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19卷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不同选择方向回交改良玉米后代的出苗率和大斑病抗性
    熊尧宇,,李芦江,文水清,陈文生,杨克诚,高世斌,潘光堂,荣廷昭
    2011, 19(6):1-5.
    [摘要](1321) [HTML](0) [PDF 565.61 K](289)
    摘要:
    在以08-641(R08)为轮回亲本的BC2F2材料中,以种子形状和颜色是否类似R08为标准,选出供体不同的两个典型材料,一个种子形状和颜色类似R08(编号为A,供体为CN962);另一个种子形状和颜色不类似R08(编号为B,供体为8065)。分别自交两代得到79个不同株系(BC2F4),A材料自交分离得到的株系群体称A株系群,B材料自交分离得到的株系群体称B株系群。把A、B株系群分别按上述标准进行双向分类,得到AR、ANR和BR、BNR共4个次级分类株系群。通过对这些不同分类群回交后代株系的田间出苗率与大斑病抗性鉴定和配合力分析,探讨不同选择方向对轮回亲本R08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79个回交后代株系中,26个株系的出苗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R08,29个高抗大斑病。不同选择方向的回交后代比较显示,对R08田间出苗率和大斑病抗性的改良,以种子形状和颜色不似R08为标准选择得到的回交后代株系优于以种子形状和颜色类似R08为标准选择得到的回交后代株系。因此,回交过程中在加强改良目标性状的基础上,采取多向选择策略可能有利于提高回交改良的育种效率。
    2  S1选择法对玉米群体产量性状改良效果的比较分析
    阚帅帅,刘志鹏,张林,王建军,王振华,李新海
    2011, 19(6):6-9.
    [摘要](1101) [HTML](0) [PDF 453.72 K](359)
    摘要:
    以产量性状及农艺性状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前人利用S1选择法实施群体改良获得的遗传增益、遗传变异及对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比较发现,S1选择法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群体产量和一般配合力,降低群体茎秆倒伏率和子粒含水量,但遗传方差降低较快。育种可考虑先运用混合选择法改良群体,克服遗传方差迅速降低的缺点,然后进行2~3轮的S1选择法进一步提高产量、适应性及耐自交能力,进而创造优异的育种新材料。
    3  玉米种子成熟度对F1代单株子粒产量的影响研究
    余志江,霍仕平,张键,张兴端,晏庆九,向振凡,张芳魁,邹永翠
    2011, 19(6):10-13.
    [摘要](1114) [HTML](0) [PDF 382.02 K](283)
    摘要:
    对15个玉米杂交组合种子不同成熟度与F1代产量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种子对F1代单株子粒产量会产生显著影响,F1代单株子粒产量与种子成熟度呈二次曲线关系(y=a+bx+cx2),并因组合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这种影响随种子成熟度提高而逐渐减小。杂交双亲对F1代单株子粒产量的影响表现,种子成熟度较低时,父本的作用比母本更明显;随种子成熟度提高,父母本的作用同等重要。本研究条件下,授粉35 d后收获的杂交种子已具备正常活力和丰产能力,且对F1代单株子粒产量的影响较小,在此后的时间内可根据需要适时收获。
    4  不同玉米杂交种耐盐碱性鉴定
    肖万欣,赵海岩,刘晶,史磊,汪经宏,赵勐,常程,张书萍
    2011, 19(6):14-19.
    [摘要](1579) [HTML](0) [PDF 592.76 K](305)
    摘要:
    在不同盐碱含量的试验地,通过整个生育期对供试材料耐盐碱指标进行测定,评价不同玉米杂交种的耐盐碱性,并对供试材料的耐盐碱性划分等级。研究结果表明,成株率耐盐碱指数与出苗率、最终产量耐盐碱指数均呈正相关关系,且均达显著水平。开花散粉期较短的ASI和较高的成株率、生殖生长期较多的绿色叶片数和穗粒数是耐盐碱性较高的品种获得高产的基础。与其他杂交种相比,辽1127和铁研39不仅表现出较高的耐盐碱性,且具有良好的生产潜力。
    5  玉米自交系郑58和丹340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邓川 ,牛亚玲,杨振明 ,杨德光,边鸣镝
    2011, 19(6):20-24.
