.298~0.827,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0.615。25个自交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54~0.939。UPGMA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自交系可分为4大类群(6个亚群),分类结果与系谱基本一致。
    12  对选育环境反应迟钝型玉米品种的思考
    丰光,景希强,李妍妍,曹祖波,黄长玲
    2011, 19(2):50-51.
    [摘要](1337) [HTML](0) [PDF 0.00 Byte](1214)
    摘要:
    针对我国不同时期代表性玉米品种的生产表现,提出环境反应迟钝型品种的概念,并通过抗逆性、适应性和育种等方面表述对选育环境反应迟钝型品种的认识。
    13  玉米超高产育种
    李自学,张建光
    2011, 19(2):52-53.
    [摘要](1779) [HTML](0) [PDF 0.00 Byte](1292)
    摘要:
    玉米超高产育种应主攻子粒产量指标,围绕产量指标“三高一广”开展选育,即自交系的高配合力,自交系及杂交种均高度耐密,高度的综合抗性,有广泛的适应性。
    14  甜玉米单倍体育种初探
    李高科,胡建广,刘建华,祈喜涛,于永涛
    2011, 19(2):54-57.
    [摘要](1215) [HTML](0) [PDF 0.00 Byte](1656)
    摘要:
    利用Stock6与甜玉米自交系265OR1的29个F2诱导株对2个美国超甜玉米单交种和2个人工合成超甜玉米群体进行杂交诱导,通过子粒颜色和形态标记识别,结合田间鉴定筛选单倍体,利用0.05%秋水仙素+2%二甲基亚砜进行染色体加倍。结果表明,12个诱导株诱导出单倍体,共获得19株单倍体植株,平均单倍体诱导率为0.016%~0.237%,其中诱导株3-2、3-6和2-7诱导率相对较高。不同类型材料间被诱导频率差异明显,遗传基础复杂、有利基因频率相对较高的群体被诱导率显著高于单交种,相同类型材料间被诱导率差异不显著。经染色体加倍,成功获得4株双单倍体,加倍率21.05%。
    15  种植密度对先玉335群体子粒灌浆特征的影响
    柯福来,,马兴林,黄瑞冬,王传海,徐安波
    2011, 19(2):58-62.
    [摘要](1746) [HTML](0) [PDF 0.00 Byte](1849)
    摘要:
    2008年在高产田内较大密度处理范围(22 500、45 000、67 500、90 000、112 500株/hm2)分析玉米品种先玉335群体子粒灌浆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产密度群体(90 000株/hm2)产量显著高于低密度(22 500株/hm2)和超高密度(112 500株/hm2)群体。各密度下群体子粒灌浆过程均可用Logistic方程模拟。高产密度的群体子粒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显著高于低密度、超高密度。不同密度群体子粒活跃灌浆期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群体子粒灌浆速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粒重渐增期的群体子粒灌浆速率,其次为线性灌浆期的群体子粒灌浆速率,后者与前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提高粒重渐增期的群体子粒灌浆速率对提高群体产量尤为重要。
    16  玉米自交系开花后叶片保绿度衰减特性遗传效应分析
    赵延明,张海艳
    2011, 19(2):63-66.
    [摘要](1163) [HTML](0) [PDF 0.00 Byte](1271)
    摘要:
    采用ADM遗传模型对不同玉米自交系开花后叶片保绿度衰减特性遗传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叶片保绿度衰减起始时间(Ts)、最大衰减速率出现时间(TVmax)、最大衰减速率(Vmax)均存在显著的遗传与环境互作效应,自交系叶片保绿度衰减特性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具有明显差异。利用包括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在内的遗传分析方法,可以更清楚地发现不同亲本叶片保绿度衰减特性的遗传效应差异,有利于筛选出具有较大遗传效应的自交系,用于玉米叶片保绿度性状的改良。
    17  氮肥施用量对超高产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孙宁,边少锋,孟祥盟,赵洪祥
    2011, 19(2):67-69.
