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24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性轮选遗传修复与高加倍率材料的创制
    才卓 徐国良 任军 代玉仙 于明艳 李淑华 刘小丹 郭琦 王丽娜 张銘堂
    2016, 24(4):1-6.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01
    [摘要](1727) [HTML](0) [PDF 1.02 M](3591)
    摘要:
    利用DH技术对先玉335进行连续轮回选择,发现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能力具有极显著的累加遗传效应,这种遗传效应可以获得成倍提高。证明玉米自身遗传系统具有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遗传恢复(修复)能力。用两轮选择所获的DH2系再次杂交组群,再经杂交诱导获得单倍体植株平均雄花散粉率高达85.15%,自交结实率高达66.18%,是基础群体先玉335直接诱导单倍体株的6.99倍和9.86倍。获得的DH3系因经两轮全基因组配子体选择,最大限度地淘汰了有害、劣性基因,聚合了较多优良基因,农艺性状好,植株长势强,可直接应用于资源扩增和品种选育。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性的轮选遗传修复能力的发现与高自然加倍率材料的创制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与玉米双轮回选择育种模式相结合,构建基于自然加倍为主体的单倍体双轮回育种技术体系。
    2  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若干问题探讨
    吴鹏昊 任姣姣 田小龙 刘晨旭 刘文欣 陈绍江
    2016, 24(4):7-11.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02
    [摘要](1499) [HTML](0) [PDF 925.51 K](3500)
    摘要:
    玉米单倍体加倍是DH育种中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能力较低,限制了DH育种技术在商业育种中的大规模推广,对玉米雄穗自然加倍遗传特性的研究将有助于DH技术在育种中的进一步应用。本研究通过对多个不同遗传背景的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能力进行严格统计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单倍体雄穗育性恢复主要受核基因的控制,不受细胞质基因的调控。诱导率对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能力没有显著影响,自交系来源的DH1经过诱导后的单倍体由于基因型没有变化,其自然加倍能力与自交系相比没有显著提高。
    3  玉米穗上叶性状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数量遗传研究
    梁前进 王辉 王红武 胡小娇 李坤 吴宇锦 刘志芳 黄长玲
    2016, 24(4):12-19.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03
    [摘要](1348) [HTML](0) [PDF 1.10 M](3624)
    摘要:
    以中单909的两个亲本郑58和HD568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穗上叶性状进行遗传特性剖析。通过P1、P2以及RIL3个世代联合分析发现,环境对穗上叶性状的表型有着显著影响,不同种植密度对穗上叶的表型呈现一定的规律,穗上叶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对穗上叶叶面积进行联合分离分析发现,在中、高密度下两个环境的遗传模型一致,均符合E-9模型;在低密度下两个环境分别符合E-9和F-1模型,说明穗上叶叶面积的最优遗传模型是两对具有抑制性的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的加性遗传模型,但会受到密度效应的影响,不同密度下遗传模型的差异在后代育种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  两种环境下玉米单倍体注射法与自然加倍研究
    江禹奉 覃兰秋 程伟东 周锦国 谭贤杰 谢和霞 曾艳华 谢小东 曾小军
    2016, 24(4):20-23.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04
    [摘要](871) [HTML](0) [PDF 932.42 K](1442)
    摘要:
    以玉米杂交种正大619为母本,单倍体诱导系桂诱1号诱导其产生的单倍体为材料,在温室大棚和大田两种环境下,采用秋水仙素注射法和自然加倍法进行单倍体加倍处理,对两种环境下不同加倍方法的散粉率和吐丝率进行方差分析。对散粉率的分析表明,在温室大棚环境下散粉率比在大田中有极显著提高,温室大棚中注射法与自然加倍散粉率分别是12.02%和13.97%,大田中分别为9.27%和6.87%。不同环境与加倍处理方法间的互作有显著差异,在温室大棚环境下,自然加倍法对提高散粉率的效果最好。对吐丝率的分析表明,吐丝率在温室大棚与大田环境之间有显著差异,大棚环境中注射法与自然加倍吐丝率分别是99.30%和99.37%,大田中分别为97.76%和96.36%。在育种基地创造适宜的玉米单倍体生长环境,自然加倍法也能够获得可观的雄穗散粉率,并提高雌穗吐丝率,从而提高单倍体育种效率。
    5  28份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诱导率表现及聚类分析
    李高科 毛笈华 李春艳 李武 刘建华 于永涛 祁喜涛 文天祥 卢文佳 胡建广
    2016, 24(4):24-29.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05
    [摘要](905) [HTML](0) [PDF 1.14 M](1610)
    摘要:
    以28份外引及自育单倍体诱导系为父本、粤甜28为母本,经诱导率测定及聚类分析,对诱导系改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有外引及自育诱导系诱导率均高于原始诱导系Stock6,变幅在0.43%~3.57%,(高诱1号×EDI)×EDI⊗-2、(高诱1号×Zy-1)×高诱1号BC3-5、Y04-3912、(高诱1号×Zy-1)×高诱1号BC2F2-19及高诱1号等5份诱导系诱导率低于1%,其余22份诱导系诱导率均高于1%,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原始诱导系Stock6。聚类分析发现,在相似系数0.58处可将28份诱导系划分为3大类,第Ⅰ大类包含25份诱导系,包含2个亚群,其中,第一亚群含20份诱导系,第二亚群含5份诱导系;第Ⅱ类包含Stock6、新选系S1-4等2份诱导系;第Ⅲ类中仅含诱导系Y04-3912。综合来看,对原始诱导系Stock6的诱导率改良较为成功,改良系与原始诱导系Stock6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改良系遗传基础仍较狭窄,需进一步拓宽诱导系种质基础。
    6  玉米新品种陕单609选育研究
    薛吉全 张兴华 郝引川 张仁和
    2016, 24(4):30-34.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06
    [摘要](1301) [HTML](0) [PDF 954.05 K](4688)
    摘要:
    以增强适应性为主线,以优异种质引进、创新与利用为基础,坚持“大规模、多地点和持续性”的育种思路,实施多地点、高密度、少施肥和少灌水的技术路线,选育出陕单609玉米品种。陕单609具有高产稳产、耐密植、抗旱、品质优良、产量潜力大和适应性广的特点。分析陕单609玉米品种的选育背景和育种过程,总结玉米自交系91227和陕单609玉米杂交种的特征特性。玉米品种改良要重视外来玉米种质的利用,强化育种环境的选择压力,创新玉米品种的推广方式。
    7  吉林省玉米骨干自交系苗期耐旱性鉴评
    王喜慧 郑婷婷 王丕武
    2016, 24(4):35-40.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07
    [摘要](1183) [HTML](0) [PDF 962.13 K](1652)
    摘要:
    以78份吉林省玉米骨干自交系为试材,在温室条件下进行苗期干旱胁迫模拟,测定株高、茎粗、根鲜重、地上部分鲜重、根干重、地上部分干重等6项形态指标,估算各性状指标的耐旱系数,作为评价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参试玉米自交系苗期耐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组测定的形态指标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变异幅度有明显差异。根鲜重耐旱系数、地上干重耐旱系数作为综合指标对玉米自交系苗期耐旱性评价的贡献率优于其他指标。聚类分析将参试玉米自交系划分出5个耐旱等级,郑58、S121、W9813、6F576为极强耐旱,丹598、8723、中128、骨马4404等18份玉米自交系为强耐旱,HCL645、四-4112、C8605-2、龙抗11等25份玉米自交系为中度耐旱。
    8  热带玉米Suwan群体的遗传特性及育种潜势
    郭向阳 陈泽辉 胡兴 祝云芳 王安贵 陈建军
    2016, 24(4):41-45.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08
    [摘要](1035) [HTML](0) [PDF 967.23 K](1637)
    摘要:
    基于对玉米Suwan 1、Suwan 3和Suwan 5群体的植物形态学农艺性状特征特性调查与玉米Suwan 1群体的遗传潜势研究,对玉米Suwan 1、Suwan 3和Suwan 5群体的遗传特征特性和Suwan 1群体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热带玉米Suwan 1群体的综合性状包括育种产量潜力、基因加性效应积累等方面优于Suwan 3和Suwan 5群体;基于导入玉米Suwan 1群体后的杂种优势模式及产量表现,根据贵阳市两年田间产量鉴定结果发现,将Luda Red cob/Suwan 1类群合并的新种质与PB类群的平均产量最高。根据Suwan 1种质导入我国5大玉米类群后顶交种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组型,经过2年多点的田间试验鉴定得出强杂种优势组型PB×Luda Red cob/Suwan 1、CIMMYT×Reid/Suwan 1、CIMMYT×Luda Red cob/Suwan 1和PB×Reid/Suwan 1。同一地点不同年际间田间试验鉴定,试验点次较少,有必要对优良热带玉米Suwan 1群体的遗传潜势及种质改良利用等进行深入的、更全面的研究。
    9  超黑糯玉米杂交后代色素分布规律研究
    周丽娟 朱五二 蔡士兵 李桂萍 巴青松 张根生
    2016, 24(4):46-48.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09
    [摘要](735) [HTML](0) [PDF 911.01 K](1412)
    摘要:
    以超黑糯玉米自交系I46和白糯玉米自交系BN13杂交后F2代种子产生的果穗群体为供试材料,通过观察子粒颜色、溶剂提取色素和紫外分光光度测定等方法研究超黑糯玉米杂交后代色素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黑糯玉米杂交F2代产生的果穗中,子粒颜色出现分离,主要表现为全黑、红黑、红色、棕黄、金黄和白色。在金黄色玉米子粒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颜色的玉米子粒;类胡萝卜素含量最少的为白色玉米。在全黑色玉米子粒中花色苷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颜色玉米子粒;在白色、金黄色玉米子粒中没有检测到花色苷。
    10  不同环境条件下玉米叶夹角的QTL定位
    常立国 何坤辉 刘建超 薛吉全
    2016, 24(4):49-55.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10
    [摘要](1306) [HTML](0) [PDF 1.20 M](1842)
    摘要:
    以150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为供试材料,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对两年三点试验的穗三叶叶夹角表型数据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6个环境下共定位到34个QTL,各个染色体上均有分布,单个QTL可解释4.98%~22.78%的表型变异。控制叶夹角的QTL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大部分QTL只能在一种环境下被检测到,其中,有3个QTL(qSecLA1-1、qThiLA1-1qThiLA5-1)分别在3种及以上环境中同时被检测到,是控制玉米叶夹角的主效QTL。
    11  应用单管巢式和半巢式PCR检测转基因玉米MON89034
    闫伟 李葱葱 夏蔚 邵改革 李飞武
    2016, 24(4):56-60.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11
    [摘要](873) [HTML](0) [PDF 1.19 M](5214)
    摘要:
    根据MON89034玉米的5’端和3’端边界序列分别设计1组转化体特异性的巢式PCR引物,采用中途进退式PCR策略建立MON89034玉米的转化体特异性检测方法,扩增产物分别为491 bp和188 bp。以转基因玉米MON89034及8种其他转基因作物为材料,证明此方法对MON89034玉米具有高度特异性。灵敏度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的相对检出限达到0.01%,绝对检出限为4个单倍体基因组拷贝数,比普通PCR提高了5倍。建立的单管巢式和半巢式PCR方法可准确、高效地检测转基因玉米MON89034及其产品。
    12  玉米真实性SSR鉴定标准的研制及应用
    王凤格 易红梅 赵久然 田红丽 任洁 葛建镕 王璐
    2016, 24(4):61-66.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12
    [摘要](524) [HTML](0) [PDF 944.69 K](1605)
    摘要:
    全面总结真实性鉴定的类型及与其他鉴定项目的区别,系统分析我国玉米真实性SSR鉴定标准的研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比较不同作物品种真实性鉴定标准研制的异同,为其他作物类型及其他分子标记类型的真实性鉴定标准研制提供借鉴。玉米真实性鉴定标准在我国已得到快速推广和应用,为种子市场的繁荣和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13  我国糯玉米育种及产业发展动态
    赵久然 卢柏山 史亚兴 徐丽
    2016, 24(4):67-71.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13
    [摘要](728) [HTML](0) [PDF 935.60 K](1651)
    摘要:
    糯玉米以美国研究和利用最多,主要用于淀粉加工和饲料,基本不作为鲜食玉米。我国糯玉米育种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糯玉米种质创新、组配模式优化、新品种培育、品质改良等方面均具有中国特色,在一些方面具有全球领先优势。京科糯2000等系列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糯玉米产业的整体发展。综述国内外糯玉米育种及产业发展现状、我国糯玉米育种创新点,为我国糯玉米产业在玉米调结构、转方式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以鲜果穗销售为主、加工为辅,加强甜加糯新类型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加强糯玉米秸秆有效利用,高端特色,打造品牌。
    14  氮高效玉米杂交种的筛选及氮效率相关特性分析
    崔文芳 高聚林 屈佳伟 于晓芳 胡树平 苏治军 王志刚 孙继颖 谢岷
    2016, 24(4):72-82.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14
    [摘要](763) [HTML](0) [PDF 1.74 M](1135)
    摘要:
    选用生产中常用的8个玉米杂交种作为材料,在高氮和低氮条件下进行氮高效杂交种的筛选和氮高效指标研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郑单958、金山27、郑单17为氮高效品种。通径分析表明,吸收效率对氮效率的贡献均大于利用效率,不论是否施氮,植株氮积累均以花前为主,但花后差异显著,花前氮积累对氮效率的贡献较大。不论施氮与否,完熟期全株干重、吐丝期穗三叶含氮量、花前氮积累量、穗位叶光合速率均是重要的筛选指标,不施氮肥时子粒含氮量也是重要的筛选指标。
    15  不同密度玉米群体子粒转化酶与灌浆强度的关系
    李光彦 许艳丽 卢霖 王庆燕 董志强
    2016, 24(4):83-89.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15
    [摘要](557) [HTML](0) [PDF 1.30 M](1156)
    摘要:
    以中单909和吉单35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4.5万、7.5万、10.5万株/hm2 3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密度群体子粒转化酶与子粒灌浆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花后10~50 d内,两个品种玉米子粒酸性转化酶呈降低趋势,中性转化酶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灌浆速率降低,子粒千粒重降低;两个品种玉米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中单909和吉单35均在7.5万株/hm2时达到最高产量。灌浆10~30 d较高的转化酶活性对灌浆起到促进作用;灌浆40~50 d较高的转化酶活性不利于子粒灌浆。
    16  12叶展倒伏对夏玉米子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王云奇 李金鹏 王志敏 韩美坤 张英华
    2016, 24(4):90-97,104.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16