    [摘要](1057) [HTML](0) [PDF 923.55 K](433)
    摘要:
    研究选取9个优良玉米品种的自交系,以幼胚为外植体,以N6、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探讨基因型、培养基类型、外植体大小、激素浓度等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分析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生长状态的差异,对诱导成功的愈伤组织进行分化和再生。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率起决定作用,且基因型和培养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外植体大小在1.5~2.0 mm时的幼胚较适合诱导胚性愈伤组织;2,4-D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起关键作用, 浓度在2.0~2.5 mg/L时大多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
    6  玉米花期性状的QTL分析
    吴欣 ,季洪强,赵国建,李绍伟,王建文, 胡彦民
    2011, 19(6):25-29.
    [摘要](1093) [HTML](0) [PDF 472.62 K](341)
    摘要:
    选用来自农大108(黄C×许178)的一套包含151个重组近交系为基础材料,通过一年3点试验,对玉米散粉期、吐丝期及散粉-吐丝间隔期进行QTL分析,共定位了7个散粉期的QTL、8个吐丝期的QTL及7个散粉-吐丝间隔期的QTL。这些QTL集中分布在第1、3、9号染色体上的3个区段,单个性状检测到QTL的总效应可分别解释性状表型变异的10.18%~33.85%。
    7  远缘背景下玉米主要性状的QTLs分析
    石海春,乔晓,柯永培,傅体华,袁继超,余学杰
    2011, 19(6):30-39.
    [摘要](1089) [HTML](0) [PDF 1.28 M](272)
    摘要:
    通过远缘杂交导入大刍草基因,创造玉米新种质,并对相关重要性状进行QTL定位,明确其QTL数目、位置和基因效应。以玉米自交系K169×1147构建的202个F2:3家系为作图群体,构建具有132对SSR标记的玉米遗传图谱,覆盖整个基因组1 979.6 cM,平均图距15.0 cM。利用完美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14个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中的68个QTLs。其中,控制株高、穗位高和叶面积的有14个QTLs,单个性状的QTL为1~7个,每个QTL的作用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71%~12.98%;影响雄穗性状的有11个QTLs,单个性状的QTL为3~8个,每个QTL的作用可解释表型变异的3.61%~14.87%;影响穗长等经济性状的有43个QTLs,单个性状的QTL为1~7个,每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3.87%~20.09%。
    8  利用基因枪法对玉米自交系501的转化研究
    石薇 ,黄丛林, 张秀海, 吴忠义,杨德光
    2011, 19(6):40-44.
    [摘要](863) [HTML](0) [PDF 1.92 M](367)
    摘要:
    用基因枪法分别将带有潮霉素磷酸转移酶标记基因的pCI-Os07G0622000、pCI-AK072466两种克隆载体导入玉米自交系501,对自交系501幼胚和愈伤组织两种受体进行转化。结果表明,501的幼胚和愈伤组织的转化情况不同,平均再生频率分别为10.25%和0.85%;PCR分子检测表明,Os07G0622000AK072466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501幼胚和愈伤组织两种受体最终分别获得15株和2株转基因植株,平均转化率分别为1.67%和0.19%。在自交系501的两种受体中,幼胚更适合作基因枪转化的受体材料。
    9  优质高产早熟糯玉米杂交种选育方法研究
    陈艳萍 袁建华,孟庆长,赵文明,孔令杰,郑飞
    2011, 19(6):45-48.
    [摘要](1502) [HTML](0) [PDF 517.50 K](312)
    摘要:
    针对生产上糯玉米品种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苏科花糯2008的成功育成过程,明确糯玉米的育种目标为优质(食用品质、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高产稳产、早熟,探讨选育思路、种质创新和各性状选择方法,并提出今后糯玉米种质创新的发展方向。
    10  不同品种氮素累积量及转移的基因型差异
    蔡红光 ,张秀芝 ,任军,高强,陈范骏,米国华
    2011, 19(6):49-52.