    [摘要](1249) [HTML](0) [PDF 0.00 Byte](1621)
    摘要:
    在田间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玉米植株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够增加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提高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施用过量的氮肥会造成植株贪青徒长,使生育后期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影响产量。施氮量300 kg/hm2为试验区最适施氮量。
    18  玉米新改良群体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
    马春红 郑秋玲,,张凤莲,李运朝,崔四平,贾银锁,曾孟潜
    2011, 19(2):70-72.
    [摘要](846) [HTML](0) [PDF 0.00 Byte](1557)
    摘要:
    选用36份新种质合成相互轮回选择的2个基础群体(NRRSPⅠC0和NRRSPⅡC0)及常规的6个玉米优势群,测定多酚氧化酶(PPO)活性, 探讨其利用前景。结果表明,Tan-HzC5酶活性最高,抗病性最好,且Tan-HzC5、NRRSPⅡC0与ReidC2的PPO活性处于同一较高水平;Luda、PFC5的活性最低,与前三者差异极显著;Pn6C4、NRRSPⅠC0和Lan.C2居中。NRRSPⅡC0与NRRSPⅠC0田间表现高抗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Luda高度感病。PPO活性高低与田间抗感病害的试验结果相吻合。
    19  硅对NaCl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佐同,,高聚林,王玉凤,杨克军
    2011, 19(2):73-76.
    [摘要](926) [HTML](0) [PDF 0.00 Byte](1172)
    摘要:
    采用水培法研究盐胁迫下不同浓度硅对玉米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硅(1 mmol/L)能有效促进玉米生长,抑制叶绿素含量降低,降低细胞膜透性,提高玉米叶片和根系中的SOD、CAT和POD活性。叶片中SOD、CAT、POD活性均以Na2SiO3浓度为1 mmol/L时活性最强;根系中三种酶活性以Na2SiO3浓度为2 mmol/L时最强,表明硅对叶片和根系中的酶活性调控并非完全同步,也可能是硅在叶片和根系中作用途径不同所致。
    20  玉米成熟胚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
    裴冬丽,,李成伟,韩秀英,吴建宇
    2011, 19(2):77-79.
    [摘要](806) [HTML](0) [PDF 0.00 Byte](1560)
    摘要:
    以玉米品种豫玉32和安玉12的成熟胚为外植体,利用正交实验研究蔗糖、2,4-D、AgNO3 这3个因素及组合对玉米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安玉12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是MS+20 g/L 蔗糖+2.0 mg/L 2,4-D+5.0 mg/L AgNO3,豫玉32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是 MS+20 g/L 蔗糖+4.0 mg/L 2,4-D+10.0 mg/L AgNO3
    21  玉米丝黑穗病菌对植株体内内源激素水平改变的影响
    高增贵,张宝艳,张小飞,庄敬华,赵辉
    2011, 19(2):80-83.
    [摘要](1335) [HTML](0) [PDF 0.00 Byte](1899)
    摘要: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玉米苗期接种丝黑穗病菌后植株体内生长素(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从寄主与病菌互作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的变化研究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玉米植株后,植株体内单一激素ABA含量提高;IAA、GA和ZR的含量降低;IAA/ABA、ZR/ABA、GA/ABA及(IAA+GA+ZR)/ABA的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激素间的比值变化较单一激素的含量变化更加显著,相对单一激素的调控作用,激素间相互作用对调节植株生长发育更为重要。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玉米的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的一系列变化可能是引起植株出现畸形症状(如节间缩短、植株矮化和丛生等)的直接原因。
    22  东北春玉米密植群体种植方式产量性能效应研究
    王晓波,,齐华,赵明,王敬亚,梁熠,盛耀辉,刘明,吴亚楠,于吉林
    2011, 19(2):84-89.