    [摘要](411) [HTML](0) [PDF 1.25 M](1265)
    摘要:
    选用先玉335(XY335)和浚单20(XD20)两个玉米品种,在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下设置不倒伏(CK)、根倒(RL)、茎折(SL)3个处理,分析品种和倒伏类型对夏玉米子粒灌浆特性、穗部性状、产量、产量三要素和产量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2叶展(V12)倒伏使XY335和XD20显著减产,其中SL处理造成的减产幅度较RL高,XD20的减产幅度小于XY335。RL使XY335和XD20的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损失率分别达到21.1%、7.2%、9.5%、7.3%和19.2%、6.0%、13.6%、11.9%;SL处理使XY335和XD20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损失率分别达到61.0%、22.3%、42.3%、9.5%和41.8%、17.2%、19.4%、14.9%。倒伏后,穗部性状变差,SL的影响大于RL,XD20的穗部性状相对好于XY335。倒伏缩短了灌浆期,SL降幅大于RL;倒伏降低了平均灌浆速率,RL主要降低了XY335的缓增期灌浆速率,SL降低了XY335的渐增期灌浆速率,RL和SL均降低了XD20缓增期灌浆速率。V12倒伏造成夏玉米减产的原因从大到小依次为穗粒数、穗数和千粒重的降低。
    17  玉米秸秆浸提液对3种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代谢的影响
    陈勇 王洪预 吕小飞 马慧娟 李秋祝 崔金虎
    2016, 24(4):98-104.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17
    [摘要](372) [HTML](0) [PDF 1.33 M](1000)
    摘要:
    研究不同浓度玉米秸秆浸提液对玉米、大豆和小麦3种作物种子萌发及其幼苗叶片抗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根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浸提液促进玉米和小麦种子萌发,发芽率分别提高18.4%和7.6%;秸秆浸提液浓度为0.8 g/mL时,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发芽率降低11.3%。不同浓度秸秆浸提液处理,3种作物根系活力、抗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或促进作用,无明显规律。
    18  生物炭对郑单958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刘国玲 王宏伟 蒋健 曹殿云 步蕴法 刘宏亮 张勇
    2016, 24(4):105-109.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18
    [摘要](351) [HTML](0) [PDF 1.22 M](1124)
    摘要: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郑单958玉米子粒产量、不同生育时期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光合特性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明确生物炭对玉米生理生化指标与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炭氮施量处理中,正常施肥配施5 000 kg/hm2生物炭处理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成熟期玉米叶片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LAI)分别比不施生物炭处理(对照)高46.22%和37.22%。正常施肥配施生物炭处理玉米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高于CK,且高施炭量处理明显高于低施炭量处理,有效提高了玉米叶片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活性,延缓玉米衰老。添加生物炭处理郑单958产量最高可达12 076.35 kg/hm2,比对照增产10.23%,表现为穗长、穗粒数和百粒重的增加。
    19  不同品种鲜食玉米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张沛敏 邵林生 王俊花 闫建宾 王瑞钢 梁海英 张雪彪 庞旭
    2016, 24(4):110-115.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19
    [摘要](489) [HTML](0) [PDF 1.43 M](937)
    摘要:
    测定6个不同鲜食玉米品种的粗脂肪、蛋白质、淀粉、还原糖和总酚含量,对脂肪酸组成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通过比较玉米浸膏的Fe3+还原力和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探讨抗氧化活性与玉米总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鲜食玉米含粗脂肪6.17%~13.63%、蛋白质9.57%~15.30%、淀粉58.90%~69.52%、还原糖33.51%~42.12%、总酚1.52~2.68 mg/g。迪甜6号、晋超甜1号和超甜1825的粗脂肪、蛋白质、还原糖、总酚含量较高;京科糯2000、美玉糯13和都市丽人淀粉含量较高;美玉糯13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晋超甜1号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超甜1825的Fe3+还原力最强,迪甜6号清除·OH、O2-·、DPPH自由基能力较强,抗氧化活性与玉米总酚含量呈正相关。
    20  间作条件下玉米与马铃薯的养分利用特征
    杨友琼 周锋 吴开贤 安曈昕 字淑慧 欧阳铖人 吴伯志
    2016, 24(4):116-121.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20