    [摘要](1651) [HTML](0) [PDF 385.96 K](1096)
    摘要:
    以4个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吐丝前后氮累积量和氮转移的基因型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单209耐低氮能力较强;四密25对增施氮肥反应敏感,增施氮肥后增产幅度较大,表现出明显的喜氮特性。吐丝之后氮累积量较少的基因型,其相应的产量也较低。高产品种的选育应侧重花后氮素吸收,同时对于现有高产品种也应侧重花期氮肥的追施。
    11  玉米光温敏无雄穗系植株多种植物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周燕,蔺万煌,萧浪涛,童建华,苏益,罗红兵
    2011, 19(6):53-57.
    [摘要](1024) [HTML](0) [PDF 802.42 K](269)
    摘要:
    以玉米光温敏无雄穗系I17及其正常系N17植株为试验材料,在春季和秋季种植条件下分别测定叶片与雄穗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和玉米素(ZT)的含量,研究植物激素对玉米光温敏无雄穗系植株雄穗发生及其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种植的无雄穗系I17与正常系N17的叶片和雄穗中IAA、GA3、ZT和ABA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秋季种植的无雄穗系I17叶片中IAA、GA3和ZT含量在苗期、抽雄期及花粒期均显著低于正常系N17,ABA含量显著高于N17。在植物激素平衡方面,秋季种植的无雄穗系I17叶片中IAA/ABA、GA3/ABA及ZT/ABA的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系N17的相应值。IAA、GA3和ZT的严重亏损与ABA的过量积累是引起玉米无雄穗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低温冻害对玉米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郑琪,王 威,王汉宁,任根深,丁志远,徐创业
    2011, 19(6):58-61.
    [摘要](1409) [HTML](0) [PDF 522.45 K](313)
    摘要:
    以不同水分含量的玉米杂交种富农1号、郑单958和辽单565的成熟鲜果穗为试验材料,通过0℃、-5℃、-10℃、-15℃、-20℃和-25℃低温处理12 h,研究不同处理下不同品种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当种子水分含量低于15%时,低温冻害对种子的萌发活力影响不明显;当水分含量处于15%~25%之间、温度低于-20℃时,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明显;当水分含量处于25%~30%之间、温度低于-15℃时,会明显影响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同一水分下,温度低于-20℃时,郑单958和辽单565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幅度最大,富农1号下降幅度远小于前两者;当温度降至-25℃时,3个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都降到了最低值。
    13  膦酸胆碱合剂对东北地区春玉米根系质量与产量的影响
    兰宏亮 董志强,裴志超 ,徐田军,解振兴
    2011, 19(6):62-69.
    [摘要](1254) [HTML](0) [PDF 816.72 K](594)
    摘要:
    以不同品种京单28和先玉335为试材,通过设置5个种植密度,采用膦酸胆碱合剂(ECK)处理,研究化学调控技术对不同密度群体春玉米根系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京单28和先玉335根系气生根数和总根数下降,根系干物重和根系活力降低,两个品种的双穗率、穗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均下降,空秆率上升,不同处理的子粒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56 250株/hm2密度处理获得最高产量。经膦酸胆碱合剂处理后,两个品种不同密度的根系气生根数增加,根系干物重和根系活力提高,高密度条件下群体产量构成因素得到改善,两个品种均在90 000株/hm2密度处理获得最高产量。研究表明,膦酸胆碱合剂能提高根系质量,缓解玉米群体的密度效应,可为实现密植群体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持。
    14  铅镉复合胁迫对不同耐性玉米衰老特性的影响
    曹莹,赵艺欣,刘洋 刘玉莲
    2011, 19(6):70-73.