    [摘要](1127) [HTML](0) [PDF 0.00 Byte](1261)
    摘要:
    采用“局部精作穴播”和传统“大小行”两种种植模式,对不同密度不同基因型群体春玉米产量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紧凑型品种采用“大小行”种植方式其经济产量为11 879~12 170 kg/hm2。采用“局部精作穴播”种植模式更有利于群体产量潜力的挖掘,与常规的“大小行”模式相比,随着密度的提高,穗粒数成为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在光合性能方面,保持适度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净同化率是“局部精作穴播”种植模式取得高产的必要保证。
    23  东北地区自然降雨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水分的影响
    孙仕军,闫瀛,张旭东,王铁良,尹光华
    2011, 19(2):90-94.
    [摘要](1053) [HTML](0) [PDF 0.00 Byte](1348)
    摘要:
    以沈阳地区为例,通过大田试验,对天然降雨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含水率的波动变化与降雨量和棵间蒸发密切相关。种植密度对土壤储水区的分布有一定影响,高密度时20~40 cm土层水分变化最大,低密度下最小。依靠自然降雨,适宜种植密度为48 000株/hm2,产量可达12 567.3 kg/hm2
    24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性能的影响
    李向岭,李从锋,葛均筑,侯海鹏,赵明
    2011, 19(2):95-100.
    [摘要](1297) [HTML](0) [PDF 0.00 Byte](2291)
    摘要:
    以先玉335、郑单958和登海661为材料,设置3个播期和4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播期和密度对玉米产量性能构成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其产量、生育期天数、平均叶面积指数、收获指数、穗粒数、千粒重均降低,平均净同化率依次增加,穗数无显著性差异。随密度增加,其产量、平均叶面积指数、穗数均增加,平均净同化率、生育期天数、收获指数、穗粒数、千粒重依次降低。对产量性能构成指标与播期和密度进行回归分析, 表明密度对产量性能等指标的影响程度都大于播期。产量性能构成指标对产量的直接通径效应均为正效应,平均叶面积指数通过生育天数、穗数对产量有正向的间接效应,且穗数的正效应较大;平均叶面积指数通过平均净同化率、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有负向的间接效应,且平均净同化率的负效应较大。平衡协调产量性能构成指标的关系,适当提前播种和增加种植密度可增加玉米平均叶面积指数、生育期天数及穗数,有利于产量的提高。试验表明,平均叶面积指数为4.18、平均净同化率为5 g/(m2·d)、生育期天数为120 d、收获指数为0.50、有效穗数为89 000穗/hm2、单穗粒数为480粒、千粒重为290 g,玉米可以实现12 000 kg/hm2以上产量水平。
    25  辽西地区玉米高产品种和技术模式筛选研究
    侯志研,王大为,郑家明,付景昌,白伟,赵奎华
    2011, 19(2):101-104.
    [摘要](1334) [HTML](0) [PDF 0.00 Byte](1239)
    摘要:
    对辽西地区玉米高产品种和技术模式进行筛选研究,提高辽西地区玉米综合生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株高间达到了极显著差异,不同品种之间的产量性状各异,产量以辽单565最高,为11 980.50 kg/hm2;中农4号最小,为5 692.50 kg/hm2。不同技术模式对辽单565株高和产量性状影响各异,以双层施肥处理最大,为11 005.50 kg/hm2;双珠定向处理最小,为7 480.00 kg/hm2
    26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瑞平,李伟堂
    2011, 19(2):105-108.
    [摘要](579) [HTML](0) [PDF 0.00 Byte](1275)
    摘要:
    对传统耕法、宽窄行立茬交替休闲+条带深松、宽窄行立茬+秸秆粉碎还田+条带深松、宽窄行立茬+秸秆条带覆盖+条带深松、宽窄行立茬+全方位深松5个耕作模式下土壤呼吸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少免耕模式与传统耕法相比土壤呼吸速率降低,宽窄行立高茬+秸秆粉碎还田+条带深松降低最为明显,降低了42.63%。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存在显著线性关系。
    27  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播种深度与出苗相关性的研究
    吴海燕,崔彦宏,孙昌凤
    2011, 19(2):109-113.