    [摘要](498) [HTML](0) [PDF 1.09 M](821)
    摘要: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2行玉米间作2行马铃薯、4行玉米间作4行马铃薯及相应单作试验,在玉米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比较植株氮磷钾浓度和养分吸收量,研究玉米间作马铃薯中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大喇叭口期,间作玉米植株氮钾浓度显著低于单作(F=6.608,P=0.015;F=5.148,P=0.028),且根、茎、叶中氮磷钾浓度都低于单作处理,部分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根对氮和磷的利用贡献大一些,茎对钾的利用贡献大。间作玉米的养分吸收量没有优势,但间作玉米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单作,产量与玉米大喇叭口期植株氮钾浓度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表明提高玉米氮钾利用效率可促进增产。
    21  低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对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德光 秦东玲 李钊 杨文一 鞠然 徐密林 唐莉娜 张倩
    2016, 24(4):122-129.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21
    [摘要](373) [HTML](0) [PDF 1.82 M](866)
    摘要:
    采用叶面喷施外源水杨酸(SA)0、25、50、100、150 mg/L不同浓度处理,比较分析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株高、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等农艺指标和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Fv/Fm、Pn、MDA含量、SOD和P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抑制玉米幼苗生长条件下,低浓度SA(25~50 mg/L)减缓玉米幼苗生长受抑制程度,其中,50 mg/L SA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比较,玉米自交系B125和昌7-2株高分别增加12.9%、14.5%,相对含水量分别提高60.4%、64.5%,相对电导率分别降低47.6%、57.5%,POD活性分别增加29.6%、35.6%。适宜浓度的SA在常温条件下可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和缓解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造成的伤害。
    22  玉米产量与干物质积累过程模型中品种参数的建立方法与分析
    于泽涛 王存凯 夏雨晴 陶洪斌 孟祥盟 刘慧涛 刘武仁 王璞 廖树华
    2016, 24(4):130-136.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22
    [摘要](370) [HTML](0) [PDF 1.04 M](812)
    摘要:
    对吉林省3个不同玉米生态产区(乾安县、公主岭市和桦甸市)开展田间试验,将2005~2014年6个玉米品种、3个种植密度所产生的试验数据和Logistic模型相结合,同时加入品种参数以构建产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综合多品种的产量模型决定系数达0.8以上,独立样本的模型模拟值和实测值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收获指数(HI)与干物质积累内禀生长率(特征参数c)存在线性关系,品种参数v1v2为无单位无量纲线性参数,且v1介于0.209~0.780,v2介于-0.036~0.028,v1v2存在较大差异。引入的品种参数是基于多年多点多因素的田间资料,能较好反映不同品种间对干物质积累过程变化的产量响应机制,v1v2可作为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参数。
    23  氮肥运筹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侯云鹏 孔丽丽 杨建 尹彩侠 秦裕波 李前 于雷 王立春 谢佳贵
    2016, 24(4):137-143.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23
    [摘要](409) [HTML](0) [PDF 1.02 M](659)
    摘要:
    研究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利用、转运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拔节期:抽雄期施氮比例为3∶4∶3处理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最高,较其他基追比例处理增产3.2%~20.5%,氮收获指数、当季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0~5.3个百分点、2.0~21.3个百分点、2.3~10.0 kg/kg和2.3~10.0 kg/kg。施氮可显著增加玉米主要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量,并可提高玉米抽雄期氮、磷、钾养分向子粒转运和子粒养分增加量,其中基肥∶拔节期∶抽雄期施氮比例为3∶4∶3处理玉米灌浆期氮、磷、钾吸收量最高,成熟期子粒氮、磷、钾积累总量高于其他基追比例处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各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相关,且除苗期外,其他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量与产量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灌浆期氮、磷、钾吸收状况与产量相关系数最大。