    [摘要](1200) [HTML](0) [PDF 523.82 K](329)
    摘要:
    水培条件下,选用2个对铅、镉不同耐性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镉、铅复合胁迫下玉米的衰老特性。结果表明,随铅、镉复合胁迫浓度升高,玉米幼苗叶片内丙二醛(MDA)含量增大,但耐性玉米品种增加幅度较小;铅、镉复合胁迫降低了玉米幼苗生物量干重、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敏感品种下降的幅度较大。金禾209对铅、镉复合胁迫具有较强的耐性。
    15  施氮量对超高产春玉米花粒期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叶君,高聚林,王志刚,于晓芳,孙继颖,李丽君,高英波,王海燕,贾宁,高鑫,崔超
    2011, 19(6):74-77.
    [摘要](1092) [HTML](0) [PDF 499.88 K](291)
    摘要:
    以内单314为材料,研究施氮量对超高产春玉米不同层位叶片花粒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低于439.8 kg/hm2时,同一层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表现出随施氮量增加而增高的趋势;当施氮量超出439.8 kg/hm2时,各层位叶片的SPAD、Pn、Fv/Fm降低,且叶位越低降幅越大。同一施氮水平下,不同层位叶片SPAD、Pn、Fv/Fm花粒期变化不同,上位叶片自散粉后0~20 d相对稳定或略有上升,21~40 d迅速降低;中位叶片整个花粒期缓慢降低;下位叶片自散粉后0~20 d缓慢降低,21~40 d后迅速降低。当施氮量为439.8 kg/hm2时,超高产春玉米花粒期不同层位叶片衰老得到延缓,利于其花粒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是实现超高产的重要基础。
    16  PAL肥料增效剂对黄土旱塬春玉米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张建军 ,王磊 ,樊廷录 ,王勇 ,赵刚,唐小明,李尚中,党翼
    2011, 19(6):78-81.
    [摘要](736) [HTML](0) [PDF 521.49 K](302)
    摘要:
    2008~2010年在陇东黄土旱塬进行春玉米田间试验,研究PAL肥料增效剂对黄土旱塬春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量情况下,配施凹凸棒(PAL)肥料增效剂玉米增产效果明显,施氮量180 kg/hm2、配施PAL肥料增效剂90 kg/hm2的处理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3年平均分别为11 637.6 kg/hm2和43.8 kg/(mm·hm2),较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14.4%和13.0%,较相同施氮量不配施PAL处理分别增加6.0%和5.4%,产量性状优,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17  我国北方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生理指标的变化
    王晓东,史振声,李凤海,王志斌,王宏伟,吕香玲,朴琳,葛选良
    2011, 19(6):82-86.
    [摘要](1003) [HTML](0) [PDF 740.73 K](357)
    摘要:
    以我国北方地区上世纪50年代以来生产上有代表性的15 个主栽品种为试材,对灌浆期穗位叶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其随年代推进和品种更替而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呈增加趋势,这种趋势在灌浆后期越发明显;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呈降低趋势,说明近期品种持绿性优于早期品种,利于后期光合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增加趋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逐渐降低,这种趋势在灌浆后期尤为突出,表明近期品种具有较强的清除活性氧的能力。
    18  玉米抗旱性状与株型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董红芬,李洪,霍成斌,李爱军,阎晓光
    2011, 19(6):87-90.
    [摘要](968) [HTML](0) [PDF 418.32 K](284)
    摘要: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抗旱品种进行产量与玉米株型性状、抗旱性状关联度分析以及抗旱性状与株型性状关联度矩阵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玉米各性状因素关联序列中,产量与叶片卷曲指数、雌雄开花间隔(ASI)的关联度较大;抗旱性状与株型性状的关联矩阵中关联关系较为复杂,其中叶片卷曲指数、穗秃尖与叶片数的关联最紧密,ASI与雄穗分枝数关联度最大。
    19  间作与清种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李植,秦向阳,李美,王建辉,王晓光,曹敏建
    2011, 19(6):91-94.