    [摘要](538) [HTML](0) [PDF 0.00 Byte](1685)
    摘要:
    测定4个播种深度处理对玉米4种不同子粒类型的32个品种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至出苗天数、出苗率、中胚轴长度(干重)、胚芽鞘干重、苗长(干重)与播种深度显著相关。一般玉米种子播种深度应以5.0 cm较好,不同类型玉米种子所适应的播种深度不同,马齿型和半硬粒型品种可适当深播,半马齿型和硬粒型品种应适当浅播,以提高出苗率。
    28  氮肥运筹对农大108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王秀斌,裴雪霞,夏文建,刘文娜
    2011, 19(2):114-118.
    [摘要](699) [HTML](0) [PDF 0.00 Byte](1072)
    摘要:
    以农大108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子粒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增产效果差异显著,其中,1/3氮肥底施、2/3氮肥两次追肥(N3)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1/4氮肥底施、3/4氮肥3次追肥(N4)处理,氮肥全部作底肥(N1)处理增产效果最小。分次施肥有利于子粒粗蛋白含量、子粒蛋白质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随着施肥次数的增加,子粒粗蛋白含量、子粒蛋白质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均呈上升趋势,以N4处理最佳,其次是N3处理。氮肥不同运筹方式氮素表观损失量差异显著, N1处理其表观损失量最高,N3处理最低。因此,N3处理有效促进了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显著增加了产量和子粒蛋白质产量,降低了氮素表观损失量,是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29  施钾对华北高寒区饲用玉米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左启华,,李会彬,张立峰,,杜雄,边秀举
    2011, 19(2):119-122.
    [摘要](335) [HTML](0) [PDF 0.00 Byte](941)
    摘要:
    在冀西北高寒区旱砂地条件下,研究钾肥施用量对饲用玉米产量和营养品质、根系吸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肥显著提高了饲用玉米的生物产量,增产5.3%~27.7%;施钾肥降低了粗蛋白、粗脂肪、全磷含量,显著增加了粗纤维、粗灰分和全钾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6.9%、18.0%和85.9%,3个施钾肥处理生物累积量分别提高36.1%、50.4%和137.1%;施钾肥明显提高了伤流强度、各养分流量和钾离子浓度,其中,钾离子流量和浓度分别提高240.7%和42.9%,降低了茎基部伤流液中全氮和无机磷的浓度。均衡养分管理是提高饲用玉米产量及肥料效应的关键。
    30  有机肥磷替代化肥磷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磷素吸收的影响
    刘占军,谢佳贵,张宽,王秀芳,侯云鹏,尹彩侠,李书田
    2011, 19(2):123-128.
    [摘要](375) [HTML](0) [PDF 0.00 Byte](1042)
    摘要:
    2008~2009年在吉林省公主岭黑土上研究有机肥磷部分替代化肥磷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磷替代化肥磷增加苗期或拔节期土壤速效磷含量;与100%化肥磷处理相比,用30%有机肥磷替代化肥磷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子粒产量和磷素吸收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增加营养体磷素的再分配率和对子粒的贡献率,提高了磷素的农学效率。
    31  利用ISSR技术分析禾谷镰孢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何婧 ,郭庆元,王晓鸣,宋利宁,张维娜,武小菲
    2011, 19(2):129-134.