    24  北京地区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脲酶及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高娇 熊波 卢闯 翟振 蒋彬 李志强 徐孝涛 李玉义
    2016, 24(4):144-150.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24
    [摘要](510) [HTML](0) [PDF 1.62 M](633)
    摘要:
    采用大区试验方法,研究底肥+人工追肥、底肥+机械中耕追肥、缓释肥一次性底施3种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脲酶和春玉米光合速率、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试验点均表现为缓释肥处理0~40 cm土壤脲酶活性最高,抽雄期与灌浆期缓释肥处理均显著高于机械追肥、人工追肥处理,机械追肥、人工追肥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成熟期3个处理0~40 cm土壤脲酶差异均不显著。缓释肥处理显著增加春玉米株高、净光合速率和穂长、穗粒数,从而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与机械追肥、人工追肥相比,缓释肥处理春玉米产量分别增加22.48%和17.03%。
    25  氮肥管理措施对黑土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郝小雨 马星竹 高中超 周宝库
    2016, 24(4):151-159.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25
    [摘要](440) [HTML](0) [PDF 1.17 M](946)
    摘要:
    利用连续2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管理措施对黑土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民习惯施氮量185 kg/hm2的水平上,减施氮肥20%不影响玉米子粒产量和氮素吸收,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2.4%~29.2%和18.4%~22.3%。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减施氮肥可显著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0~20、21~40、41~60和61~8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降幅分别为14.3%~53.8%、13.0%~32.6%、17.9%~36.8%和13.7%~41.2%。同一施氮量下,添加硝化抑制剂有助于抑制土壤硝化作用,添加双氰胺0~20、21~4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分别下降45.7%和28.5%,添加2-氯-6-三氯甲基吡啶分别下降39.7%和21.8%。综合评价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等因素,应适当减少施氮量,并配合施用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促进农田生态系统中氮素高效利用和维持氮库基本平衡。
    26  玉米北方炭疽病病原鉴定及不同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
    孟玲敏 苏前富 贾娇 张伟 李红 晋齐鸣
    2016, 24(4):160-165.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26
    [摘要](428) [HTML](0) [PDF 1.49 M](987)
    摘要:
    针对近年来黑龙江、吉林等地玉米田普遍发生的一种叶斑病,利用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方法对该叶斑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该病原菌生长的影响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害为玉蜀黍短梗霉菌[Aureobasidium zeae(Narita&Y.Hirats) Dingley]引起的北方炭疽病。该病原菌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其次是燕麦培养基;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最适氮源为牛肉粉,最适碳源为α-乳糖。
    27  玉米秸秆腐解液酚酸物质含量检测及对玉米大斑病菌的影响
    郭晓源 景殿玺 周如军 傅俊范
    2016, 24(4):166-172. DO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160427
    [摘要](363) [HTML](0) [PDF 1.31 M](887)
    摘要:
    通过提取不同时期玉米秸秆腐解液,研究其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利用HPLC检测腐解60 d的腐解液,推测其含有对羟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香草酸、丁香酸和苯甲酸。通过外源添加法研究酚酸物质对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酚酸物质抑制玉米大斑病菌菌丝生长,抑菌率在14.5%~100%,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趋势增强。苯甲酸和邻苯二甲酸在0.125~1 mg/mL浓度下抑制孢子萌发;羟基苯甲酸在0.062 5~1.0 mg/mL浓度下促进孢子萌发。通过田间调查发现,在开始发病时,秸秆还田抑制玉米大斑病病情指数的发展。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