    [摘要](825) [HTML](0) [PDF 462.64 K](313)
    摘要:
    以清种玉米为对照,设计玉米/大豆4∶2间作,在间作区内实行3年轮作处理,对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前期间作玉米株高和叶面积高于清种,后期间作相对较低,差异不显著。间作条件下,玉米根系总长、表面积、体积均高于清种,差异极显著。产量构成因素中,间作玉米穗长和行粒数均高于清种,差异显著;穂粗、穗行数和百粒重差异不显著。单纯比较玉米产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间作的单位面积子粒总产量明显高于对照。
    20  松辽平原玉米带高产与平产土壤碳氮含量研究
    张志丹,李春丽,赵兰坡,杨学明,王鸿斌,王楠 ,王淑华,周雅娟
    2011, 19(6):95-100.
    [摘要](806) [HTML](0) [PDF 787.86 K](311)
    摘要:
    以松辽平原玉米带高产培育土壤与平产土壤(常规耕作土壤)为研究对象,在田间调查采样的基础上,研究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在松辽平原不同地区两种土壤中的含量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乾安、公主岭和扶余3地的高产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含量较高,而在其他地区高产土壤的有机碳与全氮含量则低于平产土壤。各采样地区之间C/N差异较大,对于C/N较低的土壤,高产培育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其C/N。相同采样地区的高产土壤与平产土壤的C/N较为相近,没有显著差异。松辽平原玉米带耕层与犁底层的交界面随耕作方式的不同而呈现“波浪”和“平面”两种形态,平面型耕地作物产量更高。高产土壤不同深度下的碳氮含量分布也不同,呈现表面聚集的趋势。因此,改善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肥力特征,需要综合考虑施肥方式、土壤特性等多种因素。
    21  吉林中部黑土区玉米高产栽培土壤培肥技术研究
    张梅,任军,郭金瑞,闫孝贡,刘剑钊,蔡红光,边秀芝
    2011, 19(6):101-104.
    [摘要](872) [HTML](0) [PDF 464.11 K](309)
    摘要:
    通过定位试验研究,探讨黑土区土壤亚耕层培肥技术,明确亚耕层土壤肥力对提高玉米产量的促进作用及不同耕作措施对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作用,论述吉林中部玉米主产区不同产量农田土壤速效养分状况及调控途径,提出玉米最大效益施肥量、最高产量施肥量,明确玉米施锌、镁的增产作用。
    22  长期秸秆还田对黑土碳氮及玉米产量变化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朱平,付菊升
    2011, 19(6):105-107.
    [摘要](1160) [HTML](0) [PDF 536.90 K](296)
    摘要:
    利用黑土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长期秸秆还田对黑土碳氮及玉米产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PK处理比较,玉米秸秆还田处理没有显著促进黑土有机碳的积累。与试验初期相比,3个处理(CK、NPK和秸秆还田+NPK)土壤有机碳均同步增加,2006年与试验初比较均呈显著差异。与CK、NPK处理相比,秸秆还田+NPK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N素的供应水平。各处理C/N比值在10.23~11.26之间。秸秆还田+NPK处理19年的玉米平均产量为8 958kg/hm2,与NPK处理基本一致,显著高于CK处理,表明施用有机氮(玉米秸秆还田)代替部分无机氮可以达到相同玉米产量水平。
    23  不同化性亚洲玉米螟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周淑香,鲁新,刘宏伟,丁岩,张国红,李丽娟,王瑞荣
    2011, 19(6):108-111.
    [摘要](818) [HTML](0) [PDF 473.45 K](277)
    摘要:
    从50对AFLP引物中筛选出9对多态性高、扩增稳定、重复性好的引物,对敦化一化型、洮南二化型和公主岭二化型3个地理种群共24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不同化性亚洲玉米螟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9对引物共扩增出1 127条清晰可辨的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 029条,平均多态性比例为91.30%;亚洲玉米螟不同种群个体间遗传相似性指数分布在0.430 7~0.667 5之间;同一种群内个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指数敦化一化型为0.439 9~0.524 0,洮南二化型为0.487 8~0.667 5,公主岭二化型为0.459 7~0.563 9,遗传相似性较低,表明亚洲玉米螟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24个亚洲玉米螟聚成两大类,敦化一化型聚为一类,洮南二化型和公主岭二化型聚为一类。
    24  玉米大斑病菌UP-PCR体系的建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高金欣 ,高增贵,吕淑霞,张秀霞,庄敬华,张硕
    2011, 19(6):112-117.