    [摘要](711) [HTML](0) [PDF 0.00 Byte](1722)
    摘要:
    采用ISSR标记对采自我国11个省的玉米茎腐病相关禾谷镰孢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利用筛选出的14个ISSR引物对供试的115株禾谷镰孢菌株进行扩增,共获得63条扩增清晰、重复性高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60条,占95.2%。扩增条带分子量为150~2 000 bp,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4.5条带。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在地理种群水平上,基因多样性指数在0~0.291 9之间,平均为0.159 1;Shannon‘s多样性指数在0~0.425 2之间,平均为0.236 0,表明不同地理种群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多样性指数、等位基因数的增大与各种群内样本数量增加有关。遗传相似性分析证明,山东省种群与河南省种群间的遗传相似性最高,内蒙古种群与河北省种群间遗传相似性最低。在相似性系数为0.682时,可将115个菌株区分为2个聚类组,各组下又可分为3个亚组,分组结果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有一定相关性,表明禾谷镰孢的遗传分化与生态地理有关。
    32  辽宁省玉米锈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研究
    傅俊范,康晓军,周如军,于舒怡
    2011, 19(2):135-139.
    [摘要](525) [HTML](0) [PDF 0.00 Byte](1978)
    摘要:
    根据玉米锈病田间症状和病原菌形态,鉴定确认辽宁省玉米锈病是由玉米柄锈菌(Puccinia sorghi Schw.)所致。病原菌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夏孢子萌发温度为5℃~35℃,最适温度为25℃;最适湿度为100%;萌发pH为4~10,最适pH值为7。供试碳源对夏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最适碳源为蔗糖。供试氮源对夏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酪氨酸的抑制作用最大。夏孢子致死温度为47℃、10 min;冬孢子致死温度为49℃、10 min。冬孢子室内常温下越冬最多存活75 d。
    33  玉米粗缩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黄强,李晚忱,王振营,何康来
    2011, 19(2):140-143.
    [摘要](546) [HTML](0) [PDF 0.00 Byte](1742)
    摘要:
    从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分布、病症特征、病原、寄主范围、传播方式和特点、流行规律、品种抗病性等方面回顾玉米粗缩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引起玉米粗缩病的病原有Maize rough dwarf virus(MRDV)、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和Mal de Río Cuarto virus (MRCV),在我国流行的是RBSDV,主要依靠Laodelphax striatellus传播。间作套种尤其是麦/玉米种植模式与玉米粗缩病暴发流行密切相关,主要是为病毒和传毒介体提供了栖息繁衍环境和循环寄主。目前玉米粗缩病抗性种质资源缺乏,应用的防治技术还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求。协调高效的种植模式(间套种)与防病需求之间的关系,研发简便、实用、高效的防病治病措施,抗玉米粗缩病种质资源的创新是生产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34  玉米DUS测试主要数量性状分级方法的研究
    王凤华,郝彩环,周海涛,侯佳明,王威
    2011, 19(2):144-147.
    [摘要](762) [HTML](0) [PDF 0.00 Byte](1268)
    摘要:
    以2002~2009年的植物新品种测试数据为基础,利用LSD0.05值为基本参数,结合传统分级方法研究一种适用于多年数据的分级方法,利用该方法对2010年公主岭分中心玉米株高数据进行级别划分,并利用传统分级方法进行验证,最终得到一种稳定的、适用于吉林省公主岭地区玉米株高的分级标准,可为国内玉米数量性状的分级研究提供参考。
    35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玉米子粒饱满度测评新方法
    杨锦忠,张洪生,宋希云,王新勤
    2011, 19(2):148-152.
    [摘要](433) [HTML](0) [PDF 0.00 Byte](1111)
    摘要:
    玉米饱满度指数定义为子粒饱满部分长度与总长度之比。以8个玉米品种各400颗典型子粒为材料,用平板扫描仪采集其非胚面的RGB图像,用ImageJ软件实现了半自动测定上述二者的长度。参试玉米品种的饱满度指数符合正态分布,均值为0.46~0.58,品种之间差异显著,变异系数为12.5%~18.8%。根据饱满度指数将8个品种聚为3个类群,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饱满度指数能够定量描述玉米的子粒饱满程度,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快速准确地进行测定,为玉米品质评价和子粒生长诊断提供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