    [摘要](799) [HTML](0) [PDF 1.73 M](315)
    摘要:
    对通用引物PCR(UP-PCR)扩增反应中的dNTP、引物、MgCl2、DNA聚合酶和模板浓度以及退火温度(Tm)、PCR反应循环数等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建立适合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的UP-PCR反应体系,并筛选出7条多态性较好且稳定的引物。对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玉米主产区的24株病菌进行UP-PCR分析,共扩增出75条谱带,大小介于250~2 000 bp,多态性比率为72.0%,说明UP-PCR标记在玉米大斑病菌中存在较高的多态性。聚类分析显示,在阈值为0.796处菌株被分为8个类群。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群体存在明显的种内遗传分化现象,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和地理来源无明显的相关性,和生理小种组成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是遗传谱系就等于生理小种的简单对应关系。UP-PCR技术可以充分展现玉米大斑病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及差异性,可为有效地开展玉米大斑病菌的遗传进化及探讨其致病性的生理分化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25  吉林省玉米灰斑病菌RAPD分析
    任智惠,,苏前富,孟玲敏,李红,宋淑云,赵振伟,潘洪玉,晋齐鸣
    2011, 19(6):118-121.
    [摘要](695) [HTML](0) [PDF 1.22 M](284)
    摘要:
    从吉林省不同玉米生产区采集病样,分离得到38个玉米灰斑病菌纯化菌株,采用RAPD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玉米灰斑病菌在遗传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RAPD图谱聚类分析,病原菌株在相似系数约0.55处聚为一组;在相似系数约0.68处聚为5组,第2组共30个菌株,占所测菌株总数的78.9%,玉米灰斑病菌的遗传变异区域性不明显。
    26  河南省玉米茎腐病病原菌分离与致病性测定
    袁虹霞,闵营辉,张丹丹,邢小萍,李洪连,雷彩艳
    2011, 19(6):122-124.
    [摘要](555) [HTML](0) [PDF 1.02 M](269)
    摘要:
    连续两年从河南省主要玉米产区采集玉米茎腐病病害标本进行分离,对病原菌的种类和致病性进行鉴定与测定。结果表明,河南省玉米茎腐病的病原菌为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轮枝镰孢(F. verticillioides)和腐霉菌(Pythium sp.),其中,禾谷镰孢的分离频率最高,平均分离频率为43.12%;轮枝镰孢次之,平均分离频率为23.13%;腐霉菌的分离频率较低,平均分离频率为6.25%。禾谷镰孢的致病性最强,腐霉菌次之,轮枝镰孢的致病性最弱。禾谷镰孢是河南省玉米茎腐病最主要的病原菌。
    27  玉米种质抗灰斑病鉴定与评价
    吕香玲,李新海,陈阳,史振声,李凤海,傅俊范
    2011, 19(6):125-128.
    [摘要](541) [HTML](0) [PDF 426.32 K](318)
    摘要:
    对40份常用玉米自交系和22份回交群体(导入系)进行抗灰斑病鉴定与评价,筛选出对灰斑病表现高抗自交系1份、抗病自交系3份、中抗自交系9份及多份抗病回交导入后代。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玉米种质中多数自交系表现为感病,抗病种质较少。采用回交育种方法进行玉米灰斑病抗性改良,在受体与供体均为抗病材料的后代中抗病株率较高;在受体为感病材料、供体为抗病材料的后代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抗病株。
    28  玉米灰斑病菌与不同玉米品种互作后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
    王桂清
    2011, 19(6):129-133.
    [摘要](507) [HTML](0) [PDF 727.77 K](260)
    摘要:
    采用比色法测定玉米灰斑病菌06-09菌株与不同抗性玉米品种互作3代后再分离菌胞内和胞外纤维素酶(C1和C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互作当代再分离菌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均与寄主的抗感性无密切关系;与对照06-09原菌株比较,互作第2代和第3代再分离菌的胞外C1和Cx酶活性均升高;对于同一互作品种,互作第2代和第3代的酶活性明显高于第1代,第2代酶活性最高,说明病菌与同一寄主互作后,其致病性增强,但随着互作代数的继续增加,致病性将逐渐降低。
    29  吉林省玉米新品种DUS测试数量性状分级标准的研究
    郝彩环,王凤华,周海涛,王威,侯佳明
    2011, 19(6):134-137.
    [摘要](705) [HTML](0) [PDF 460.59 K](256)
    摘要:
    对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公主岭)分中心2001~2010年的玉米测试品种17个数量性状数据进行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分别对每个性状进行级别划分,最终确定每个数量性状的基础分级范围,为标准品种的筛选提供了理论基础,可对育种家申请品种权时正确填写技术问卷提供参考。
    30  2006~2010年《玉米科学》期刊文献计量学分析
    张立娜,李万良,杨波,杨信东,张英
    2011, 19(6):138-141.
    [摘要](351) [HTML](0) [PDF 484.10 K](254)
    摘要: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2006~2010 年《玉米科学》所刊载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从载文、作者及引文 3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科学》期刊基金论文比为67.51%,基金论文数和基金论文比较大;刊载论文的合作度为4.74,合作率95.11%,合著度和合作率都较高,反映出刊载论文较好的学科交叉和渗透程度及较深、较广的学术研究程度;H指数为24,体现了该刊质和量高水平的统一,也反映出该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通过对2006~2010年《玉米科学》基金论文、作者和引文等多项指标的分析,该刊作为农作物类核心期刊具有较高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该领域研究工作者能从中获得大量的科研信息和情报,同时该刊也向玉米领域研究者提供了科研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为我国玉米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1  我国爆裂玉米科研及产业发展问题探讨
    王志斌 史振声
    2011, 19(6):142-144.
    [摘要](590) [HTML](0) [PDF 472.71 K](292)
    摘要:
    根据爆裂玉米的特点,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爆裂玉米科研与产业现状,对我国爆裂玉米育种、产业化配套技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及科研与产业长效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32  玉米叶片干物质分配模型研究
    乔嘉 郑志芳 卫一超 赵娇 王璞 廖树华
    2011, 19(6):145-148.
    [摘要](513) [HTML](0) [PDF 473.60 K](264)
    摘要:
    在积温模型的基础上,对不同处理的玉米叶片及整株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进行探讨,研究玉米叶片干物质分配的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措施处理下,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差别较大但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差别并不大;可以通过追踪植株整株干物重以及叶片干物重的动态变化研究在连续的积温变化条件下玉米叶片干物质分配的变化情况,对积温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建立了中农大4号的玉米叶片干物质分配模型,模型为y=10.653x3-25.492x2+19.121x-3.941 4,R2=0.964 1。用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从模拟效果上看,模型基本能够反映作物叶片与整株干物重的分配关系。
    33  玉米淀粉糖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刘福红,曹菲,王暑文,马惠彦,龚剑
    2011, 19(6):149-152.
    [摘要](367) [HTML](0) [PDF 2.57 M](253)
    摘要:
    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柠檬酸酯化交联的玉米淀粉糖的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镜可以看出,该方法可直接获得具有较好结构的玉米淀粉糖纳米纤维。经过70℃的热处理后,纤维的刚性降低,韧性增强,形貌可长时间保持不变。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显示,玉米淀粉糖与柠檬酸发生了酯化交联反应。从纤维直径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柠檬酸含量增加,纤维直径变小,纤维均匀程度有所提高。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